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这就是大治之世吗?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尽管刘安拆卸了长安的城墙,但是几个关卡外依旧是排成了长龙。

    目前的长安四周都是险要的大关,北军驻守在各地的关卡和道路上,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这些沿路的郡守和诸王,怕他们在路上出什么事。

    尤其是潼关这边,马车几乎都要排到洛阳去了。

    郡守们出行,自然是浩浩荡荡的,有些诸王出行,恨不得将自己全国的甲士都带上,排场极大,毕竟都是高皇帝的子嗣,哪怕是去奔丧,也不能折了颜面。

    大汉的郡守并非是同等级的,这也是要看所治之郡的,大汉的有些郡有上百万的人口,有些郡却不过十二十万,郡倒是没有跟县一样按着百姓数量划分出不同的俸禄,但是按着大汉的规矩,官员要先在小郡做事,做成了去大郡,然后才能更进一步,庙堂有空缺也是优先征召那些大郡的郡守,这是没有放在明面上的惯例,大郡之守就是要高一等。

    两位郡守此刻就站在车上,看着彼此,口出狂言。

    他们麾下的甲士们彼此怒目而视,却也不敢轻易动手,而沿路负责治安的甲士,此刻也是有些头痛,又不敢轻易上前阻止,这两人

    毕竟都是两千石的郡守,一人乃是汝南郡守,

    一人是颍川郡守,都是北军甲士不敢招惹的大人物,两人当初在长安时,关系就不太好后来在地方上担任郡守,两人更是积累了不少的矛盾,挨得近,利益瓜葛自然就更多。汝南郡守陈拾抬起头来,满脸的不屑,颍川郡守赵头比他要年轻些,冷笑着回答道:

    赵头勃然大怒,掀起了衣袖,露出了粗壮的胳膊,跳下马车,就朝着后头走去。

    眼看两位郡守就要撞在一起,忽然一位寻常军侯挡在了他们的面前,苦笑着看向了他们。

    赵头骂骂咧咧的,就要上手推开他,北军却迅速进入戒备状态,那年轻人也严肃了起来,

    陈拾颇为不悦,

    陈拾勃然大怒,正要辱骂,挡在他面前的北军甲士却低声对他说了什么,陈拾脸色一僵,打量着面前的王继,点着头,

    赵头狐疑的看着陈拾,又看了看面前的军侯,

    陈拾听到他的辱骂,脸上却

    没有半点的怒火,只是笑呵呵的看着王继,

    赵头更懵了,陈拾却不理会他,直接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脸上带着一抹微笑。

    为他驾车的驭者都有些惊讶,

    若不是丧期,陈拾就要笑出声了,

    这场骚乱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后面却又来了一个插队的。

    有人大吼着,完全不给面前的郡守们颜面,郡守们纷纷回头,却看到了一辆五马之车,不少人心里不满,还是让开了道路,让其先行。

    直到马车即将到达最前头的时候,无论驭者如何喊话,前方的人就是不肯让路。那驾车的人终于忍不住了,起身骂道:

    前方那马车上缓缓走下来一人,皱着眉头,神色很是肃穆,正在观望着的诸多郡守都是一愣,此人乃是南阳郡守虫捷,虫捷面对那赵王的驭者,丝毫没有畏惧,

    虫捷并不怕,一方面,虫捷的南阳郡是个非常庞大的郡,无论是人口还是其他方面,都是首屈一指,其次,他的大父是开国十八侯,比起赵头陈拾这样的侯来说,他的食邑还是非常庞大的...而且,随着晁错的诸多政策国高于郡的情况正在得到改变,郡国渐渐变成同级,郡守们在庙堂的扶持下,已经起到了很好的限制诸侯王的作用,也不是那么的害怕所谓的大王。

    这其中更是涉及到庙堂与诸侯王的冲突。

    此刻,陈拾和赵头居然站在了一起,偷偷看着远处,一同吃瓜,赵头忍不住说道:

    赵头恍然大悟,

    赵头顿时目瞪口呆,

    赵头急的团团转,在周围寻找了起来,却再也没有看到那位平平无奇的小军侯。

    你特么倒是早说自己是太仆的外孙啊!!装什么刚直不阿的小军侯?!

    这文吏说着,虫捷眯了眯双眼,还没有回答。

    赵王却再次叫上了。

    那小吏又无奈的看向了赵王,

    小吏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态度很是卑微陈拾狐疑的看着这一幕,看着那絮絮叨

    叨的小吏,他是越看越眼熟,这人到底是谁啊?自己怎么觉得这般眼熟呢??

    就在陈拾陷入沉思的时候,一旁的赵头却已经上头。

    想起方才陈拾的吩咐,他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虫捷没有说话,只是平静的看着这一幕赵头这一番话,顿时得到了不少郡守们的赞同。

    看似只是谁先谁后,实际上却是庙堂与外王的先后....就在众人喋喋不休的时候,陈拾看着那个年轻人,看着他唯唯诺诺,四处行礼的模样,忽然悚然,大惊失色,急忙上前开始拉扯一旁的赵头,

    陈拾说着话,郡守们一脸茫然,你这是什么情况?关键时候怎么还坐歪了呢??

    赵头愤怒的骂道:

    陈拾看着众人,几步走到了虫捷的身边,耳语了几声。

    虫捷脸色大变,急忙挤出了一丝笑容,带头的虫捷都选择了让步,其余众人就是不理解,也只能让开。

    赵王这才驾车一路狂奔,最先赶到了关卡,连正在接受盘查的马车都让开,让他先过关。

    赵头狐疑的走到了陈拾的身边,

    陈拾没有搭理他,很快,那小吏就来到了陈拾的身边,一脸的感激,朝着陈拾行礼,

    陈拾看起来有些惶恐,急忙摇着头,

    那人连忙摇着头,又跟陈拾说了几句话,方才离开了这里。

    陈拾擦了擦额头,赵头狐疑的看着他,

    陈拾瞥了赵头一眼,

    赵头认真的看着那个年轻人,那人脸色

    有些怯弱,只是身材修长,剑眉,双眼很是英武,当他转过身来指挥车架的时候,那张脸与另外一张脸彻底重叠,赵头双脚一软,差点倒在地上。

    看着额头上满是汗水,脸色苍白的赵头,陈拾不悦的说道:

    赵头急忙点着头,果真不再言语。

    消息在诸多郡守之中来回的传递,一时间,这些郡守们都变得知书达理,温和守序,这道路被治理的仅仅有条,再也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

    当梁王来到这里的时候,沿路的那些平日里犹如虎狼般凶狠,常常带着军队做出各种骚操作的郡守们都温和谦逊的让开道路,各个都在请求对方先行,放下了一切的成见和矛盾。

    梁王都惊呆了。

    这就是大治之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