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激情岁月2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打靶场上寒风凛冽,山前树立着靶子,穿着大棉衣的民兵们,站立在寒风下,端着半自动步枪瞄准射击,半自动步枪一梭子子弹十二发,可以连发,也可以单发,是当时国内最常用的武器,跟当年的三八大盖一样,在国内流行一时。

    半自动步枪,十二发子弹是最流行的武器。

    民兵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这种半自动步枪,而冲锋枪还不常用,并且很少看到,有这种冲锋枪的一般都是解放军,正规军,而民兵们训练,有半自动步枪就不错了。

    这些工厂的民兵来到打靶场,第一次接触真枪,解放军指导员给他们耐心的讲解半自动步枪的射击原理,怎么上子弹,怎么瞄准,怎么三点成一线,然后开枪。

    民兵们以前接触步枪,都是没子弹的步枪,拿没子弹的步枪,练习走正步,练习拼刺刀等等还可以。

    只是到了打靶场,每个民兵发了十二发子弹,要他们真刀真枪的练习射击打靶,民兵们这个兴奋就别提了。

    民兵张志超,也发了十二发子弹,他非常高兴,他按照解放军指导员说明的,拿出一梭子子弹,安上子弹,然后瞄准,三点成一线,反复练习这个动作,把子弹取出来,安在梭子上,然后一梭子子弹又压上步枪。

    这样反复练习,前面的民兵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民兵们安上子弹,瞄准射击,砰砰砰的枪声,响彻在山上的打靶场。

    有的民兵非常镇定,安上子弹瞄准射击,打的非常准,报靶的大声喊:“九环,九点三环,九点九环。”

    这打的可太准了,九点九环,离十环已经差不多了。

    这是好的民兵,而一般的民兵,也都能打个八环左右,八九不离十,也算合格。

    但是民兵们也是参差不齐,有好的民兵,一般的民兵,也有不好的民兵,本来心里素质就差,一上打靶场,听到枪声,砰砰砰的一响,他就兴奋,安子弹瞄准,以为没什么了不起。

    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个差劲的民兵叫李大美,他拿起枪就兴奋,兴奋的手都哆嗦。

    轮到他射击了,他这个兴奋劲就别提了,人家是瞄准开一枪,砰的一枪,然后报靶的看靶子,报靶,八环。

    可是李大美上来就是兴奋,控制不住自己,一梭子子弹全让他打出去了,报靶的找了半天,没找到,原来全打在外面了,成了大零蛋。

    闹出了大笑话。

    解放军指导员非常生气,他对李大美说:“你打枪不行,还是不要打枪了,浪费子弹。”

    李大美被指导员说了,回到后面去生气,不过他不能埋怨别人,只能埋怨自己心理素质太差,一开枪就紧张,一紧张就乱放枪,控制不住自己。

    张志超开始射击了,指导员给他们鼓励说:“同志们,你们要把前面的靶子当成敌人,你们对待敌人一定要稳准狠,不要客气,瞄准了开枪。”

    民兵们立刻举枪瞄准,看着靶子就像看到了敌人,心中燃烧起仇恨。

    瞄准射击,砰砰砰。

    张志超的第一次射击,成绩不错,打六个九环,四个八环,成绩优良。

    成绩最差的就是李大美,一枪没打在靶子上。

    但是李大美还不死心,还想打第二次枪,他央求指导员要打第二次枪,磨来磨去,指导员没办法,还剩下十二发子弹,他交给李大美说:“李大美,这十二发子弹,你一定要射击好,最起码打在靶子上,不要打在靶子外面,你能做到嘛?”

    李大美马上说:“能做到。”

    指导员这才把子弹发给他,李大美拿着子弹,立刻兴奋了起来,然后他举枪瞄准,开枪,他又兴奋了,一梭子子弹全让他打出去了,可是靶子还是没打到,在靶子旁边的报靶员却应声倒地。

    这下坏了,报靶员被打死,而凶手就是李大美。

    李大美惹祸了,开枪把报靶员打死,这件事立刻在全市传开。

    李大美受得了严肃处理,还查了他祖宗三代,还好,李大美祖宗三代都是贫下中农,这才没事,但是民兵不让他当了,受到了记过处分,当时的记过处分就算很大的处分。

    这是张志超工厂出的一件大事,一个报靶员被打死,后来定为工伤事故,家里留下一个小寡妇。

    而张志超的牺牲不是被开枪误伤死的,而是另一种误伤。

    发生的地点还是那个打靶场,还是民兵训练,不过训练不是打枪射击,而是扔手榴弹。

    当时民兵训练的三大科目,一是射击,二是扔手榴弹,三是拼刺刀。

    这三项锻炼是民兵训练的三大科目。

    射击训练完了,应该训练扔手榴弹了。

    那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真是个好天气,民兵们开始练习扔手榴弹都是假手榴弹,练习手臂的力量。

    可是这回到打靶场扔手榴弹,都是真手榴弹,扔出去能爆炸的手榴弹。

    这爆炸声音比二踢脚声音大多了,胆小的人都要捂住耳朵。

    开始还是解放军指导员做示范,他把手榴弹拿出来,打开后面的手榴弹盖,拿出导线,然后一拉导线,手榴弹一冒烟,指导员向前面用力一扔,手榴弹扔了出去,在五十米开外爆炸了。

    轰隆一声响,把对面的靶子炸倒。

    指导员示范完,开始让民兵们练习,由于出过事故,那些心理素质差的民兵全部没让来,来的都是心理素质好的民兵,可就是这样还有一些心里紧张的民兵参加训练。

    其中一个民兵叫张小虎,长得虎头虎脑,身材高大,以为他是个胆大心细的男子汉。

    可是这天他发挥失常,当他听见手榴弹的爆炸声,他心里开始紧张。

    该他扔手榴弹了,他按照指导员示范的动作,打开手榴弹盖,拉导线,手榴弹冒烟,扔手榴弹。

    可是这一扔让人大跌眼镜,没扔出去,掉在一米外的地上。

    这可是非常危险,手榴弹马上要爆炸了,旁边全是人。

    如果爆炸旁边的人全会被炸死。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志超奋不顾身冲了上去,用脚踢了一下手榴弹,手榴弹冒着烟,飞出几米,张志超猛的一推张小虎,然后用身体压在他身上,轰隆一声响,手榴弹爆炸,别人都跑了没事,只有在上面的张志超被炸身亡。

    这就是张志超牺牲的过程,虽然是工亡,但是留下了一个寡妇,还有两个孩子,整个是破碎的家庭。

    这就是张大爷讲的故事,他儿子是怎么牺牲的过程。

    黄新明听到后很感动,他说:“张大爷,你儿子是个英雄,英雄模范,为救同志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黄新明说了一大堆好话,夸奖张大爷的儿子是英雄,死得其所。

    张大爷却没高兴起来,张大爷说:“英雄什么,吃老亏了,死了什么也没有了,有点抚恤金,那点钱算什么,几十年没涨,留下的孤儿寡妇谁来管?还不是自己扛,谁能管,说什么都是虚的,现在都要讲实际的,说那么多空话有什么用。”

    看来张大爷看得挺透,不给点实际的,想让他搬家不可能。

    时间已经很晚了,黄新明只得告辞,他认为这事还不能急,还要慢慢来。

    黄新明刚往外走,突然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这个中年妇女黄新明不认识,张大爷给他介绍说:“我来介绍一下,这是王淑芬,我儿媳妇,带着孩子过,现在孩子大了,她省心了。”

    黄新明说:“嫂子,你好,我叫黄新明,以前住在这里,后来去外地工作,现在回来看看老邻居,张大爷。”

    张大爷现在也想起来了,他说:“他就是你黄叔的儿子,去外地工作,才回来看看。”

    王淑芬马上说:“原来是黄叔的儿子,坐下来说话。”

    黄新明为了了解更多的事情,于是又坐了下来。

    黄新明问:“嫂子,还在上班吗?”

    “当然上班,我在环卫部门上班,还是照顾我,是烈士家属,不然早下岗回家了。”

    “这是应该的,你老公毕竟是因公牺牲,单位一定要照顾。”

    “是社区照顾的,这个环卫工是社区安排的。”

    “这是应该的,你有两个儿子要养。”

    “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一个在部队当兵,一个当了干部,他们的工作都不错,让我放心。”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是好孩子。”

    “是啊,他们从小就没了父亲,不靠自己努力靠谁?只有靠自己。”

    “好了,我回去了,有什么困难跟我说。”

    “你是社区的还是领导干部,说话像领导似的。”

    “我不是社区的,也不是领导,我是邻居。”

    黄新明差一点把实话说出来,他要说:“我是开发公司的。”那就完了,老大爷立刻不答应,开发公司的滚粗,他就得滚粗。

    不过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是有讲的,张大爷老了,有点不明白,可是王淑芬又不傻,她一猜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什么邻居,邻居多少年不来往了,还叫什么邻居,这个神秘的邻居突然来到,没事献殷勤的非奸即盗,这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淑芬猜出了几分。

    在送黄新明到外面时,王淑芬问:“你是开发公司的吧?”

    一句话问得黄新明哑口无言。

    王淑芬说:“别打房子的主意,那是不可能的,你回去吧,如果打房子的主意,你就别来了。”

    王淑芬说话干净利索,黄新明还不承认,他说:“我不是开发公司的,我是老邻居来看看张大爷,以后我还会来。”

    “你来看看我呀,我需要你。”

    一句话说得黄新明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好,王淑芬是个中年寡妇,看到黄新明是个年轻小伙子,她就想调戏他。

    黄新明就够大方的,可是王淑芬的话还是让他非常尴尬,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淑芬说:“你谁也不用搞定,你搞定我就行了,家里我说了算,老公公听我的。”

    一说这事,黄新明清醒过来,他说:“好吧,我回去想想,看看怎么能搞定你。”

    “你回去想吧,如果搞不定我,你就不要来了,找个能搞定我的男人来,你明白嘛?”

    “我明白。”

    黄新明这才走出这座破日本楼。

    黄新明想,这个中年妇女可太骚了,明目张胆的要搞定她,如果不搞定她,拆迁的事就别谈。

    第二天上班,黄新明来到吴经理的办公室,吴经理看到黄新明马上问:“你想出办法没有?”

    黄新明把门关好说:“昨天晚上我买了不少罐头五粮液白酒,跟那个张大爷喝酒吃罐头。”

    吴经理眼睛一亮,他说:“这就对了,不能来硬的,要来软的,要用阳光温暖,温暖他们受伤的心。”

    “是,我就是这么做的。”

    “然后哪,你继续说。”

    “然后我就跟张大爷喝酒,一瓶五粮液基本上全是张大爷喝的,我只喝了几杯酒,听张大爷讲他儿子是怎么牺牲的。”

    “张大爷的儿子是怎么牺牲的?”

    “张大爷儿子叫张志超,他是民兵,在一次扔手榴弹练习时,一个民兵扔手榴弹没扔远,只扔一米远,张志超看到手榴弹眼看要爆炸了,他冲上前去,踢走了手榴弹压在那个民兵身上,他自己牺牲了,而那个民兵得救了,张志超是因公牺牲,他的家属就是烈士家属。”

    “原来是这样。”

    “那一家人开始非常困难,孤儿寡母的,现在好点了,现在两个儿子已经长大,大儿子当兵,二儿子当干部。”

    “老人家怎么样?”

    “张大爷,八十多岁的年纪,他自己说打过日本,打过革命党反动派,还参加过抗美援朝。”

    “看来是老革命了。”

    “是吧,如果是老革命也是离休干部,可是他住的日本楼太破旧了,不像离休干部待遇,工人待遇吧。”

    “你的意思说,张大爷的话有水分。”

    “我们这些人喝多了酒,也喜欢吹牛,南山打过虎,北山打过龙,吹牛,谁都会,反正你也不能核实。”

    “这到是,我们不能核实,也没这个必要。”

    “只是他儿子因公牺牲的事,是真事。”

    “是,真事,国家有抚恤金,政府有补贴,我们无能为力。”

    黄新明说:“国家政府全做到了,我们什么也没做,我们还求人家搬家,人家会搬家吗?”

    “还是让你想办法,谁让你是救火队长,你想办法吧?”

    “我到有个办法,叫美男计。”

    “美男计?你说说看。”

    黄新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吴经理一听说:“行,这美男计行得通,你马上行动吧。”

    美男计吴经理同意了,黄新明马上行动,第二天晚上黄新明又买了罐头白酒,找张大爷聊天。

    张大爷看到黄新明就高兴,因为他总想喝两口,可就是没人给他送酒喝。

    现在黄新明不仅给他送酒喝,还陪他喝酒,他自然高兴了。

    两人坐在一起喝酒,张大爷三杯酒下肚,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张大爷说:“我听儿媳妇说,你是开发公司的,想让我们搬家,我不信,我只相信你是老黄的儿子,我们是老邻居,你来看我的,对吧。”

    “对,张大爷,别听别人的,我请你喝酒是真心实意的,来,张大爷吃罐头。”

    说着黄新明给张大爷夹了一条沙丁鱼,这条沙丁鱼被罐头蒸熟了,连骨头刺都能咬动,张大爷牙齿不好,张大爷吃得正好。

    他说:“这鱼太好吃了,我这牙都能咬动。”

    黄新明说:“这罐头就是为老年人准备的,没牙都能吃。”

    张大爷一边吃着鱼肉,一边喝酒,他边吃边说:“想当年,我到朝鲜当民工,给志愿军抬担架,把受伤的志愿军抬走,那时候谁给我酒喝,谁给我肉吃,没人给,我自己带粮食。”

    “大爷,你不是志愿军战士嘛,怎么成了民工?”

    这一下把张大爷的谎言给说穿了,张大爷脸都没红,他说:“我这个人最喜欢吹牛,打日本时我还小,打国民党反动派时我刚长大,抗美援朝我赶上了,可当的是民工,不是正规部队,我是民工,抬担架的。”

    “原来张大爷只参加了抗美援朝,还不是正规部队,只是个民工,真是我以为张大爷是离休干部哪。”

    “我哪是离休干部,我是退休工人,要不能住在这里嘛。”

    第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