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那孙悟空一行人,在灵霄殿玉皇大天尊驾前,解开了乌妖王及龙龟王二族之恩怨。那玉帝又遣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一众人吃了无数玉液琼浆,蟠桃仙果,离殿之后,正欲前行,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大圣请留步!”
行者急回头看时,惊道:“你这道人,唤我作甚?”
你道来人是谁?原来是太上老君八卦炉前看火的道人,昔日因被悟空踢倒八卦炉,从炉内掉落一块砖石,落在那阎浮世界之中,成就了一片烈火之山,名唤“火焰山”。那道人因此事,被贬下凡间,在火焰山上做了数百年土地。
后来,孙悟空一行人自西向东之时,收伏了牛魔王、罗刹女,那罗刹女又将宝扇拿出,煽灭了火焰山之火焰。于是,彼时那道人灾衍已满,复回兜率宫,做了个看炉正神。
那道人迎上前来道:“大圣,道祖命我在此等候多时!”
悟空道:“哦?!等我作甚?”
看炉道人道:“小神不知,但请大圣一行人随小神一同上兜率宫,道祖有话说哩!”
观音菩萨听罢,即听行者道:“悟空,道祖唤你,必有缘由,你五人且同上兜率宫,贫僧先告回荒山!待你等出了兜率宫,再回灵山,一同参见我佛!”
众人领命,果然随那看炉道人‘飞临太清境,径直上瑶天’。
......
行不多时,一行人入得兜率宫,又转过几重逍遥宝殿,云阙仙宫,终于到得丹房内,入殿之后,果然见那老君候在炉前。
行者跳将向前,扯住老君道:“老官,唤我等来此是吃丹哩?还是饮酒哩?”
老君笑道:“你这猴头,十分顽劣,无故又要吃什么丹?你几人在那玉京金阙里,还嫌吃的不够?”
八戒笑道:“老官说哪里话,谁还会嫌金丹多,仙酒丰哩?就是再赐千颗九转金丹,百十坛琼浆玉液,俺老猪也照样受用。”
老君咄的一声,用玉尘在那八戒头上轻轻一打道:“你这野髭,果然不长进!”。那老君说罢,引得众人齐笑。
行者道:“言归正传,老官,唤我等却为何事?”
老官道:“你四人何时动身,继续南下降妖炼魔去?”
悟空道:“正要去哩!”
老君道:“如此甚好,贫道传你四人的‘五行大法’可有精进否?”
悟空道:“略通了些儿,未得闲隙,少有精进!”
老君道:“时不我待,你四人亦不必全数都学了,只略精通其中一二样便可!你这猴头,即已炼得这‘不灭金身’及‘三昧真火’,所谓风助火势者,你将那风与火两样炼到极致时,便可平地起火。若他日身陷那万妖众中,一阵疾风相助,你这真火便可径烧八百里!只是莫轻用,免得伤及无辜!”
又道:“八戒,云与雷本不相离,云者,水之气也,你可将那‘水术’修到极致,以水引雷,亦是神威无穷!”
“功德佛,你十世修行,善心比金更坚,你只需修得金术,紧要之时,辟出一个金色法盾,再辅于‘无量神章’、‘无影剑阵’,那时节,万妖莫近!”
“沙和尚,你修个‘木术’罢,昔日本是卷帘将,将身立地之时,自然如抱石之青松一般,岿然不动!此法最适合你。”
老君一一嘱咐罢,又对众道:“临行之时,我再赐尔等一件宝物?”
众人急问:“是何宝物?”
老君道:“你四人在须弥山中,陷空山火云洞,黄金圣殿之内寻着的三个黄金匣子,前些时日,我闭关之时,参透其中天机,今已开得其中一个,内有诸多宝贝,其中又有一件宝物,可赐于尔等。”
四人大喜,齐道:“哦!是何宝物?”
老道欣欣然笑道:“诸君且看!”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对箍儿,众人看时,那箍儿似金非金,似玉非玉,只是两团十分华贵的蓝绿相间的光芒。
众人不解,急问道:“老官,此是什么宝物?”
老君笑道:“此等宝贝,有大神通哩!”
又道:“猴头,将金箍棒拿来!”
悟空急将手一伸,便见金箍棒破风而来,撞向掌心。行者递予老君道:“老官,要这金箍棒作甚?”
老君道:“那化外之地,愈发遥远。过了迷雾之地,就更加遥远了,那时节,你等往返不便,此等神通,却好助你往返,省却脚力。”
众人问:“究竟是何宝物?”
老君道:“不着急,不着急!”
说罢,那老君迈步向前,来到八卦炉旁,又命看炉的道人打开炉口,众人只觉一阵光芒崩射出来,后又觉一阵热气袭来。
老君将那金箍棒立在根前,众人看时,只见老君不知用的何法,将那两端金箍取下了,而后又将那对新的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箍儿”套了上去。
而后,老君又不知捻得什么决,但见那一对箍儿早已将金箍棒紧紧箍住了。事毕,老君将那金箍棒轻轻的举起,投入八卦炉中。又命看炉的道人将八卦炉门紧紧的闭合了。
老君道:“三个时辰后,便可开炉,到时你等再看功果如何!”
八戒笑道:“老官,即有三个时辰,不如摆上两桌,在此作得个宴席,聊以待时。”
老君道:“嘴脸!我这太清境,只了真火、真气,别的一概没有,你若要时,也将你这野髭火里烤上一烤?”
八戒吓得急忙躲到金蝉子身后道:“免了,免了!这火俺老猪消受不起!”
老君道:“尔等候在此处,贫道自去,时辰到了再来!”
说罢,摇摇玉尘,就欲离去,
悟空忽想起昔日佛祖之言,急扯住太上老君道:“老官,劳烦留步,俺老孙有几句话要问!”
老君道:“有何话说?”
行者道:“那日,雷音寺前,俺老孙听得佛祖道,那化外之魔,法力通天,教我等不可小觑!又说此行必见些见所未见之妖邪,遇前所未见之情境,历前所未有之劫难!言词颇切。俺老孙那日听后,自此上心,但不知佛祖所言者,究竟是何劫难?有劳老官略略的开开无量圣眼,替我等看看,我五人之前程,毕竟吉凶如何?果真有甚劫数,我等也好早作防备!”
老君道,“有道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吉也得前行,凶也得前行。而我三界之前程也还在你五人身上,你等谨记佛祖之言,步步小心即是?”
行者又问:“我五人之中,俺老孙虽是不灭金身,只是他四个却无这等本事,可有何凶兆?”
老君道:“人各有天命,不可尽言!”
行者正待再问,又听得老君道:“时下倒有一物寿数将近!”
行者听罢,毛骨悚然地道:“是何人?”
“不是你五人,乃是玉帝陛下所赐之神兽‘白泽’,他的寿数将近!”
众人问道:“为何?”
老君道:“他窥视天道即久,天机反噬,此正是‘劫数难逃’也!”
众人听罢,吃了一惊,急问道:“可有何禳解之法?”
老君道:“无法可禳!强要禳解亦违天道!”
众人问:“如此若何?”
老君道:“将他交与贫道,待其寿终正寝之时,我有法力,将其练出一丹来。丹成之后,再炼于你这猴头体内,日久年深之后,在你体与你内化形合一,助你早日开得‘窥天之眼’,上得‘四禅天境’。”
行者听罢,转忧为喜道:“如此说,这白泽神兽倒是随我老孙一起,长生不死,与日月同庚哩!”
老君道:“正是!”
行者道:“此法最善!”
说罢,那行者便自后天袋中,取出一宝匣,见那匣子中的白泽,果然老态尽显,两眼中,也再无昔日之灵光。
金蝉子两眼含泪,叹息道:“多日不见,竟不知这神兽白泽已这等垂垂老矣!”
八戒沙僧也道:“如此宝物,真可惜了!”
一行人再三惋惜,免不得感叹世道无常,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那匣子并匣中宝物——神兽“白泽”递于老君道:“就此交与道祖罢!”
老君接近,又递于童子,命童子仔细收了,而后,摇了摇玉塵,飘然而去。
......
三个时辰过后,一众人果然见那老君前来,急迎向前,三言两语,老君撇下众人,径直来到八卦炉前。早见守炉道人候在炉前,见老君前来,急开了炉门,那老君将手一伸,便见金箍棒自那八卦炉中飞出,浮在太上老君面前。
众人急迎上前,见那老君将袖袍往金箍棒前一掸,便见那金箍棒隐去了熊熊火光。
悟空正欲开口,却听得老君道:“尔等且随我来!”
说罢,即转身而去,走不出数十步,在丹房东南巽位处站定,而后,将那金箍棒握在手上。众人看时,只见那金箍棒两端,原是金光闪闪的两处金箍,已然变作两团七色光芒,十分耀眼。又看那金箍棒,也较先前,更加光华璀璨。
老君握着那金箍棒一端,只在眼前空中划了个圈,众人再看之时,便见金箍棒划过之处,便见一团混沌云气,云气四周,又见生成一道七彩斒斓的虚空之“镜”,那“镜”与太上老道的“时空法阵”之镜却是十分相似。
众人急问道:“老君,这是何物?莫不是?......”
老君含笑道:“正是——时空法阵!”
悟空喜的抓耳挠腮道:“老官,果真是这大法?”
老君笑道:“不信,你且进去一看!”
悟空听罢,就往那“镜”中跳去,果然如穿过昔日老君穿的“时空法阵”大法,那行者,但见四周一边光影晃动,再睁眼而看之时,眼前已是一片汪洋之海。
那海下又见有一小块岛屿,悟空定睛一看,认得那岛,正是镇元子那日在赤澜之地借地一山之土,在这海上立的一片岛屿。
悟空大喜道:“正是此也,正是此也,只这弹指的工夫,便也到了无望海上,不是时空法阵,又有何神通能为此也?”
行者感叹毕,又急转身,穿过那面混沌云光的“虚空之镜”,立时便又到了兜率宫,太上老君一行人面前。
老君道:“你这猴头,十分急躁,只一人去了,却不唤上你师傅师弟一同前去?”
悟空道:“不急,正好要前出无望海,荡魔除妖去哩!只是,这法阵却如何使用?可有什么口决?”
老君道:“自然有,一并传你”。
说罢,便将那口决通篇传予悟空,那行者谨记了,反复诵读,更不敢忘记。
那行者正待演示时,忽又听老君道:“悟空,今虽有这等宝贝,只是切不可惰殆,还须勤修苦炼,须知‘万法皆空’,这万物万法,亦是皆不可替代自身修为也!”
八戒打了个哈欠道:“了然!了然!”
沙僧道:“二师兄,今日这般聪慧?一点即通?”
八戒笑道:“不是!老猪此‘了’,乃是‘了账’之意,这老官再说下去,俺老猪就要范迷糊了”。那八戒说完,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那老君亦笑道:“悟空,金箍棒还你,好生使用!”
悟空顿首而拜,对老君道:“多谢老君!”
老君道:“即无别事,你等还上灵山,拜过佛祖,再出化外。我三界之人,无不翘首以盼,望尔等早成功果!”
众人听罢,齐向老君作了个长揖,便徐徐而退,出得兜率宫,只见那悟空在眼前云烟处将金箍棒在半空之中划了个圈,口里捻着法咒。
众人再看之时,眼前已然浮现了一片缥缈云气,云气之中,又见有一“虚空之镜”,五人轻步迈入,只觉四周一片光影闪烁,再睁眼之时,早已到得西方半天之中的灵山胜境之处。
悟空道:“列位,已到灵山,我等拜佛去罢!”
五人即驾下祥云,不一时,身后那“时空法阵”亦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