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磕磕绊绊,终于在这个深夜敲下了全书完这三个字。

  其实这本书到了满清覆灭的时候就应该要完结。

  在写完张胜干翻大玉儿后,作者就觉得这本书的使命已经完成。

  毕竟干翻满清,这是大部分明末小说的最大的使命。

  只是孙可望这个历史人物争议太多的。

  他和李定国之间的内斗,直接导致了南明的最终覆灭。

  所以在写作的过程后,作者只能抱着以史料为基础的方法。

  开始为主角和孙可望说话。

  没有史料,对于这个汉奸作者实在是没有底气指出他的贡献和优秀之处。

  这也导致他和李定国的恩怨贯穿全书。

  作者不得不在满清覆灭后,在写下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结局。

  而这种结局作者是想了很久,最后才决定把李定国写死的。

  因为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到了交水之战时。

  如果从常理出发,二人必须要死一个,才能终结这场兄弟相残。

  在孙可望基业被毁,成批成批的部下死在李定国手中后。

  哪怕主角不杀李定国,他的部下也绝不会放过李定国的。

  这就是内斗的残忍。

  也是作者想体现的东西。

  总不可能李定国清洗了那么多孙可望的部下。

  最后还能凭借着李晋王的名头逃过一命吧。

  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来,由于李定国有光环滤镜那么不无不可。

  可对于小说中的孙可望以及他的部下来说。

  李定国杀了那么多人,而且还是以西营安西王的身份。

  带着南明的衮衮诸公一起杀的他们。

  这种仇恨根本无法化解。

  所以李定国和孙可望之间必须要死的。

  当然李定国这個人物要是把他写死了。

  的确会令很多人反感。

  可是谁让这本书的主角是孙可望呢。

  所以作者在把满城屠了,满族灭了,就连大玉儿也让张胜这帮人一起祸祸后。

  也就不怕有些读者反感和辱骂了。

  毕竟这本书一路写过来,不知道封禁了多少章节。

  作者一直在试探红线,就是要想尽办法把满清给弄惨一点。

  在这种不怕封禁的情况下。

  作者也自然敢把李定国写死了。

  现在是二零二四年七月八日的凌晨两点五十。

  孙可望的故事已经落下了帷幕。

  而李定国的故事也已经开始。

  颇具争议的孙国主,在作者的笔下。

  也解释了他许多令人迷惑的操作。

  其实孙可望在作者年少的时候,也对他深恶痛绝。

  可是在查阅了许多南明史料后。

  作者却改变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想法,并率先写下了他的故事。

  其实对于作者来说。

  孙可望和李定国都对抗清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同时孙可望的降清,和李定国主政后的一系列鬼神级操作。

  也给抗清事业带来沉重地打击。

  可是这两人再这么说,也曾经在内斗之外带给抗清事业真正的贡献。

  而南明的衮衮诸公,他们却从辽东开始一直到云南结束。

  除了气节外,对整个抗清事业真可谓是诠释了什么叫做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所以正如五国城的风血,对于北宋的衮衮诸公来说,其实是大块人心一样。

  南明的灭亡,也是它咎由自取。

  只是可惜了那些在抗清中白白死去的将士和百姓!

  以及被一起拖入深渊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