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衙门手续【求收藏,求追读】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旁边闵氏笑道:“老爷,陈夏也是我看着长大,虽然在商言商,但这些年的主仆情谊也要顾忌,这银子也可减少些。”

  张老爷闻言,点点头:“那就只收你九两,你看如何?”

  “多谢老爷,夫人。”

  陈夏弯腰致谢。并从怀中拿出九两银子放在旁边的书案上。

  一名丫鬟数了数,将其递过去:“确是九两。”

  看到陈夏拿出的都是整银,张老爷也看出应该是有雷石的帮忙。否则一个家仆不可能拿出这么整的银子。

  张老爷将手中的卖身契递给了陈夏。

  “这是你的卖身契,他日若是改籍,还需要我的书信证明,稍等,我写给你。”

  张老爷让人准备笔墨,随后在纸上写了主家对于赎身的事情证明。并且签字。

  有了书信和卖身契,才能去衙门换籍,少一样都不行。

  “如果没问题,你可去房里收拾行李,什么时候搬走就随你了。”

  东西已经给了,从现在开始陈夏就不是家仆。

  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而且,陈夏已经今非昔比,有了一个好师父,他张老爷也要给些面子。

  “梨花,去帮你丈夫收拾东西。”

  闵氏道。

  “是。”

  事情办完,梨花和陈夏一起去了自己的房屋。

  梨花既是高兴,又是失落。

  高兴是因为丈夫脱离了家仆身份,失落是因为陈夏不在张家,他们才刚成亲不久就要分离。

  在收拾东西时,陈夏道:“你先在张家待着,日后我自然会帮你赎身。”

  “你拜了雷馆长为师,我很替你高兴,我的事你先别管了,学武需要钱。我这里还有五两银子,你拿着吧。”

  梨花从自己箱子底部,翻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当。

  “不用了,我身上有……况且之前还欠了你一两。”

  “学武很费钱,你拿着。我留着也没用。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在梨花的坚持下,陈夏只好收了她的钱。

  有这样的贤妻,陈夏还能说什么,只能更加发奋图强,以后百倍还之。

  ……

  张家书房。

  “老爷,刚才我让你少些,你直接少了四两。是不是太多了?”

  闵氏在书房中稍有抱怨。

  张老爷摇摇头:“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这陈夏成为雷馆长的弟子,日后前途无量,若是他学有所成,以后考上个举人,或做了武官,今天这少的几两银子算什么?”

  “他有这样的出息吗?”闵氏想不通一个家仆怎么和当官联想在一起。

  “我也不懂,但他被雷石收徒是事实。这么多年雷石也没收徒,忽然开口收了第三个,此人没有特殊的天赋你觉得可能吗?反正几两银子而已,就当卖个人情了。至少不能得罪不是?”

  “嗯。”……

  陈夏并不知道张老爷夫妇的议论,此刻他已经带着书信和卖身契去了县衙门口。

  下午申时。

  衙门还在值班。

  来到这里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衙门的照壁,亦称影壁,有门内、门外两种。放在大门之外的多为衙门。

  陈夏对门口的衙役说了自己的意图。守门的衙役不耐烦,让他自己去找。

  不得已,他自己进去了。

  大门之后,则是一段较长的甬道,尽头是仪门,通向官宅的第二道大门,故又称二门。

  进入二门后,入眼是一处戒石坊。背面书戒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铭文刻字。

  县官坐大学审案时,会直面戒石坊,算是提醒县官公正执法。

  阳谷县衙门要比西门府大一些。但许多墙壁已经脱皮,壁上的文字,图画也有些失真。看来很多年没修缮了。

  绕过戒石坊,能看到内院主体三层建筑,上面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字。

  殿石柱上则有一些鲤鱼化龙,仙鹤飞舞等图案。

  左右有许多房间,而陈夏要找的是专门管理户籍的户房。

  行走间,偶尔能碰到几个衙役,都各自忙碌,没人理他。

  很快,陈夏找到属于户房的位置,通过窗户能看到里面坐着一位衙役正在书案上执笔写公文。

  陡然来到如此规格的官家之地,作为曾经的家仆,内心是有些忐忑的。

  也许是有了师父,自身也有了实力,他的背脊也稍微挺直了些。

  其实按照前世的陈夏心态来看,这就是一处古院府邸。算不得什么。许多旅游区到处都是。

  然而当下的身份不同,所以感官也大不相同。

  身份越是卑微,进入这种地方多看一眼,仿佛都是没有礼法规矩。有很多无形的限制。

  现在陈夏身上穿的都是奴仆的衣服。这就是身份。

  “我马上就可以脱离奴籍了,倒也不用这么卑微。只要户籍改过来,我就是正常人。”

  陈夏鼓起勇气,走上前。轻轻敲响了户房的门。

  “你有何事?”户房的衙役抬起头道。

  “大人,我是来办理户籍更换手续的,奴籍换成良籍。”

  内屋的衙役男子面色微变,仿佛头一次听闻这种事情。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仔细打量陈夏,发现他身穿奴衣,头发半白,从面部看应该有三十岁。

  奴仆办理户籍转换手续他知道,但他在这个职位五年以来,还是头一次遇到。

  只因家仆身份限制,几乎没有上升空间,也不可能有钱赎身,而且主家势大,不让赎身家仆的多了。

  能成功脱离的人少之又少。

  见状,这名衙役神色缓和许多,道:“可有主家文书以及卖身契?”

  闻言,陈夏立刻从怀中拿出卖身契,张老爷的文书。

  其实就是两张纸。

  但就这两张纸对他的命运有很大转折作用。

  双手奉上后,衙役男子接过仔细查看,后发现陈夏其实才二十三岁。

  实际长相要比年龄老了一些。

  这个年纪能脱离奴籍,对方应该是有些能耐的。衙役男子也耐心许多,让陈夏稍等。

  便拿着两张纸开始深究笔迹,印戳真假,在经过查验确证无误后,他转身去库房拿出两本户籍资料。

  拿起毛笔,将其中一本奴籍上显示张老爷家陈夏奴的字样划掉。

  又翻开阳谷县良籍上的最后一页,将陈夏的姓名填写上去。

  随着转换,陈夏的身份从衙役落笔写上他名字的一刻,成为良籍就正式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