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年回到宝式堂,又解释了一下。
倪玉农点点头,看了看桂生,“这件事情,咱们三个都不要乱说,就算在店里,也莫要讨论,自己心里清楚就行。”
随后,倪玉农又给莫小年交待了一些货品事宜。
交待完了,倪玉农提出:“走吧,今天我带你去窜货场看看!桂生对窜货场已经熟门熟路,今天留下看店吧。”
所谓窜货场,其实是古玩商会为行里人提供的一种行内交易的场地。
所以说,这里头都是行里人,或者偶尔会有圈子里的大腕儿,没有普通的玩家顾客什么的。
行内交易,主要是行里进了货找不到好买主、又不想压货的;还有就是一时吃不准价钱的、来探路的;再就是想搏一搏,在这里封个底价拍卖的。
窜货场里有行规,规定了如何拍卖或者谈价。而此时谈价,也多是袖里乾坤,即便成交,外人也不知价钱。
京城的古玩商会,是前清时期成立的,民国之后搬过家,现如今在阎王庙前街。
其中的窜货场,场地不小,规矩也特别多,若不是重器或者大买卖,倪玉农并不喜欢去。
今天倪玉农要带莫小年去的窜货场,也不是古玩商会的窜货场。
而是琉璃厂的窜货场。
琉璃厂的窜货场,就在琉璃厂东头相交的延寿街上,是一处两层楼的场子。
一楼类似饭馆格局,八仙桌,长台都有。厨房和柜台也有,也卖茶点和酒菜,边吃边谈很方便,助兴小酒也可以有。
二楼主要是包房,密谈的,生意做成了顺带请个客的,多在这里。
这个窜货场不挂任何牌子,也是只有行里人进进出出。
除了琉璃厂开店的坐商,还有夹包袱的,打鼓的,乃至一些古玩掮客,还有土夫子也时不时会出现。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规矩相对古玩商会的窜货场,要少得多,比较轻松自由。
倪玉农带着莫小年进去的时候,人还比较少,但已经开始上人了。
倪玉农和很多人打着招呼,碰到关系好的,也介绍莫小年相互认识。
古玩行藏龙卧虎,莫小年即便前世眼力过人,如今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小心谨慎。
人越来越多,货品也越来越多。
莫小年一开始还跟着倪玉农,后来倪玉农碰上爱聊的熟人,聊起来时间就比较长,莫小年便打个招呼自己看东西了。
在窜货场里,假货不能说没有,但不多,因为都是行里人,都不太好蒙。
呆了约莫半個时辰,莫小年看到一个人拎着一个大皮箱进了窜货场。
这是个中年人,虽是华夏面孔,却是一副西式打扮,礼帽,皮鞋,呢子大衣,羊毛围巾。
“哎呦!这不是陆老板嘛?”有人认出他来了,“这离开琉璃厂得有七八年了吧?”
“李掌柜,您还记得我,我当年就是个夹包袱的,哪称得上什么老板?”
接着又有两个相熟的人上前打招呼。
莫小年在边上听了一会儿,才知道这位陆老板当年曾在琉璃厂混迹,不过没有店铺,是个夹包袱串宅门的游商。
后来他跟着一个洋人去了英国,在伦敦古玩行里混了七八年。
今年回来了,看来是赚了不少钱,想在琉璃厂重新立足。
听他们聊的内容,此次来窜货场,是陆老板回国后在琉璃厂头次亮相。
莫小年的兴致登时就起来了,因为如果是“首战”,那这大皮箱里的东西,肯定非同凡响!
这不是有眼福了么?
此时,倪玉农也过来了。倪玉农也认识这位陆老板,但并不算太熟。
“陆老板,东西既然拿来了,那就抓紧亮个相吧?”
“陆老板,东西今儿就要卖么?”
“陆老板,你也不打个招呼,我带的银票可不多啊!”
这种事儿,少不了烘托气氛的。
······
大皮箱里的东西终于被摆到了一张八仙桌上。
这是一尊青花双耳三足香炉。
体量硕大。
足有一尺高,口径约二十公分。
炉口直且广,颈部直且短。
对称的衡天耳,圆腹之下有三个兽形足。
炉体内外均施了釉,釉色青白莹润。
釉下青花发色幽蓝浓重。
主体纹饰是双龙纹。龙形矫健,气势汹汹。
就在炉腹之上,靠近炉颈之处,还有横向的六字楷书:
大元至正九年。
围观的人很多,莫小年而今的身份是个伙计,只能外围插空看。
好在他个子高,也能看明白了。
大开门的元青花啊!
这可真是好东西!标准的“至正型元青花”,青花钴料用的是苏麻离青,器型也是大气磅礴。
却不料,围观的热度却很快就消减了。
大部分人直接放弃围观离开了,剩下的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陆老板此时皱了皱眉,还是开了口,“诸位掌柜高人,这青花香炉,我认为是元代真品,极为难得,还望多多赐教!”
“陆老板,元代青花多是民间日常用器,做工粗糙、发色暗淡,哪会有这般重器?”之前最早搭讪的李掌柜开口了。
还未等陆老板应声,又有一个掌柜的说道:
“这分明就是永宣青花的样式!但明代的永宣青花绝不会标注元代年号!”
接着,议论声四起,陆老板也抢不过话来了。
说白了,众人都觉得这是一件仿品,而且是臆造的仿品,通过比照永乐到宣德的青花,臆造了元青花的仿品。
······
莫小年一开始还没转过弯儿来,在此起彼伏的质疑声甚至还有嘲笑声中,有点儿凌乱。
不过,只是一会儿,很快便醒悟了。
这是1919年啊!还没人开始研究元青花!还没人提出“至正型元青花”的概念!
这时候所有出现的元青花重器,都会被认定为明早期的青花!也就是永乐到宣德的青花。
前提是器身没有元代年号“至正”款。
而带了“至正”款的元青花,如果是重器,多半会被认为是臆造的仿品!如果是普品粗品,则被认为是元代民用青花器,毫无收藏价值,无人问津。
这位陆老板,在伦敦混了七八年,许是接触过漂洋过海的元青花,又或是听过、研究过,总之他是有想法的。
不过,有想法却也不怎么坚定,因为从此时他的眼神来看,已然有些飘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