话说这四大家族中的薛公子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家中藏书丰富,历代儒雅。然而,命运多舛,薛公子在幼年时期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从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他的母亲王氏是一位寡妇,对薛公子倾注了所有的爱,但这种过度的溺爱并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成长环境,反而使他长大后一事无成。
尽管如此,薛公子家族的财富却是数不胜数,他们负责着皇家资金的管理与分配,以及各种珍贵材料的采购工作。王氏不仅是薛公子的母亲,还有着显赫的身份——她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亲姐妹关系。王氏虽然年过半百,但家中只有薛蟠这一个儿子,以及一个比薛蟠小两岁的妹妹,名叫宝钗。
宝钗生得美丽动人,肌肤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透出一种天然的光泽,她的行为举止更是温婉有礼,端庄大方。在她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对宝钗的教育非常重视,让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使得她的才学远胜于她的哥哥薛蟠。但随着父亲的去世,家中的重担落在了宝钗的肩上。薛蟠无法有效地安慰和照顾到母亲的情绪,因此宝钗不得不放下书本,转而投入到家务和针线活中,尽自己所能去减轻母亲的负担和忧愁。
在当今这个时代,皇上对于诗歌和礼仪的推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因此,除了在宫廷中选拔妃嫔之外,皇上还特别鼓励那些出身名门世家的女子积极参与到更广泛的选拔活动中来。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填充后宫,更是为了让她们有机会担任公主郡主的陪读,或者是才能人赞善等尊贵职位,以此来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水平。
然而,薛蟠自从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生活和事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原本由他父亲一手打理的生意,因为缺乏经验和管理,逐渐显露出衰败的迹象。薛蟠年轻且对世事了解甚少,这让他成为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买卖承局总管和伙计们眼中的肥羊。他们利用薛蟠的无知和信任,开始在背后进行欺骗和挪用资金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遍布京都的几个生意点也渐渐地消耗殆尽,薛家的财富和声望也随之一落千丈。
薛蟠,自幼便听闻京城的盛名,对于那里的繁华与热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赞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想象着京城的辉煌景象,心中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渴望。这次,借着送妹妹参选的机会,他终于可以亲自踏上这片梦寐以求的土地,内心自然是激动不已,满怀期待地策划着如何游览这繁华之地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这次旅行,薛蟠精心打点了自己的行装,他挑选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想要带去京城与亲友分享,同时也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希望能够在京城结交更多的朋友。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对未知的好奇,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程。然而,旅途往往充满了意外。在前往京城的路上,薛蟠竟然意外地遇到了一场拐子重卖英莲的闹剧。
在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薛蟠偶然之间瞥见了英莲那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的容颜,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温柔的爱意。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便萌生了将这位美丽的女子纳为自己的妾室的念头。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就在薛蟠准备向英莲表白时,一个意外的人物出现了——冯渊。
冯渊是一个与薛蟠有着截然不同背景的人,却同样被英莲的美貌所吸引,他试图介入这段尚未开始的感情,夺回英莲的心。薛蟠自然不会容忍这样的挑战,他的自尊心和占有欲驱使他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在一次激烈的对峙中,薛蟠命令自己的豪奴出手,结果冯渊惨遭击毙,悲剧就此上演。
遇到这场纷争后,薛蟠感到家中事务繁琐,需要有人打理。于是,他将家族的重任交由了可靠的族人和忠诚的老家人,自己则带着母亲和妹妹,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旅途中,薛蟠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的母舅王子腾升任了九省统制,负责出都查边的重要任务。这个消息让薛蟠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因为他原本担心进京后会受到舅舅的严格管束,无法尽情享受生活。但现在,舅舅远赴外省,这无疑给了他更多的自由空间。
心中暗自窃喜的薛蟠与母亲商议接下来的计划。他提议先拜访一些亲友,以此来庆祝他们的新生活。然而,他的母亲却持不同意见,她认为他们应该低调行事,进京后的首要任务是拜访亲友,或者是在舅舅或姨父家中安顿下来。薛蟠听后,立刻反驳道:“舅舅如今正忙于起身,我们若贸然前往,岂不是给他添乱?”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抗拒。
他的母亲继续耐心地劝导他:“虽然你的舅舅已经起行了,但我敢肯定,你贾家的姨娘一定会极力挽留我们。我们可以慢慢地整理行李,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引起别人的不满。我理解你的想法,你想要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既然如此,你可以自己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住所;而我们和你姨娘以及其他的姐妹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这次正好可以好好地团聚一番。我打算带着你的妹妹一起去你姨娘家,你看这样安排怎么样?”
薛蟠看到母亲的决心已定,知道无法改变,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决定,并命令随从们准备出发,直奔荣国府而去。
与此同时,王夫人已经得知了薛蟠因为贾雨村的帮助而解决了官司的事情,心中感到安心。她也意识到,自从哥哥被派往边疆担任要职后,家里与娘家的亲戚联系变得稀少,生活显得有些寂寞。
几天后,家中的仆人突然来报:“姨太太带着少爷和小姐全家来到了京城,已经在门外下车。”王夫人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急忙带着家人出门迎接,将薛姨妈一家亲切地迎进了府中。多年未见的姐妹们重逢,感慨万千,那份激动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她们相互叙说着往昔的种种,然后又一同去拜见了贾母,并送上了各种土特产和礼物。全家人都互相行了礼,气氛温馨。为了庆祝这次团聚,府中还特别准备了丰盛的酒席,为远道而来的亲人接风洗尘。
薛蟠先拜见了贾政、贾琏,后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使人进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年迈,外甥年轻,不懂世务,若住在外面,恐怕又要惹是生非。咱们东南角上梨香院那一所十来间房,空闲着,叫人请了姨太太和小姐少爷住了甚好。”王夫人本想留住他们。贾母也派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
薛姨妈正想与薛蟠同住一屋,以便管束他;若另住在外边,又怕他任意妄为,惹出祸端。于是忙答应下来,又私下与王夫人说明:“一切日常费用供给全都免除,这才是长久之计。”王夫人深知薛家不缺这些开销,也就同意了她的打算。自此,薛家母女便在梨香院安顿下来。
这梨香院是昔日荣公晚年静养之地,设计精致小巧,包含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自成一统。其西南角门通一条小夹道,走出夹道就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薛蟠的家人走此门出入,非常便利。
薛蟠原不打算在贾府居住,因为害怕姨父的管束。但是薛姨妈却坚持住在这里,再加上贾家人盛情挽留,他只好暂时住下。随后,薛蟠便开始着手打扫自家的房屋,准备将来移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薛蟠搬来不到一个月,他就和贾府族中的一半子侄都相熟了。这些富家子弟都喜欢和他交往。他们今日会酒狂欢,明日观花赏景,甚至还常去烟花巷,无所不至。这些不良的诱惑使薛蟠的行为比以前更加恶劣了十倍。
尽管贾政教子有方,治家有法,但是族大人多,照管不到;族长是贾珍,他又袭职为宁府长孙,掌管族中事务;而且公私冗杂,再加上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他只是在有空的时候看书下棋而已。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别开,任意可以出入,因此这些子弟可以随心所欲地纵情玩乐。因此,薛蟠逐渐打消了移居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