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礼深知漕运之利,也知漕运之害,面对亲自前来济宁巡察的朱允炆,进言道:
朱允炆站在湖岸旁,看着巨大的混凝土水闸,开口说:
济宁段的会通河疏浚基本完工,只不过为了保障河堤安全,仍有一批民工与匠人沿河作勘察、加固、加高、移植树木等工作。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陪在朱允炆身旁,安静地看着河道。此时的河道中已有些积水,水不深,仅是齐腰,每隔百步,就有匠人或民工来回巡视,还有人会跳入河道中,用长长的主杆或铁锹朝着河道中来回捯弄。这是因为河道中有肉眼无法窥见的孔洞,可能会引发旋涡,导致河水大量渗流出去,影响河堤安全。
宋礼一脸凝重,陈言:
朱允炆微凝眸,背负双手,问:
宋礼喟然叹息:
朱允炆饶有兴趣。
宋礼抬起右手,挥动食指,说:
朱允炆微微皱眉。
大明哪里盛产漕粮?
不就是江西、浙江、南直隶、湖广、山东。至于广州、川蜀等地,路太远,漕运成本太高,不算在其内。若完全由农民来作漕运主力,是不是太耽误农民的时间了?比如在湖广,哪怕是乘船而下至淮安,考虑到来回路上时间,装货,卸货时间,忙完没二十天怕是不太可能。
一年漕运四次的话,这就是八十天,近三个月,让百姓一年花近三个月时间漕运,这不是扯淡吗?他们还用不用干农活了?耽误了农时,影响了庄稼收成,这笔账怎么算?
宋礼见朱允炆不说话,便继续讲述:
朱允炆打住了宋礼,一脸疑惑。
宋礼连连点头,见朱允炆眼神中有些愤怒,连忙解释:
朱允炆握紧了拳头。
宋礼面对朱允炆有些威严的目光有些胆怯,低头道:
朱允炆怒喝。
宋礼腿一软,跪了下来。
朱允炆怒目而视:
宋礼有些哆嗦,无奈地说出了一个答案:
夏元吉见宋礼如此,走了出来,帮着宋礼说:
朱允炆甩袖问:
夏元吉沉默,宋礼低头。
朱允炆心头很是酸涩,这种事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曾一次次上演,有些百姓甚至因为漕运而破产,不得不卖儿卖女,最后沦落为一无所有的流民!
漕运吸血啊,尤其是漕运的组织者是里长,是保长,是士绅之流,谁跟他们不对付,他们就找谁家去漕运粮食,漕运粮食的吃喝用度,各类费用,包括船伤了,都需要这家来承担,敢不去,抓官府不二话!
去吧,可能就意味着这家彻底完了!
比如知县让里长送一百石粮食去淮安,里长选择了张三负责漕运,张三家里原本只需要缴纳六斗粮的,可因为是负责漕运,那张三就必须管随行的人吃饭。
张三你得记住了,吃饭随便你吃,但要运输的漕粮一百石是不能少一粒粮食,中途要过个闸门,要雇佣纤夫,你也得出钱,超期太久是需要问罪的……
原本家里还能吃得起饭的,跑了一趟漕运回来,张三发现背负了一堆债,不得不改行,当了法外狂徒,流窜于江湖之中,却没办法主持正义。
法外狂徒只有一个张三也就罢了,可若是一天冒出来几十个张三,一年冒出几百几千几万个张三,那朝廷还有好日子过吗?
这些流民失去一切,他们的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沦为士绅附庸,成为无数个朱五四那样的人物,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灾害,死几个孩子都属正常,要么揭竿而起,直至哪一次朝廷清剿中被干掉。
朱允炆冷冷地看着宋礼,然后将目光转移到河道之上,说:
张显宗为百姓而死,宋礼推崇备至,这几年虽忙于会通河事宜,但每逢张显宗忌日,都会亲自去河南拜谒,这些事朱允炆是知道的。
一个在乎百姓的人,不应该将压力全部都转嫁给百姓。
若真如此,那就证明他太过虚伪。
宋礼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认真的朱允炆,然后重重叩头:
朱允炆脸色好看一些,宋礼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并不是毫无准备,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漕运顽疾的弊病所在,只不过在试探自己是继续前朝之路,还是以民为重,愿作改良。
杨士奇问道。
宋礼在朱允炆许可后起身,凝重地对杨士奇等人说:
朱允炆听闻后没有说话。
宋礼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明最精锐的力量就是京师正副三大营,除此之外,便是北部边关与重镇将士,像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卫所军士,他们更多充当的是后备军的角色,只有在主力死绝了的情况下,才可能会被当做主力来使用。
平日里,这些军士是没多少忧患意识,毕竟他们也清楚,小仗轮不到他们打,大仗还是轮不到他们打,除了训练、屯田也没事干……
若按宋礼的想法,抽出一部分卫所军士去运漕粮,对卫所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大明军事布防与部署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朱允炆盘算着可行性,徐徐说道:
宋礼肃然:
朱允炆思索了下,点了点头:
宋礼顿首。
夏元吉不由地有些郁闷,漕运水师一旦建起来,人数怕不会少,没个三五万人,根本不容易支撑起来向北运粮的任务,三五万人的队伍想养起来,可需要不少钱粮,而且这些人也需要船只,清江造船厂怕又要伸手要钱了……
宋礼见朱允炆有所安排,便放下一桩心事,毕竟漕运水师自有其建制与运作方式,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只要不大量征调民工就好说,而且是卫所军士,出点问题弹劾起来也不用手软。
宋礼对沉思中的朱允炆说。
朱允炆见宋礼很是认真,不由问:
宋礼没有停顿,坦言道:
PS:
事情忙完了,明天开始补更,谢谢大家的谅解与支持。
为您提供大神寒梅惊雪的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七百三十七章 漕运弊病,水师承运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