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测试结果即将出来!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不管了,我先将这份合金数据,发到奉天那边。”

  “温度还能提升最好,但提升不了,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光是这两份高温合金工艺,就已经远远的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期了。”

  曾部长站起身来,激动地开口道。

  说着,他就拿着报告离开了办公室。

  但走到门口,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回过头来留下了一句话。

  “对了,白杨同志那边有突破,记得第一时间告诉我!”

  曾傅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将资料发到了奉天研所。

  ……

  白杨这边的研究还在继续。

  在第三天的时候,经过技术人员们的一次次测试改进,这台小型实验用真空感应熔炉,技术终于成熟了。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式对高温合金样品进行精炼。

  “白技术员,样品拿来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试验车间内,科研小组的成员围在一起,等待着测试开始。

  “好,黄老师,开始吧。”

  镍基合金与铬基合金样品,都已准备好。

  接下来,放入真空感应熔炉内进行冶炼即可。

  这几天的没日没夜的改进,科研小组对这台设备的运行,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因此没等太久,设备顺利运转。

  在众人的注视下,冶炼出来的固体高温合金,便已经被从水冷模具中被取了出来。

  “出来了,白哥,这次没有任何问题。”

  科研小组成员,将模具内光滑的合金锭取出,一脸兴奋的说道。

  “我看看,我看看……”

  “这块合金锭看起来就很纯净!”

  “快送去检测看看,结果怎么样!”随着合金锭被取出,众人都好奇的围了上来。

  都双眼发亮的,看着那块光滑的银色金属锭。

  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测试结果了。

  若是真如白技术员所说,他们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一些方面,甚至还能走上世界前列。

  虽然现在连基础的工业化建设都未完成,但他们却从不缺少对未来发展的野望。

  他们早晚要实现民族的的伟大复兴,重回世界前列。

  “不急,等另一份钴基合金也生产出来后,送过去一起检测。”白杨压了压手,示意他们不要着急。

  这两份合金生产出来后,以国内矿源,很难支撑国内飞机发动机的大量生产。

  而其中镍的主要进口来源还要是老大哥。

  不是说国内就没有,而是这个时代没有。

  还没有开采出来,回头有机会,还要从矿产这方面下手,毕竟后世几十年的勘测辛苦,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描述出来的。

  更多的是,能够在这个时代为国家节省外汇。

  当然,现在这几年肯定没有办法,毕竟矿还埋在地底下,开采也需要时间。

  因此,当前想办法发展外汇,增长经济是必然的。

  不过目前来说,还是要先将“从无到有”这一条基础给搞定了。

  ……

  “白技术员,可以了。”

  随着钴基合金,从冷却模具中被取出,刘丽便准备拿着样品,第一时间带人去进行测试。

  “刘助理,这个点了,要不等吃完午饭再测试吧。”黄文虎这时看了看时间,已经到饭点了。

  这都忙了快一上午了,刘丽等人也没少出力,吃个饭歇息一下的好。

  只要今天结果能出来就没问题了。

  “不用,给我们几个带点饭就行。”刘丽坚定的摇了摇头,转身带着人离开了车间。

  若是测试结果不理想,还是要进行重新调试冶炼,到时候趁着空闲时间吃也不迟。

  当然,若是第一次测试结果就达标了,那他们也能安心的吃饭了。

  “好了,大家辛苦一上午了,先去吃饭吧。”

  “等吃完饭,我们等李助理的测试结果就行了。”白杨拍了拍手,将大家的视线引过来说道。

  “咱们在这干等,也不能等出什么来。”

  将现场设备收拾了一下后,众人跟着白杨来到了食堂。

  白杨领头,后面跟着五六个人,进入食堂后还是有些引人注目的。

  “白杨,这里……”正在吃饭的简孟江和杨厂长,看到他们一行人,立即挥了挥手。

  “等一下。”

  没一会,白杨就抱着几份保温盒,坐在了他们对面。

  “稀奇啊,刘助理没跟着你啊。”简孟江发觉白杨身边少了什么,不禁调侃道。

  在厂里,只要能看到白杨,身边就少不了刘丽的身影。

  为此,厂里还传出不少绯闻。

  “刘助理他们中午有点工作要忙,等会给她带回去就行了。”白杨拍了拍旁边的打包不锈钢盒,解释了一下。

  “看样子工作很重要,是不是研究有进展了?”

  “我听其他工人说,你们车间上午的时候可热闹了。”简孟江问完,杨厂长都停下了吃饭的筷子,期待的看了过来。

  “嗯,真空感应熔炼炉,几天前就研制成功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进行开机测试。”

  “今天已经开始出料测试阶段了。”

  “出料测试通过后,差不多就可以对大型冶炼炉做进一步的研制了。”白杨给点了点头,将情况给说明了一下。

  “这么快?”杨厂长有些诧异。

  “这项冶炼技术的原理出现的很早了,而且哈工大来的学生都有着很强的基础,对材料冶炼知识接受比较快。”

  “只是实验小型用炉化,目前的进度跟我预想的时间差不多。”白杨解释道。

  当然,这些是要建立在,拥有成熟的技术的情况下。

  大型冶炼炉更复杂,即使有了成熟的技术,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研制。

  “小杨的效率向来如此,他前几天还想跟我要人,加快点进度呢!”一旁的简孟江笑道。

  “这也就是人不够,给我们小杨同志给限制住了。”

  几人边吃边聊,针对接下来项目的发展讨论了许久。

  “对了,测试结果今天下午就能出吗?”

  “等会我去你们车间一起等。”

  吃完饭后,起身的简孟江,突然想到了曾部长叮嘱他的话,立即对白杨说道。

  “应该要等到晚上十二点了才能出结果了,你们晚上有时间可以一起等。”

  白杨算了下时间,测试长时间工作温度,最少要12个小时才行。

  “我也去吧!”一旁的杨厂长闻言也开口道。

  这么重要的研究阶段,他可不能缺席了。

  “那就都一起吧,刚好也省的我再给你们汇报数据了。”

  ……

  吃完饭,白杨抱着打包好的饭盒,带着科研小组的人回到了试验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