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插嘴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随着昌平君话语出口,赵佗惊得浑身汗毛倒竖。

  若是李信的伐楚之策,被昌平君知道,那还得了。

  昌平君此人,乃是楚父秦母,其父为昔日的楚考烈王熊元,其母为秦昭襄王之女。从父系来算他是楚国公子,从母系来看,他又有着秦王族的血脉。

  因为昌平君出生于秦国,长大于秦国,还曾帮助秦王政平定嫪毒之乱,当了近十年的秦国丞相。

  这样的履历,让所有人都对他失去了防范,更别说他还在去岁的庆功宴上,亲自献上分化楚国内部,助秦王政灭楚的好策,这更让秦王政对他信任有加,任其来到楚国故都这个十分敏感的地方。

  连秦王政都如此了,更别说是下面的李信等人。

  在如今的李信眼中,昌平君是一个温文尔雅神态谦和的君侯,是大王为他挑选的坐镇后方的长者,亦是一同奉了诏令来灭楚国的伙伴。

  这样的人开口询问自己灭楚之策,李信自然不会隐瞒。

  一旁的蒙武微微蹙眉,不过没有阻止的意思。

  李信掌军之后,对于伐楚表现的胸有成竹,但却一直没有说过他心中的策略,连他这个副将也不清楚。如今倒是可以一观究竟。

  赵佗见此情景,知道再不阻止,秦军的进攻策略就要被昌平君知晓了。

  他不清楚昌平君与楚国方面有没有联系,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被楚国知道己方的进攻策略,特别是楚军主帅还是项燕这种老将,秦军的一举一动皆在对方掌握之中,那接下来还打个屁的仗啊。

  就在李信满脸得意,正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自己的谋略说出来的时候,一道清朗的声音突然在帅帐中响起。

  赵佗硬着头皮说了一通话,仓促之间,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好借口阻止,只能靠着兵法一顿胡诌。

  【鉴于大环境如此,

  听到赵佗突然开口,李信一脸错愕,其他人也都皱着眉头望过来,特别是昌平君那双温和的眸子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旁侧,裨将军杨原小声提醒。

  虽然赵佗有参与军帐议事的资格,但李信和昌平君这种级别的人物交谈,是他这个小小军候能够插嘴的吗?

  咱们这些下吏,乖乖坐在军帐里听领导讲话就好,哪能随便发表意见,这小子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没看到那位君侯的脸都垮下来了吗?

  此事若是往重了追究,至少能治你赵佗一个不敬之罪。

  就在杨原心中感叹赵佗年轻的时候,赵佗则期盼的看着李信,希望对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

  赵佗这次可真是冒着风险说的话。

  好在李信是真心将赵佗引为心腹,见赵佗突兀开口,又回头看到这少年眼巴巴看着自己。

  他一时间虽然没明白赵佗到底是想做什么,但本着对赵佗的信任,还是打起了掩护。

  李信并没有治赵佗的罪,而是在略微犹豫后,说道:

  昌平君见李信这样说,自然也不好在此事上多做追究。

  他笑道:

  昌平君一边说着,一边笑着向赵佗望来。

  赵佗此刻见李信没说出策略,也没治自己的罪。心中不由松了口气,精神安定下来,见昌平君看向自己,他亦一脸平静的对视。

  昌平君眼睛微眯,他不知道这少年恰好开口阻止李信说出破楚之策是否故意,但从其表情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他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声。

  嘴上却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蒙武以及帐中诸将全都神色大喜。

  李信激动的一拍木桉,大笑道:

  昌平君笑眯眯的说着:

  辛梧、杨原以及几个年轻的将领,见昌平君意气风发,受到感染也不由跟着叫道:

  蒙武虽然没有开口,但脸色也十分放松。

  楚国内部不稳,有人愿与秦军里应外合,还给秦军传递了楚国内部的情报,这从兵法上看,对秦军十分有利。

  简单来说就是,敌方有内鬼!

  优势尽在我手!

  在那呼声中,李信双眼炯炯的盯着眼前的文雅君侯,感动道:

  ….

  昌平君听到这话,嘴角微抿,笑意在眼中弥漫。

  帐尾处的赵佗,看着这一幕,也不由跟着笑起来。

  只是他的笑容里,带着苦涩的味道。

  ……

  到了晚间时候,昌平君回到淮阳城中,他接下来还要调度二十万秦军的粮秣军需,事情很繁忙。

  李信则将赵佗单独叫到帐中。

  李信剑眉微挑,想起白日的事情,他还有些没明白赵佗的目的是什么,竟然冒着风险来阻止自己说出伐楚之策。要知道包括昌平君在内的帐中诸将,都是此番伐楚的重要人物,说出来也没什么吧?

  赵佗已打好了腹稿,不慌不忙的说道:

  只听了个开头,李信脸色便柔和下来。

  这小子,果然懂我。

  赵佗接着说道:

  赵佗说的是苦口婆心,句句都在为李信着想,再加上话里的吹捧之意,直听得李信连连点头。

  李信感激的拍了拍赵佗的肩膀,被赵佗一提醒,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赵佗见李信脸上带笑,想来心中高兴,忍不住问道:

  李信看了眼赵佗,脸上笑意更盛。

  和昌平君、蒙武以及军中诸将不同,赵佗可是他的心腹,策略告诉他也无妨。

  李信拉着赵佗走到桉前,指着铺在桉上的地图道:

  赵佗聚精会神,见李信正手指淮阳南侧的项城。

  赵佗颔首,项城堵在淮阳南侧,秦军想要借助水运之利,驱入楚地,则必先攻取此城。

  见赵佗点头,李信微微一笑。

  说到此处,李信大笑道:

  李信说着,伸手指向地图上的一点。

  起飞的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