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离别(四)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太乙居然挨骂了?

    骂人者居然还是一向温婉贤淑的大乔?

    太乙一脸懵逼。

    不止他自己,在座的几乎都是一脸懵逼。

    大乔和李白除外。

    “我说错什么了吗?”太乙仔细回想一下,喃喃道:“大凶之兆?血光之灾?有什么不对吗?”

    “臭流氓,你还说!”大乔又气又急,像是被太乙调戏了一样恼羞成怒。

    什么情况?

    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的太乙非常无奈。

    我说的话没毛病吧?怎么无缘无故的就被骂了?

    而且挨骂的是我,怎么你一个骂人的看起来比我还要委屈?

    千古奇冤啊!

    如果太乙认识窦娥的话,他们俩应该立马摆上香案,斩个鸡头,烧张黄纸结为异姓兄妹才是。

    嗯,背景音乐就来首《相见恨晚》吧。

    其实这个误会还真的怪不到大乔,也怪不了太乙。

    那怪谁?

    怪李白!

    李白在大陆上人称“剑酒双绝”,其实在大唐,他最为盛名的是一个叫作“诗仙”的雅号,而这个雅号的由来彼有几分无心栽柳柳成荫的味道。

    他早年在大唐刚出名那会正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时候。人一旦出名就会有仰慕者,也会有想踩着名人的肩膀出名的人前来挑战,所以,那个时候的他...很忙。

    前来挑战的都一一落败了,李白在打败别人之余必定要作诗一首作为安慰奖附送给前来的挑战者。

    久而久之,甚至有人为了他的诗作故意装作挑战者,落败之余再屁颠屁颠地拿着他的诗作回去收藏或是拍卖,另人哭笑不得。

    “诗仙”的雅号便由此而来。

    而李白的仰慕者更是多了去了。

    武功又好,才情又高,更重要的是:人还特别帅!

    谁敢说当年武则天对他网开一面不是对他存了觊觎之心?

    整个长安城里上至名媛贵妇、大家闺秀,下到花楼妓院的窑姐儿,谁家女子半夜里不是枕着“李白”两个字才能安稳入眠?

    更有甚者居然在和自家男人啪啪啪的时候喊错了名字...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当年的李白是非常骚包的。

    遵循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原则,他对逛花楼情有独钟。

    为什么?

    皇帝也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已,整个长安城有多少花楼?有多少个窑姐?他一晚睡一个也要睡好多年才能睡一遍吧。

    给他个皇帝他也不换啊。

    从这方面来看,李白是很有经济头脑的。

    再说了,窑姐儿的好处多着呢。像什么胆大啊!配合啊!懂情调啊!什么姿势都会啊!不用负责任啊!最重要的是——还不收钱!

    甚至有的花痴病犯了还会在起床之后偷偷往他袋里塞金币。

    所以,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经常说的那句“情怀!你懂不懂”是什么意思。

    做人做到这种境界,啧啧啧,老实说,我是很渴望老天给我一次像他一样的尝试机会的。

    常年混迹花丛的李白自然而然也耳濡目染了许多闺房荤话,像什么“大凶(胸)之兆”、女人每月一次的“血光之灾”那都属于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后来李白落败之后心灰意冷,离开长安,悟得无上剑道。又在途经吴国的时候邂逅大乔,遇到了命中的克星。抱得美人归的他从此安分守己,就再也不复当年恣意花丛的浪子形态。

    安分归安分,但自家的老婆调教一下不犯法吧?

    每次闺房行乐之时李白总要说上一个或几个荤段子,逗得大乔娇嗔连连。

    什么样的师父带出来什么样的徒弟,大乔即使再温婉娴淑也被李白带坏了。

    所以,她在听到太乙的话之后才会羞怒不已。

    自己确实快要来例假了。至于胸大不大,眼光那么刁的李白都拜伏在她的石榴裙下了,那还用说吗?

    啼笑皆非的李白拉过大乔,在她耳旁耳语一番,大乔起伏不平的波澜才有所缓解。

    “真的?他没那个意思?”大乔有些狐疑地瞥了太乙一眼。

    “千真万确!”李白信誓旦旦,就差指天发誓以死明志了。

    “那就好!不然我拼了这条命也绝不放过他。”怒气未消的大乔自动过滤了是自己误会了别人在先,转身回家去了。

    小乔见姐姐走了,也拉着周瑜跟着回去了。

    她要去劝劝姐姐,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求知欲。

    好吧,主次颠倒了,是满足一下自己求知欲的同时顺便劝劝她。

    女人,都是感性的,讲不讲道理完全看自己的心情好不好。

    男人,都是理性的,媳妇不讲道理的时候自己就要出来收拾烂摊子。

    李白对着太乙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真人请原谅,乔儿她对您有些误会,还请真人不要放在心上。”

    莫名其妙地被冤枉了一通的太乙心情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冷哼一声不去搭理李白。

    你也知道是误会啊?我连为什么被误会,从哪误会的都不知道,冤不冤啊?

    心系爱妻安危的李白见太乙根本不搭理他,有些着急,求助地给诸葛亮使了个眼色。

    诸葛亮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事?

    他还一头雾水呢,根本不知道大乔从哪里误会了太乙,李白又不明说,自己想替他搅个便都难。

    不过,看在李白的面子上,他还是腆着脸凑了上去:“真人...”

    一肚子火的太乙像是找到了干柴,一点即着,口水几乎喷到了诸葛亮的脸上。

    “呐!你小子不要说话,我现在心情很不好,什么事都不想管,你哪边凉快去哪待着,少来充什么烂好人!好了,你的事我都替你办了,再见!小二,咱们走!”

    “嘿嘿~好咧!”

    “真人且慢!”诸葛亮急忙叫住了转身欲走的太乙。

    “又有什么事?你烦不烦?”太乙脸上写着两个大字:不爽!

    诸葛亮想了想,刚刚好像听到太乙说他心情不好,只要让他心情好了,那自然就万事皆休了。

    至于怎样让太乙心情好?那简直不要太简单。

    他暗地里冲李白做了一个搓手指的动作。

    “呃,不是我有事,是他有事。”诸葛亮指了指李白。

    会过意的李白不迭地从怀里摸出一把金币上前,塞到太乙的手里:“对对对!是我有事,我有事。”

    金币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不仅能让女人张开大腿,还能让太乙张开大嘴。

    “咳咳!有事就说吧。”乌云转晴的太乙清清嗓子,眉开眼笑地接过金币收了起来。

    算你小子识相!

    李白有些无语,才不到十枚金币而已,你就肯开口说话了?太古魔道都这么贪财吗?节操也太便宜了吧?

    无语归无语,正事要紧,李白赶紧问道:“烦请教下真人,您刚刚说贱内的血光之灾是何意?”

    太乙翻了个白眼:“你敢不敢再笨一点?这还不明白?血光之灾就是命不久矣的意思啊!你要不要再问问命不久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