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我回到了家里,看见大儿子的头上多了个洞,我在问老婆为什么,老婆说:“孩子生病了——恶心呕吐,寒热来往。医生说是脑压升高,所以急救时给他头上打了洞而减压。”我心想可能这是个逻辑推理,但这也可能是“小柴胡症”,还好没威胁到孩子的生命。我已向老婆讲了海上发生的悲剧,然后我在问老婆:“问题是不是出在你舅舅取的名字的上,而葬身汪洋大海了。”老婆在说:“不是的。他那个yang是太阳的阳,不是海洋的洋。”老婆在说他这个名字是请“大师”取的,一是和“汪洋”同音而容易记,二是标示做人不能按规则出牌,三是合阴阳之风水。……

    我现在担心的是怎么向老婆的家人交代在海运中发生的事情。我心里也在暗暗地怪老婆——老婆把狗弄丢了——也把家的风水破相了。

    过了几天,我不得不去安慰一下“汪舅妈”,我和老婆又来到了她汪舅舅的家,见到了汪舅妈,她的两只眼睛成了定着的白眼。老婆说汪舅妈眼睛哭瞎了,老婆在安慰她,说要不要另外请个大师来解析一下,汪舅妈在摇头。

    真是祸不单行——又传来了噩耗,说我父亲突然脑中风了,等我赶过去时父亲已离世了。……

    我在处理父亲书桌的抽屉时,在抽屉里找到了一沓信——一封是给母亲的,一封是给妹妹的,一封是给我的,还有几封是给他的朋友的。在给家人的信里有一个共同的遗言:“我过世后,不要立刻下葬,只要浅厝就可。我过世的消息也要封闭于母亲,等我母亲仙逝后再把我葬在父母的双墓边。”父亲在给我的信上还写有一首诗:“又见到了那只麻雀”

    “小时候

    我第一眼看见的小鸟

    便是那只麻雀

    然后每天都在飞来欢快而热烈

    今天我行将就木

    我回归地在看出去

    还是那只熟悉的麻雀

    是我还是它在留恋

    父亲的抽屉里还有一本手抄本——好像是一本奇怪的书,但作者并非父亲,父亲却在信中叮咛我给想办法出版,我看了几页,也不太看得懂。……

    父亲给我最警觉的是——他认为有愧对子女的地方,其中一个是没带子女去旅游,去搞亲子活动。

    我在和老婆商量,我们带孩子去旅游一趟吧。……

    这是我开着车,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来到了“名胜古迹”景区的外围,天还刚蒙蒙亮,小孩还睡着在那里。我刚把车停好并和老婆静坐着,我看见前面的花坛里有一只大花盆,大花盆里面还套着一只小花盆,小花盆里有一株花,又看见小花盆在慢慢上升,顶上来的是一段木头,应该是木头机器人吧,它顶着这盆花在朝我们的车走来,我又想这应该是个“木怪”,它用花在我们面前的玻璃上晃来晃去,可它进不来,它拿我们没办法,它又走回去在那地洞里掏出了一把雨伞来,它走过来用伞尖一下子撬开了车窗,原来是我没扣紧车窗,我赶紧用手在推这雨伞,这雨伞弹开了并吸住了我的手,我眼前看不出外面的情景了,这时我记起了“九阳神火功”,我在发功了,这雨伞便化成了一副骨架,那“木怪”在逃了,我觉得它应该是怕火的,我打开了车门把伞架扔在了地上,还追了过去,它在讨饶了,说它没恶意,它刚才是来和我斗法的,它在这里只吃猫肉和果酒,说它那里的猫肉很精,那酒很甜,它说是来邀请我去做客喝酒的。这时有人在走来了,它马上隐回到了花盆里。

    这名胜古迹地,我以前来过,这里有金塔、金树、金屋、金沙河。我们正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这里有一个指路牌,往左指的是“金沙河”,箭头上还有一条金鲤鱼;往右指的是“金鸟巢”,我在带孩子们往右走去,“金树”其实是几棵老树,在树干上包上了金帛,上面的金色鸟巢也是人工做的,说以前这里有一个寺庙叫“黄金寺”。这树几千年了太老了,已有许多空洞了,在空洞处都镶嵌了镀金的佛龛,里面放着瓷做的佛像。这边上本来留着的一幢旅馆和几间老屋,现在旅馆好像已经卖给私人了,已经没有了旅馆的牌子,而是写着某某私人会所,某某私人住所的条幅。老屋还在,我们带着孩子在走进去。这是一处古宅石屋,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古树,古树的枝桠都压着石屋,树的上上下下还有许多枯洞,儿子在往树下的一个洞里钻进去玩,这时我看见屋顶上一个树洞中探出一个蛇头来,足有碗口般大,我赶紧在喊儿子,还好儿子在树下的一个洞里出来了。我们拉着孩子在跑,蛇在追来,我们跑进了一个会所,然后关上了门,然后又跑进了一个包厢,又关上了门,老板走来说:“要收钱的,五块大洋。”我付了钱,老板走出了包厢,我看他走到了大厅在挥手,我看见那蛇的头探在屋檐下的窗外,然后在收缩回去。我想这蛇大概是他养在那里的。

    我们又来到了金沙河边的“浅水街”,一边是街一边是河,河边有一道低低的坎子,街上的水是从山上的溪沟里引过来的,多余的水便溢过了坎子,这里浅浅的水很洁净,许多人都提着鞋子在玩水走着,还有滑水车,一个女的正在我们面前滑过。我们看见一个店门口有一块会游动的石头,是扁扁的一块石头,有人说那叫“游石”,一个女子去踹了一脚,这块游石立了起来在朝前窜去,一个老者被撞到了脚——摔倒了,游石被弹了回来,在逆坡而行,然后伸出了两个翅膀和尾翼还有螺旋桨,在起飞了。

    我们在翻过一顶石拱桥,走上桥顶我在朝河面看去,河两边都是百年以上的柿子树,都有两人合抱以上这么粗大,河面上的树枝河里的影子,就像龙飞凤舞一般,这样看去才发觉风景是这么的秀美,种树的先人可能已想象感受到了这样的美。

    我们来到了金沙河的河埠头,登上了一艘快艇和陆上三轮摩托车结合构造的游船,它到水里轮子便收进了,这沿途风景都很好,一直开到了“美丽湿地”,然后上了岸。我们沿着岸上的路在走,我在给孩子拍照,有一个女的过来在说:“这里拍照是要付钱的。”老婆在摸口袋说:“啊呀!我的钱包丢了。”还好我的钱包在,我把钱付给了她。我抱起了女儿在走了,有两个游客在说:“这孩子真漂亮!是不是公主?”但刚才收钱的那个女的过来在说:“她是格格。”女儿在朝她噘噘嘴,我在问她:“怎么这么说?”她说:“在前世,这女孩是格格,她很喜欢玩水的,有一次掉进水里时你救了她,所以今世她投胎做了你的女儿。所以她又漂亮又有气质呀。”说好了别人都在拍手了,她又在问我要钱了——说这是咨询费。

    在这湿地,有两个飞行器在飞来,这种飞行器没看见过,上面一个像覆着的盘子,中间又有一对背靠背与上面垂直的盘子,顶上的盘子上有一个巨大的螺旋桨,它飞得不高,只飞在树梢上一点,飞得也很慢。顶上那盘子上的人都面朝下躺在一个个的铁笼子里,脚都朝盘子的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着,底下盘子上的人是坐在一排排的座位上,都被保险带固定着。好像大多数都是学生,他们在欢呼谈话的声音都能听得清。驾驶员是在背靠背的两个盘子一边,在一个弹头似的驾驶舱里,穿着的好像是自己单位设计的制服——戴着大盖帽,也有徽章,绶带之类的。这好像是观光飞行器,可能是安全第一吧,即使机械出了故障,也能像降落伞一样缓缓往下落,下面并有两排气垫样的起落架,就是掉下来也会得到缓冲,掉到水里也没关系。这观光机,儿子敢上,而女儿却不敢上。……

    我们又在登一座小山,台阶是汉白玉的,我们登上了顶上的平台,这平台是玉石做的,晶莹闪闪。平台中间有一座金字塔,它虽不高——也有三四层楼高,人可从外围的铁梯登上去,有一个小女孩已走到了中间的一个轮圈上,突然她翻过栏杆跳了下来,人们都眼睁睁地看着她落了地——一声闷响,还好人没死,但脚上在流血,看样子脚骨断了,她瘫倒在草地上,人们在问她为什么要跳下来?她说要体验一下自由落体的味道。她爷爷奶奶就在附近,已赶过来了,赶快背着她去送医院了。我的女儿也在登上去,我在下面跟着她在转。……

    有的地方我没来过。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峡谷,这峡谷只有百把米宽,一边的悬崖只有二三层楼高,路就在这边上,另一边是坡地和住宅,坡地一直延伸到高高的另一边的悬崖,坡地上种满着美人焦。我们拐进了一个村的住宅处,靠低崖边有一个三十平米左右的水潭,说是“黑龙潭”,我们往下看去,果真有一条黑黑的影子在沿潭边游动着。我在问看守的那人:“这潭有多深?”他在说一竹竿都探不到底,还说在水底朝悬崖一边还有个洞穴叫“水龙洞”,这个洞一直通到九龙山。在潭的不远处的路边还有个岩洞,洞口左右蹲着两头石狮,石狮子的嘴里还不停地在吐着烟雾,岩洞有铁栏杆封着,只有一人多高,这岩洞上有烟熏火燎过的痕迹,我看里面有一尊菩萨像,但头是龙头,大概是“龙头菩萨”。我在问为什么要封起来?守护者在说:“这里面的菩萨以前是木雕的,那时里面还有供桌,有蒲团,有香炉,供桌下还经常有流浪者来睡着。不知什么原因,一天夜里起火了,把菩萨像都烧毁了。现在的菩萨像是泥塑的,所以现在封掉了。”他说他们这里现在是“旅社村”,随时都可以入住的。说再过去还有个游乐园可带孩子去玩。……

    就要走出峡谷时,居然看见了一个无缝塔,可能是由兀立的岩石雕凿而成,塔下有一个低矮的门洞,我说:“我进去看看。”我钻进去时看见甬道里有清清浅浅的水,穿过了甬道便走上了螺旋型的阶梯,我在往上走,这阶梯的过道有的地方并不是人工凿出来的,这过道越来越窄了,几乎人都要被卡住了,我还想往上爬,但觉得气也要透不过来了,虽然还没走到头,我赶紧回了出来。

    游乐园我也没来过,我带着孩子走进了游乐园,这是一个露天游乐场。一处,有人围着在朝台上看着,台上的桌子上放着一只只的鸟笼,每一个鸟笼后面都站着一个人——应该是鸟的主人,这好像是在进行一场飞鸟比赛,就像赛马一样,比赛就要开始了,有人在押钱,儿子也跑了过去,把口袋里的零钱押在了一只猫头鹰身上,并拿到了押单。随着哨子吹响,鸟笼已被打开,鸟在朝着对面一根横架着的山木飞去,那里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鸟都飞到了自己所属的旗子下面,猫头鹰得了第二名。孩子在说:“这不公平,猫头鹰是适于晚上飞的,况且鸟的起飞速度又不同,而飞的距离又太短,如果是晚上或路线再长一点,猫头鹰肯定会得第一。”我认为他很有见识,心里感到很舒畅。儿子又说:“老师说猫头鹰是益鸟。”儿子又向我要了钱,去交给了猫头鹰的主人——说要他好生伺候猫头鹰。

    我们又走到了一个场所,写着“红毛女村”。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场景,说正在演着真实情景的《红毛女》。我们在这村里寻找着,不知哪一个才是“红毛女”。这里的人似乎对你都视而不见——好像在隔离着自己的生活,也不会与你对话。我看见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头发也是红的,而其她女的都穿着青蓝色的花布衣,大概她就是“红毛女”了。她正在赶路,她大概还没买到红头绳——披散着头发,还没扎上辫子。我们在跟过去,这背影好像很吸引人。看见有村妇在社台上跳着舞,好像是欢庆过节的节目,红毛女也是来参加跳舞的,她上去在领跳着,有好多人在台下看着,我感到这红毛女的眼神有点熟悉,像以前在江滨城里见到的那个小女孩。社戏散了,人们也在走散。我们跟着红毛女在走,我说:“想再看一看下一个节目。”她似乎没在意,她已到了土屋般的居住处,我拉着孩子正想追上去,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帮人——像狗腿子的打扮,似乎是对她而来,红毛女也看见了,她跑进了一间屋子,那些人也在冲进去,他们要抢人了?我们走到了他们进去的那间屋子,可厅堂里并没有人,厅堂是直通的,那外面是一个晒谷场。我朝厅堂里的几扇门去推了推,都推不开,这里是静悄悄的了,似乎并没有人来过一样。或许是上半场的实地演出已经结束了,下半场还未开始。我们还在走过去,虽然是土坯房子,但还有小店开着,有在卖糕点的,孩子们去拿了一样东西吃着,我也拿了一块,这像冻米糕,但不是很甜。再走过去看见一间房子里有几口大锅,竹笾上还摊着摘下来的青茶,说是供游人自己炒制的。已有游客在炒,炒好了茶叶再卖给炒的游客。孩子们也说要去炒,我同意了,主人还在教他们。茶炒好后,孩子说肚子饿了。

    我们找到了一家点心店,里面人很多,有一张桌上只有两个人,我和孩子也在这里坐下了,正有人从桌前走过,还往桌上抛过来三个糖糕,那两个人拿起来便吃了,我正纳闷,老婆也用纸托来了一些点心,往桌上一放时,那两人又伸手在拿来吃了。原来这些是叫花子,说盘子里的东西他们是不能吃的,而直接放桌上的都是对他们的布施。他们都剃着统一的头型,好像古代孩童的头型,只有在囟门上留有有一簇头发,其它都剃得光光的,从脑后看去个个像和尚。边上一桌有几个叫花子正在讨论一付甲鱼如何分吃,特别是那裙边,他们在开始观察各人的后脑勺,说后脑圆鼓鼓的营养已够,他们把那甲鱼拿给了后脑勺最瘦的人了。这时老婆拿来了一大盆点心,说价格很贵,付了三块银圆。那些光头又用落寞的眼神看着这盘点心。

    老婆在陪着小孩,我信步来到了外面走走,边上还有一些空着的房子,直觉中我感觉到了危险,我一转身,看见正有人拿着刀在我身后,难道我也成了戏中人?我发觉这几个人就是刚才要抢红毛女的狗腿子,我拔腿在逃,并窜到了围墙外面,戏应该在围墙里演的,他们不会再来了吧?我正在外面观赏田园风光,有一条穿过田野的古道,两边长着高大的刺槐树。我发觉那狗腿子们仍在追过来,难道必置我于死地?我窜上了槐树,他们从树下跑过去了。我又滑到了树下,然后猫着腰沿着一条沟在往回跑。我想这仿真的演出场景,可能会使动机不良的人有机可趁。我回到了点心店,赶快领出了老婆孩子,我又顺路来到了红毛女走进去的那间屋子,想把她救出来,里面有一间屋子的门开着了,我在叫了几声还是没人应,我想我们还是快走为妙。

    我们走出了演艺场所,走过一个山边,看到了一个茅庵,门上写着一幅对联:“亲子活动有利弊,人生流浪境风起。”我虽然还不理解,但有一股吸引力要我去了解一下。我带着家人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四合院的茅庵。我们坐在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