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破旧的日式楼房下,一群人正在争吵,只见一群工人围着一个老人争吵,说话声音很大。
只听那个老人说:“我就是不搬家,这房子我住了一辈子,你们让我搬家就搬家,我就是不搬家,你们有办法想去。”
这些工人听见了非常生气,一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说:“老头,你不搬家,我们还怎么干活,没有干活,我们上哪赚钱,没有钱我们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亲,下有刚上学的孩子,还有老婆谁养活,你怎么不考虑我们,只考虑你自己,这个破楼,日本人盖的,日本人都走了多少年了,这楼年久失修,整不好就倒了,把你老拍死在里面,老命都没了,还要什么房子。”老头一听就火。
老头生气的骂道:“去你娘的,这楼房老结实了,还能挺一百年。”
这个工人生气的说:“去谁娘的,你老头子欠打。”
这个工人就要打这个老头,看来情况相当危险。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听到有人一声喊:“住手,我是项目经理吴思成,你们都给我回去。”
工人们一听是项目经理,他们马上走了,吴经理戴着安全帽,他说:“大爷,我们不会强拆你的房子,只想跟你说说条件,你有什么条件?”
老头说:“我这楼房是我父亲传下来的,可以说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到我这一辈不能没在我的手上。”
吴经理说:“去旧迎新,这片的旧房子全要拆迁,盖新楼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不发展,国家如何进步。”
“那我可不管,我就管我这房子,我就是不搬家,你们爱怎么地,怎么地,我就不搬。”
说完老人回到屋里,不跟吴经理谈了。
这下拆迁又碰到了难题,这些难题都压在吴经理头上,他是头疼不已。
在吴佳林董事长的别墅里,吴佳林的儿子吴思成毕业后拿着毕业文凭向吴佳林汇报,吴佳林看到他的毕业文凭,很高兴,他说:“你这文凭得来不容易,这是说明你努力的结果,证明你理论上有一套,但还要用实践去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不管你理论学的如何好,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证明你学的那一套理论是正确的,你才是正确的,如果实践证明你学习的那一套理论是错误的,你还要听实践的,而不是听理论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而不是理论是检验实践的标准,你要好好实践,现在我们有一个项目,就是盖楼,你先去当个项目经理,你先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毕业,你才能真正毕业。”
吴思成听着,他表示说:“我一定要在实践中检验我的理论,我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当好这个项目经理。”
“好吧,你就好好干吧。”
吴思成有个要求,他说:“爸,保镖黄新明可是人才,他不仅当保镖,还可以干很多事情,简直就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离不开他,我想提拔他为我的秘书。”
“可以,他是多面手,复合型人才,可以干很多事,提拔他当你的秘书我同意。”
“好,就这么办了。”
吴佳林补充说:“有保镖的活,他还是保镖啊。”
“是,他是多面手嘛。”
这样黄新明从保镖变成了吴思成的秘书,这事吴佳林董事长也同意了。
回去后,吴思成对黄新明说:“黄秘书,现在你当秘书了,是我的秘书,我当项目经理,到实践中锻炼,这些董事长全同意。”
黄新明问:“这些董事长全同意。”
“是,他全同意。”
“那我就是秘书了。”
“是,不过有保镖的事,你还要干,你是多面手,复合型人才嘛。”
“是,我保证完成任务。”
“好吧,你准备一下,我们明天就要走马上任,我要当项目经理,你要当我的秘书,到工地上实践锻炼成长。”
“是,实践是检验你成长的最好标准。”
于是两人准备,准备明天下工地,搞实际工作。
上了几天班,吴经理来到工地,发现一群人吵架,吴经理走过来,把要打架的工人赶走,吴经理跟老人谈了半天,也没谈出结果,看来这个钉子户还真不好处理。
他回到路边小汽车上,小汽车的司机是黄新明,黄新明这个多面手现在又成了司机。
吴经理垂头丧气的走了回来,打开车门,坐在黄新明旁边,黄新明看到吴经理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
黄新明问:“吴经理,怎么这个样子?”
吴经理回答说:“难办啊,那个老头就是不搬家,他不搬家,这个工程进行不下去,你说他耽误我们多少事,影响了我们整个工程,你说怎么办?我的多面手。”
黄新明也没有办法,他说:“这事我也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
“这实践确实比理论难多了,理论碰到实践,就像鸡蛋碰到石头,不知道怎么办?走,我们喝茶去。”
黄新明马上开车去茶馆,黄新明把小汽车停在茶馆附近,两人走进了茶馆,吴经理要了两壶绿茶坐下来喝茶。
这里中老年人居多,他们说着话。
只听一个戴眼镜老人说:“听说老张头他们那要拆迁。”
另一个长胡子老头说:“是啊,听说老张头非常贪心,他要开发公司现金五百万,一百平的房子,他才能搬家,否则就是不搬家,你说他厉害吧。”
“真是厉害,给他这些他就发财了。”
“是嘛,他不发财谁发财,他以前就是个财迷,现在来了机会,他能放过嘛?”
“可是开发公司要是给他们了,那些早搬家的人怎么办?”
“如果这个坏头一开,这开发公司不会好,那些搬家的拆迁户就要回来闹事,麻烦就不会少,那楼还盖不盖了?”
几个老年人议论纷纷,看来这家钉子户牵连的人太多,真不好处理。
两人喝了几杯茶,听了半天老人们的议论,给了茶钱,回去了。
回到办公室两人商量了起来。
吴经理说:“这事可真难办,这家钉子户开口就是五百万,还要一百平的房子,我们如果给了他们,那些已经搬家的住户就会回来闹事,这可不能办。”
黄新明想了半天说:“是,经理说的对,可是不给他们,他们不搬家,这个工程就没法开工,我们还不敢强拆,你说这事怎么办?”
“我问你哪?你还问我,你不是消防队长嘛,现在又有事了,就要找你这个消防队长。”
“我怎么又成了消防队长。”
“消防队长是褒义词,是夸奖你能干,哪里着火哪里就有消防队长嘛!”
“好吧,既然说我是消防队长,我就是消防队长,你说我怎么办吧?”
“你自己想办法,我要是有办法,我自己解决了,你自己想办法,成功了给你奖励。”
“好吧,我尽力想办法吧。”
黄新明又接下了一项艰巨任务,那就是让这个钉子户搬家,而且还不答应他们的条件。
这事真难办哪,连吴经理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让黄新明这个消防队长上。
黄新明这个消防队长他是哪有困难往哪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这困难就够多的了,还创造困难,就是这个意思,黄新明是个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的英雄好汉。
英雄好汉光有勇敢还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要用智谋。
黄新明想用强拆的办法一定不行,要用智谋。
黄新明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到超市买了不少好吃的,午餐肉罐头,黄桃罐头,鱼罐头等等,还有一瓶五粮液酒。
然后穿上普通衣服,打扮的就像邻居大哥,拿着这些食品来到那家钉子户家。
黄新明敲门,里面有人问:“谁呀?”
黄新明说:“我是邻居黄师傅。”
“黄师傅,没听说过。”
“我以前在这住,后来去外地工作,最近才回来,我来看看你。”
老人慢慢腾腾的把门打开,他开门看见黄新明,发现不认识,老人问:“你是谁呀?我怎么不认识你。”
黄新明说:“多年的老邻居,我到外地工作,回来看看你,想跟你到屋里聊聊。”
黄新明把手里的罐头白酒亮了出来,他说:“我们喝几杯,好好聊聊。”
一看白酒老人高兴了,他说:“进来吧。”
老人把黄新明让进屋子里,黄新明进屋子里,发现屋子里挺黑,屋子里点着蜡烛,看来施工队把电给掐了。
黄新明把他买的食物放在桌子上,然后坐在椅子上,老人又点上一只蜡烛,放在桌子上。
黄新明把罐头打开,鱼罐头,肉罐头,水果罐头,他罐头买了不少,然后打开了那瓶五粮液白酒,老人拿了杯子和筷子,两人一边吃喝,一边聊天。
黄新明跟老人干了一杯酒说:“老人家,我敬老人家一杯,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成为长寿老人,活过一百岁。”
黄新明尽说好听的,老人自然爱听了,老人说:“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黄新明,以前住在这儿,后来到外地工作,回来不久。”
“原来是这样,我以前的老邻居不少,走的走,亡的亡,能活到今天的不多。”
“是,能活到八十多,你老不容易。”
“这到是,我还能活几年,我这都是为孙子们要钱,要房子,不然就没机会了。”
“对,我们都想当这个钉子户,能要来这么多好处,谁不想当这个钉子户哪,过了这村没这个店了。”
“可不是嘛,开发商把这块地盖上楼,那钱老多了,我们拆迁户才得那么点钱,可不划算,你说是吧。”
“开发商赚的多,花的也多,这也要钱,那也要钱,要来要去,也没多少了。”
“没多少了,你是哪头的,向着开发商说话,我张子凡打过日本,打过国民党反动派,参加过抗美援朝,我什么人没见过。”
“你老是老革命了。”
“老革命不好说,革命老了,干了一辈子革命这到是对的。”
“来,为老革命干杯,健康长寿。”
“这还差不多,现在我没什么,我儿子公伤死了以后,儿媳妇带着我孙子过日子,挺困难,我就是为她们娘俩要的,我还能活几年。”
黄新明问出了新事情,他继续问:“张大爷,你儿子是怎么因公牺牲的?”
张大爷喝了一杯酒说:“这酒挺好喝,这事说来话长。”
“张大爷,这酒是五粮液,喝了不上头,老好喝了,你就讲吧。”
“这事说来话长,想当年工厂搞大练兵,搞全民皆兵,我儿子也参加了民兵。”
张子凡的儿子张志超,在工厂当工人,因为他长的身材高大,被选为基干民兵,每天练习打靶,扔手榴弹。
那时的敌人很多,有苏修,有美帝,每天训练他们是假想敌。
民兵连连长训练时一说话,就是这样。
“前面是苏修美帝,你们给我杀。”
民兵们立刻举起刺刀枪大声喊:“杀,杀,杀!”
张大爷的儿子张志超那时举着刺刀枪喊的声音最高,眼睛喷着怒火,好像苏修美帝就在眼前,他要冲上去刺他们几刀似的。
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像张志超这样的人很多。
张志超训练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特别是扔手榴弹,他扔的最远,扔到六十米开外,这个记录在他们工厂没人打破。
张志超的勇敢表现,吸引了一个女工,她叫王淑芬,当时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大姑娘,扎着两条大辫子,年轻漂亮,是工厂有名的厂花。
两个人就这么好上了,张志超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去,自行车旁边就是厂花王淑芬,两人一边走一边谈。
来到工厂外面,突然有两个工人走过来,一个工人说:“张志超,你小子,把我们厂花霸占了,我们不同意,厂花是我们的。”
张志超一看这两人就来气,这两个工人,在工厂不好好干活,挑肥拣瘦,专门找轻活干,开工资时非常积极,现在看到张志超把厂花王淑芬搞到手了,他们是羡慕嫉妒恨,所以在厂外找麻烦。
张志超一看他们,他把自行车放在一边说:“我就把王淑芬搞到手了,你们怎么办吧?”
一个小子说:“那可不行,我要跟你打架,你要是能打过我,我就不跟你争了。”
“好吧,那就打架吧。”
在这些工厂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搞对象,如果有人反对,可以用拳头解决,工厂的男人们都知道这个规矩。
两人二话没说便打了起来。
对面的小子上来一拳,张志超用手一挡,然后一脚蹬在小子的腿上,然后一个电炮打了过去,这一电炮打在对面小子的脸上,立刻把他的鼻子打出了血,这小子一看不是张志超的对手,他捂着鼻子说:“张志超,你等着,我非收拾你不可。”
张志超笑着说:“输了就认输,别说别的,王淑芬是我的。”
说完,他把自行车推走,王淑芬跟着他走了。
这些工人虽然都很粗鲁,都比较讲信用,打不过对手,认输,也不会纠缠使坏。
张志超和王淑芬谈几年恋爱,终于结了婚,婚礼办得非常简单朴素,工厂的领导工人来吃点瓜子,吃几块糖,喝点茶水也就算举行了婚礼。
不像现在汽车房子现金不可少,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花费巨大,那时大伙都穷,所以没那么多穷讲究。
工厂的领导在婚礼上讲话,跟当时的形势联系的非常紧密,只听他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形势一片大好,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们工厂的工人张志超和女工王淑芬胜利结婚,他们的结合是伟大的胜利,是一个又一个胜利,是我们学习的胜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伟大祖国的召唤,干好本职工作,打倒苏修美帝,伟大祖国万岁!”
到场的人员热烈鼓掌,领导可算讲完了。
这时一个工人说:“让他们介绍一下恋爱经过,到底谁先爱的谁?”
这些人最喜欢听黄段子,那时这样的问题,就算最黄的段子。
新娘子王淑芬不好意思,大男人张志超只好说:“这事还用问吗,当然是我追的她,她这么漂亮,是工厂的厂花,不少男人追他,我也是其中一个。”
一个工人问:“那为什么就看上了你。”
第32章。
第32章 激情岁月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