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中,李信听到这消息,惊得一拍桉板,站了起来。
正在帐中议事的蒙武、辛梧、杨原等将也都面露惊愕之色。
还没上战场就吐血晕倒,桓军侯这是玩的哪一出?
他们这些人从军也有一二十年了,从来没听过这种事情,这可真是千古奇闻啊。
赵佗一脸无辜道:
赵佗实话实说,当时在场的人不少,没有必要在这事情上隐瞒。
问了你的爵位,然后吐血晕倒?
听到这话,许多人脸上浮现古怪之色。
特别是蒙武、辛梧这些老将,目光在赵佗身上打量了一圈,便已经知道个大概。
他们从军多年,这种人心龃龉之事哪能不清楚。
没想到那桓氏的小子,心理素质竟然如此之差。
蒙武打量了一眼面容平静的赵佗,开口道:
李信叹了一声。
….
赵佗心中暗暗着桓昭。
他向李信拱手道:
众将把目光望来,因为赵佗和桓昭这两曲人马都是临时征调来的,还没有任命正式的校尉管辖,所以如今的赵佗竟没有上级校尉来管他。
李信看了眼赵佗期盼的神色,心领神会,便道:
好耶!
赵佗心中大喜,如此一来,他这一曲人马就类似于后世的独立团编制,可称之为矣,越过了校尉和裨将军的管辖,直接向主将李信负责,赵佗再不用受人钳制。
对于李信的安排,蒙武并
没有说什么。
一来赵佗这一曲属于是拼凑的杂牌军,上了战场一般都是用来打辅助,或是用作偏师,有没有校尉管辖并无大碍。二来他蒙武也并非不讲人情的将军,之前否决了赵佗的校尉之职,如今又怎会再拂李信的面子。
就在诸将在帐中商议军务时,有短兵前来禀报。
李信一惊,接着对诸将笑道:
赵佗跟着诸将应诺,他脸上虽然带笑,但实则心中警兆陡生,刚刚拥有一支的好心情被破坏了。
昌平君。
他头上戴着约四寸高的委貌冠,身穿方正的玄端,腰间还缠着一根紫色绶带,一眼看去,显得高贵奢华,正是典型的秦国侯爵装扮。光从服饰上便昭示了他的爵位,高于军中所有人,哪怕是李信,也得在他面前低头。
当然,爵位的差距只能代表待遇的高低,昌平君并没有指挥和干涉伐楚大军的权力,秦军只听命于持有虎符和斧钺的李信。
李信对着昌平君拱手,神色尊敬。
赵佗也跟着蒙武等人行礼。
不过赵佗虽然头颅微低,但目光却不停打量着眼前的昌平君。
昌平君瘦了。
就如李信说的,来到淮阳一年的昌平君,整个人比之前在咸阳的时候,瘦了整整一圈。
昌平君的身高本就只有七尺五寸左右,换成后世大概一米七多一点,再加上特有的楚人长相,看上去十分秀气。
如今在暴瘦后,露在外面的身体,就显得有些皮包骨了,特别是昌平君的头上还带着高高的冠冕和宽大的君侯服饰,一眼看上去竟显得十分滑稽。
赵佗脑海里冒出一个成语。
沐猴而冠!
就在赵佗心中思绪乱飞的时候,昌平君也开口了,依旧用那种温和的声音说道:
….
李信笑道:
两人谈笑间,便往帐中走去。
昌平君和蒙武等人打了个招呼,走过赵佗身边时,停下了脚步。
昌平君侧身看来,他伸出一只手拍了拍赵佗的肩膀,又捏了捏,笑道:
赵佗身子一颤,面露道:
昌平君声音柔和的像是邻居家的叔叔。
赵佗还没开口,一旁的李信就大笑道:
右庶长?
昌平君怔了怔,沉静的眼睛里闪过一抹诧异。
一年时间从公乘升到右庶长爵位,何其快也!
他恍然间想起在咸阳之时,还曾想用五大夫的爵位从此子口中套出公输般之术。没想到转眼之间,对方就凭借军功跃到右庶长之爵,真是让人惊讶。
赵佗谦虚道:
眼见少年满脸谦逊,昌平君露出鼓励的笑容。
听到这话,李信面露得意。
蒙武微微皱眉。
而赵佗则是嘴角抽了抽,脸上硬挤出一抹笑:
昌平君再次看了赵佗一眼,笑了笑,跟着李信往里走去。
赵佗看着他那裹在宽大侯服中的身躯,不由头皮发麻,哪怕是身处凉爽的秋季,后背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赵佗心中苦笑,连忙迈步跟了上去。
他如今身为李信直辖的军候,虽然手下统率的人数没变,但却拥有了可以和诸位裨将军、校尉共议军事的权力,算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帅帐之中,李信和昌平君等人各自坐下。
李信坐主位,昌平君坐右侧,蒙武、辛梧、赵佗等人则是坐在左侧。这座位的方向顺序,将地位高低也分的清清楚楚。
【鉴于大环境如此,
一番客套之后,便进入正题。
昌平君温和一笑,那笑容映在赵佗眼中,却显得十分可怕。
伐楚之战,按照原定的计划,是由李信和蒙武率兵征战于前,昌平君则坐镇淮阳,主导为大军输送粮秣之事。
可以说,那二十万大军的命脉就掌握在眼前的君侯手中。
一想到这个,赵佗就全身发软。
眼前的形势,可真是前有狼,后有虎,不管是在前方担任作战部队,还是在后方搞后勤,全都是危机重重。
若无昌平君,赵佗此番大可以请命在后方押运粮秣,便可以成功躲过正面战场的大败,保全性命。
但正因为秦军的后勤掌握在昌平君手中,赵佗就不敢请命殿后了。
要是他请命在后,归于昌平君指挥下,鬼知道对方叛乱的时候,会不会先将他干掉?
至于将昌平君叛乱的事情提前告知李信。
看看李信那满脸尊敬的神色,会信你吗?
而且他赵佗根本拿不出证据,若是敢乱说话,一个诬告君侯之罪,就足以将赵佗打入囚牢。
人家都不用动手,你可能就直接身陷令圄中了。
唉……
就在赵佗心中哀叹此战凶险的时候。
昌平君已经提起了大战的话题。
他笑着问道:
听到这话的瞬间,赵佗全身毛骨悚然。
昌平君,这是在刺探秦军的伐楚策略啊!
起飞的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