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回家乡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杀死倭寇的人,其实是崬晶兰。

  本来,驰度恒一入牢狱,崬晶兰就打算到大牢外,暗中护着卞盛灏。

  可是那天公主宣她进府,夜晚还留着她,要吃过夜宵再走。

  崬晶兰无可奈何,推脱不得。

  后来还是说有点头昏目眩,吴巧儿和余三姑,才护送她回家。

  可是当她来到刑部大牢外面时,已经看到卯字号牢房屋顶上,伏着一个人。

  这人好像已经得手了。而且直起身来了。

  崬晶兰觉得心内一阵剧痛。

  镖局原来的那有限的几个干将,又失去了一个。

  所以她只得用玉骨扇,为卞盛灏报了仇再说其它的了。

  杀掉这个倭寇后,她自己心中也知道,此举太鲁莽了。

  但是她没有后悔。

  正确的方法,是放这个倭寇走,跟踪其后,找到给他指令的人。

  然而,如果稍一不慎,也会前功尽弃。

  然而,这个倭寇之死,就引起了严世蕃极大的惊恐。

  他派出的这个倭寇浪人,是他多年的忠实奴仆。

  他觉得危险已经逼近自己。

  必须立即发制人。

  他心中也晓得,这种杀人手段,除了巡查署崬晶兰,京城中不会有第二个这样了,好像他家已经太平无事了。

  可是,挂名总督沈襄錚还在,他没有好好管束下属,其事情说轻就轻,说重也如大山压顶呀。

  好不容易等到朝会。

  严嵩首先出班启奏。

  他说擅离职守的云贵长史,已经在刑部大牢死了。

  这件事情很是蹊跷。刑部官员,上至尚书,下至狱卒,都难脱干系。

  最主要的,是那云贵总督,为死者收了尸,看来,这长史擅自进京,和云贵总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为此,应该把他也下狱,查清这位总督,是何用心。

  御史何忠龙已经被严相保了出来,而且官复原职。

  他立即出班附议。

  这一次,严相严阵以待,事先和他朝中的党羽都打了招呼。

  六个尚书居然有四个出班附议。

  而且他们还异口同声地启奏,如果多几个这样的总督,大明江山危矣。

  所以,必须把云贵总督下狱,查清楚后,处以极刑。

  嘉靖帝坐在龙椅上,也很不安稳了。

  不过龙心明晓,沈襄錚是忠臣是功臣,杀了他,天下还有人敬奉他吗?

  杀了他,严党越发得势,大明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他半闭龙目,等无人说话,或者等有臣员提出异议。

  可是国师不在朝上,其他朝臣,见严党势大,又圣心难测。

  都选择了闭口不言为上策。

  尤其是大理寺太常卿鹿鸣陌,不识时务,不懂圣心。

  堂堂的太常卿,官至一品,就一心要抱紧严相的大腿。

  真是奇怪。

  他见无人说话,整个金銮殿一片寂静。

  他就出班奏曰:“这沈襄錚应该由大理寺审阅,敢向朝廷耍阴谋者,当凌迟处死。”

  一听这话,龙心大怒。

  嘉靖帝如龙出东海,掀起了如山巨浪;

  “朕深知云贵总督的出身,曾为镖头,剿山匪,灭倭寇,平定了红灯会之乱。诸位爱卿,在这几件大事上,谁人出过大力?”

  “他为朝廷的安定,国家的兴旺,出力不少呀。”

  “现略有小错,不过是失察之过。”

  “好吧,着令锦衣卫,速去捉拿沈襄錚,革去一应职务,贬为庶民,遣送回老家。”

  说完,拂袖而起。殿前太监大声宣布退朝。

  严相心中若有所失,但是既然沈襄錚家两个总督,都已经下野,今后,应当顺风顺水多了。

  这些事情,对于沈襄錚来说,平淡得很了。

  在京城,他当然居住在巡查总署。

  崬晶兰倒是满脸欢笑地迎接他的归来。

  她说:“没有被严相残害到凌迟处死,已经是郎君的万幸了。”

  这夜,崬晶兰对夫君极尽温存。

  她说:“我明天就要挂印封金,辞去一切职务,回家陪伴郎君是我生平之愿。我们厮守到白头偕老。”

  可是沈襄錚说:“当今圣上,还有咏岚公主和皇后,都是明智之人,你还是留在京城,为圣上为朝廷尽忠吧。

  崬晶兰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第二天,崬晶兰还是去拜别了咏岚,并且到吏部,办好了一切离职手续。

  公主听了,潸然泪下。

  她说:“您要陪伴郎君,隐退回家,我不好阻拦你了。只是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看到你出山为朝廷办大事。”

  “你哪天启程,我当组织人员隆重相送。”

  崬晶兰急忙回答:“我悄悄来京的,还得悄悄地回去,这是我的愿望。千万不劳烦公主了,以免严府又会心生妒恨,寻机陷害。”

  公主听了默默地点点头:“也好"

  就这样,崬晶兰和夫君默默无声地回到绍兴老家。

  只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又有一桩祸事,降临到了沈链头上。

  沈链已经被降为赛摩校尉了。

  在赛摩营里,他手下只有有十二个锦衣卫。

  他对官阶的大小升降,倒是无所谓。

  可是严嵩不会放过他。

  只是暂时他还没有抓到机会。

  但是,机会来了。

  西北狼烟又起。

  番邦在那里烧杀抢掠,边民深受其害。

  而且有一些细作,混入了边民中、

  细作把当地请教、情况探清楚了,再传音信给他们的可汗,所以得手。

  守关将士无可奈何。

  军机处和锦衣卫商定,派几个精明利干的人。前去边塞捉拿奸细。

  严府立即派大管家,给胡柳申送来从东海搜刮来的夜明珠。

  这夜明珠居然有拳头大。

  挂在大厅堂中屋顶上。

  一入夜,也如一轮明月挂在中天,雪亮又柔和的银光撒满全厅。

  胡柳申非常喜这硕大的宝珠。

  他是个老奸巨猾的人,而且贪得无厌。

  多数太监都是这样的。

  他半眯缝着眼睛,懒懒地说话了。

  “相府是要咱家干什么了,何必这样破费,说一句话就行了吧。”

  大管家毕恭毕敬地说:“相府也无事相求。”

  “只是听说万户要派几个得力的干将赴西北公干,特让我推荐一个人。”

  “推荐谁呀。我手下的几个人,我还不是如数家珍,还要劳烦相府费心吗?”

  管家心想,这腌狗太狡猾了。

  但是没有写在脸上。

  而是嬉皮笑脸地说:“启禀万户,相爷想推荐沈链去西北,你那个干将真是奇才呀。”

  “哪怕是他单身前去,也会把事情办得圆满的。”

  胡柳申半闭着眼,似睡非睡。

  好半天才回答。

  “派他一人前去,圣上和皇后公主他们,不会说我是个大大的傻瓜吗。

  “我只给他两个人,才会有帮手,抓住奸细,让边境安宁。”

  管家连连回答:“是,是。我失言了。我家相爷没有这个意思。”

  胡柳申淡淡地说:“那,咱家就不送了。”

  胡柳申召来沈链。

  他说:“上次,你出差去云贵,折了两个兄弟。”

  “这次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去塞北抓奸细。

  “如果办好了,我会让你官复原职的。”

  沈链心知,这一回,很难圆满成功。

  因为他知道,这边关不安定,实在是严府有人在作祟。

  边关守将中,严府也有人呀。

  但是他还是慷慨应允。

  并且保证,任何艰难险阻,都拦不住他。

  还说只带两个兄弟去最好。

  目标小,事情反而容易办好。

  胡柳申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