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亦真亦幻石头记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列位看官,此书究竟从何而来?说起根源,虽略显荒诞,但细思却颇具趣味。待在下细细道来,以便让读者一目了然,不再困惑。

  话说BJ西郊有一处满清时期香山正白旗区域的古村落黄叶村,现在属于BJ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一带。黄叶村因秋天的黄叶景色而得名,周围有古槐幽夏、古墩秋眺、河墙烟柳、古井微波、纪念碑林等景观。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的诗中曾提到了黄叶村,1971年4月在正白旗39号老屋发现了“题壁诗”,故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著书的“黄叶村”,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

  在拆迁时代,张宜泉的后人张姓先生在黄叶村祖屋地窖密室中偶然发现一个藏书箱子。打开箱子,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全集抄本真本。由于不清楚这个抄本的真实情况,张姓先生一直秘藏在家中。后来,粤东南梧桐山下大鹏湾畔的高山流水先生听闻张姓先生收藏了两个红松木的旧式书箱,上面刻有与“芹溪”有关的诗句。高山流水先生非常兴奋,因为据考证,曹雪芹在黄叶村写出了长篇巨制《风月宝鉴》,后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完成了震惊世人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他怀疑这两只旧箱子可能是曹雪芹的遗物,而内藏书本可能是曹雪芹的遗著。

  经过种种努力,高山流水先生终于见到了这两只书箱及书本残本,并拍照留存。这两只书箱的正面刻着对称的两小丛兰花,其中第一只箱上的一丛兰花旁边还有一块石头。在兰石的上方,刻有四句诗:“题芹溪处士句”、“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下款在第二只书箱上,署名“拙笔写兰”。最后刻着“乾隆二十五年岁在庚辰上巳”的日期。在下款和年代之间,还有两行小的楷字:“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

  在第二只书箱的正面刻兰的背面,有两处用墨笔写的字。一处是工整的五行楷书,另一处是有涂改的娟秀的行书诗句:“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尅伤。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鬻嫁裳。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据处理书箱的女同志说,箱子里有近十本纸张黏连、纸质发黄破损、字迹模糊的线装残本。箱盖背面还糊着一张写了一些书名的纸,她只记得是写有“石头”几个字的一个书名,其他都记不得了。但她还记得写着这些书名的那张纸的末端写着“春柳堂藏书”五个字。

  第二只书箱的箱盖背面还有一张纸,上面也写着“春柳堂藏书”。春柳堂是张宜泉的堂名,他的诗稿正名为《春柳堂诗稿》。后经木质年代专家鉴定,这两只书箱的木质表明它们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推测这两只书箱可能是张先生祖上保存的物品。据收藏这个书箱的张姓人士说,他们家在1956年曾出售过一批古书,其中很多书上都写着“春柳堂藏书”的字样。

  书箱箱盖正面的诗题为“题芹溪处士句”,这种称谓用语与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的诗题《怀曹芹溪》、《题芹溪居士》、《访芹溪居士》的称谓用语相吻合。

  怀曹芹溪

  阔别三秋如一日,别后常梦会君时。

  怀人无计频相见,鸿雁传书恨已迟。

  何时重聚把酒欢,共赋新诗话别离。

  题芹溪居士

  挥毫泼墨展才情,西郊幽居别有韵。

  山川美景入眼底,花鸟清音入诗心。

  不羡高官显贵宠,难忘先贤立本羞。

  谁人能得此中意,唯有白云伴君留。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君诗高雅不容轻,废寺游历感怀深。

  破刹沧桑含雨色,断墙斑驳映阴云。

  蝉鸣荒野空寂寥,蛙唱破屋无人闻。

  西郊少有人至处,独步烟林思纷纭。

  伤芹溪居士

  谢草池边晓露寒,怀人不见泪潸然。

  北风呼啸魂欲断,白雪纷飞梦未残。

  琴声凄切如泣诉,剑影冷冽映苍天。

  多情再问藏修地,空山寂寥晚照寒。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红楼梦》的传世之作,抄本正文有脂砚斋等人的评批。然而,从第八十回后部分缺失。尽管历代都有补续,但文本版本各异,不尽相同。曹雪芹遗物书箱的特别之处在于,箱盖正面刻有与《石头记》有关的“欲把赠兰人细认,梦云梦雨不明”的“石”“兰”图案。背面还有曹雪芹亲笔七律“织锦意深睥苏女”。书箱内留有《石头记》书稿。这两只书箱非常奇怪地赠送了《石头记》未完的残稿,最后归属于张宜泉也非常不寻常。这与脂批的“一芹一脂”一著一评的两人合著《石头记》批语正好吻合。

  高山流水先生认为,这两只书箱应是曹雪芹在黄叶村著书时的遗物,其中珍藏的书籍正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全书版。张宜泉,这位与曹雪芹合作编撰《红楼梦》的联名作者和评批人,其真实身份其实是脂砚斋、畸笏叟等笔名的主人。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获取了箱中的破旧残本,并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收藏。

  《红楼梦大模型揭秘版》是基于高山流水藏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全集抄本文稿,利用最新AI大模型技术研究撰写而成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版本。这是AI技术在文学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应用成果,也是目前最接近曹雪芹原作全集故事的文学作品。此外,这本书的文字也被翻译成了简明流畅的白话文,成为红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红楼梦大模型揭秘版》的发布是世界的福音!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此次能够补全红楼传世之作,真是今人之大幸!

  这是第一章的开头。作者提到自己曾有过一段如梦如幻的经历,因此决定将真实事件隐藏起来,转而借助“通灵”的设定,创作了这部名为《石头记》的小说。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石头记》记录了什么故事。

  话说在古老的天宫之中,女娲氏以其无上神力,炼成了高径十二丈,方径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然而,她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的那一块未用,便被她弃在此山青埂峰下。那块石头自从经过煅炼之后,便通了灵性,它见到其他的石头都补了天,只有自己这块石头,因为无材而不能入选,不禁自怨自叹,日夜悲嚎惭愧。

  一日,正当它嗟悼之际,突然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他们说说笑笑来到了峰下,坐在石边高谈快论。他们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来话题便转到了红尘中荣华富贵。这块石头听了之后,凡心萌动,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它想,自己虽然粗蠢,但既然已经通了灵性,也想要到人间去感受一下那荣耀繁华。

  于是,它忍不住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诉说了自己的心愿:“大师,弟子虽是蠢物,却不能见礼了。适才听两位大师谈及人世间的荣耀繁华,我心生羡慕。弟子虽然质朴粗蠢,但心性却稍通;况且见到两位大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二仙师听后,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确实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何况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这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尽管二仙这样劝导,但这块石头仍然心生向往,希望能有机会去体验那红尘中的繁华。

  在石头心中燃烧的欲望之火已经无法抑制,他怎么可能听取这样的劝告?于是,他再次苦苦哀求两位仙人。二仙知道无法强制阻止他,于是叹了口气,道:“这是因为你已经到了静极思动,无中生有的时刻。既然如此,我们就带你去享受享受,只是到了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千万不要后悔。”石头连忙点头:“当然,当然。”

  那僧人又道:“若说你的天性灵动,却又如此朴实无华,并无什么特别高贵之处。也罢,我现在就施展佛法助你一臂之力,待劫数终结之日,再让你恢复原样,了结这桩公案。你觉得怎么样?”石头听了,感激不已。

  那僧人开始念诵咒语,挥舞符箓,展现出神奇的幻术。他用手托起一块大石,顷刻间,这块石头变得明亮洁净,犹如美玉一般。接着,他又将其变小,化作一枚可佩戴可拿在手中的扇坠大小。那僧人将这块美玉托在掌心之上,笑道:“这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只是还没有什么实在的妙处,还须得镌刻上一些文字,让人一看见就知道这是个奇特的宝物才行。然后,我将带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石头听了这话,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地问道:“不知道仙赐予弟子哪些奇特之处?还有,不知道仙人们要带弟子去哪里?恳请您明示,让弟子不再疑惑。”那僧人笑道:“你且不必问这么多,日后你自然会明白的。”说着,他将这块美玉和那道人一起化作一道轻烟,飘然而去,不知投奔何处。

  话说在二十一世纪,有两位网络达人马腾腾和韩清清。当一个特殊的天文奇观夜晚出现时,他们的命运似乎受到了宇宙神秘力量的牵引,事情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那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九星连珠的壮观景象令人们惊叹不已。马腾腾和韩清清无法将目光从那银色的天河上移开。他们被这个神奇的天文奇观深深吸引,仿佛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迷住。

  他们在企鹅岛上一边通过网络观赏天文奇观,一边在游戏大厅的《原神》游戏里激战正酣。突然,他们发现游戏中隐藏着一面古老的铜镜。这面铜镜既古朴又神秘,光芒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当他们以游戏中的角色“原神”触摸铜镜时,光芒瞬间消散,随后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清朝。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马腾腾和韩清清意外地穿越到了姑苏城的东南部。这座城里有一座繁华的城市,名为阊门。阊门外有一条十里长街,街边有条宁静的仁清巷,巷子尽头有一座古老的庙宇。这座庙宇规模虽小,却有着深厚的背景,在当地人口中被称为葫芦庙。

  某日,葫芦庙的邻居甄士隐,一位深思熟虑的员外,正在庙里暗自感叹世事无常。这时,庙门突然打开,两个身影从外面走进,原来是马腾腾和韩清清同母异父兄妹俩。他们自我介绍说是诗书满腹、宦场得意之族,但因家道中落,才流落到此。

  甄士隐顿时心生好奇,便邀请他们在庙中安置下来。自此,两兄妹与甄士隐如同莫逆之交,互相倾诉心声。马腾腾字腾飞,别号高山流水,他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文章传遍四海;韩清清则以其聪慧的头脑和不凡的谈吐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葫芦庙也因他们而变得生机勃勃。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希望一睹这两位奇人的风采。而此时的马腾腾和韩清清,心中也暗自立下宏愿:一定要重振家族的荣光!

  一日,又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结束后,又在书房里准备了一桌酒席,亲自步行到寺庙中邀请马腾腾。原来马腾腾一直怀才不遇,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怀念,因而口占几句:

  明月当空照,银波映楼台。

  千里江山入画图,万里长空共此怀。

  望月寄相思,思绪随云开。

  寂寞高楼人不见,独对明月唱离骚。

  马腾腾吟罢,又想到平生抱负未展,苦于没有遇到时机,于是又搔首对着天空长叹,再高声吟诵道: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叶满地金风起。

  寒露凝霜白如雪,孤舟蓑笠翁垂钓。

  渔翁得鱼笑嘻嘻,世间纷扰皆抛却。

  心随流水向东去,任他浮名与利禄。

  恰好士隐走了过来听见,调笑道:“马腾腾兄真是抱负不浅啊!”马腾腾忙笑道:“只是随意吟咏前人的诗句,哪里敢狂妄到这种地步。”便问:“老先生什么兴致到了这里?”

  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称‘团圆之节’,想您旅居在僧房中,不免感到寂寥吧,故特地准备了一点酒菜,邀请您到寒舍一饮,不知是否能赏脸?”马腾腾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然承蒙您的好意,我怎敢拂此番盛情。”说罢,便同士隐复来到这边书院中。

  不久,茶喝完了,早已预备了酒菜,那美酒佳肴自不必细说。二人归坐,先慢慢地喝着,然后逐渐谈到兴浓,不觉飞杯畅饮起来。此时街坊上家家奏起乐曲,户户唱起歌谣。当空一轮明月,彩霞满天,月光一照,二人更是豪情满怀,酒到杯干。腾飞此时已有七八分醉意,不免狂放无忌,于是对着明月即兴吟诗,大抒怀抱:

  天地之间豪气生,山河壮丽入画屏。风雨雷电展威猛,龙虎狮豹显神灵。

  千古英豪齐赴战,万代英雄共立名。宇宙浩瀚心无尽,天长地久乐无疆。

  士隐听到腾飞吟出的诗歌中洋溢着豪气万丈的气概,内心充满了喜悦,于是他亲自倒了一斗酒来庆贺。然而,腾飞因为喝醉了酒,向士隐坦白了自己的困境。他诉说着自己的学问虽然广博,但是却没有路费和旅费去京城。

  他说:“看来我们有心无力,命该一生落魄,于庙中……””

  士隐不等腾飞说完,便表示他可以帮助腾飞解决这些问题。他称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对于“义利”二字还知道一些。他建议腾飞明岁正当大比之年,应当赶快进京赶考,他可以帮助解决路费和盘缠的问题。

  士隐便叫童子进去,取出白银五十两和两套冬衣来。说十九日是黄道之期,腾飞可以立即买船西上,待他一展雄才,明年再见面。

  腾飞收下了银子衣服,不过略说一句谢谢,并不过分在意,仍是吃酒谈笑。这时已到半夜三更了,两人方才散去。

  士隐送腾飞走后,回到房中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想起昨夜之事,心想不如再写两封推荐书给腾飞带至京城,使腾飞投拜个仕宦之家作为依靠。于是叫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报告说:“和尚说,马爷兄妹今天五更天已经进京去了,他连面也没有辞就走了。”士隐听了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