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实验考试的压轴(求追读!求收藏!)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知道解释不清的陈帆,索性也不打算再解释。

  理论考试结束后,下午是没有安排的,还是待在酒店。

  就这样,他和赵竹运两人又看了一下午的数学。

  因为实验考试分了A~F共6个组,AB、CD、EF两两一组进行。

  所以28号的实验考试,将会持续一整天的时间。

  也因此,最先开始的AB组选手,更是需要比前一天理论考试时,还要起的更早。

  在6点半之前就得解决早餐,然后6点半准时点名发车,去沪市交通大学进行实验考试。

  在AB组的考试结束前,CD组选手会在上午9点半出发,在中午12点40开始实验考试。

  同样,在CD组考试结束前,最后的EF组会在下午2点半出发。

  最终EF组的比赛时间,会从下午5点20开始,持续到晚上9点。

  陈帆是最后压轴的F组的选手,自然避开了早起的需要。

  要不然,他还得暂时打断一下,已经形成规律的晨跑习惯。

  晨跑结束,陈帆回到房间冲了个澡,然后喊上赵竹运一块去吃了早饭。

  赵竹运倒不是F组的选手,而是D组的选手,实验考试在下午。

  吃完回到房间的陈帆,看了看赵竹运。

  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自顾自的刷起来数学竞赛的习题。

  赵竹运很是自觉地也坐在了桌子前,捧着那本带给他幸运的数学书,认真看了起来。

  但没看多久,他就轻轻放下了书。

  见陈帆还在做题,他默默起身拿好物品,走出房间,再悄悄带上房门。

  他得去参加实验考试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分组和时间安排,即使是同住一块的两人,也没有交流实验考试题目的时间。

  这也是参赛选手为什么要统一管理的原因。

  当陈帆做完习题,放下笔伸懒腰时,才注意到赵竹运已经去考试了。

  他看了看那本借给赵竹运的书,发现上面有张纸条。

  伸手拿过来,看了一眼,只见纸条上写着:

  【帆哥,谢谢你的书带给我的好运,它让我能够更自信的去面对下午的实验考试!加油!】

  陈帆看后,不由得一阵失笑。

  拿起笔补上【晚上见】三个字后,将纸条放回了原处。

  下午2点半,在酒店大厅准时点名发车。

  陈帆和EF组的选手们,压轴前往沪市交通大学,参加最后一场的实验考试。

  下午5点20,在核验选手身份后,所有选手进场。

  陈帆凑巧被分在了最后一个实验台,也算是实验考试压轴中的压轴选手了。

  到了晚上6点,EF组的实验考试正式开始。

  物理竞赛决赛的实验试题,难度同样要远大于复赛阶段。

  一共两道题,每题90分钟。

  在检查了一遍试卷后,陈帆便认真看向第一道试题。

  这是一个光学实验的试题。

  在试题页开头,是一个简略的实验题目和一个详细的实验器材清单。

  随后是注意事项部分,主要是注意保护实验器材和保护自己。

  看完这些,陈帆并没有急着去看后面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

  而是根据实验器材清单,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实验器材。

  当做完这些,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猜测和方向后,他才看向试题页上面的实验原理及要求。

  三个实验部分,分别是测量激光波长,利用单缝衍射测量长玻璃条的杨氏模量,以及测量厚玻璃瓶的折射率。

  在竞赛试题页的最后,是一个说明。

  说明里提到,这道题目一共有两张提示卡,可以向监考老师申请使用。

  但每使用一次,将会被扣8.5分。

  要知道,一道实验考试的试题总共才60分。

  使用一次就代表着满分减去了14%,两次则是直接扣掉了28%还多!

  陈帆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是不可能去用什么提示卡的。

  除此之外,说明里比较有意思的倒是第二条。

  因为选手们拿到的是竞赛试题页,在最开头就用大号字体醒目的写着“需要循环使用,请不要书写任何内容或做任何标记”。

  但这说明的第二条却是“答题卷上的草稿栏,根据实际需要使用”。

  这玩意可是有计算的,肯定会用到草稿纸。

  而且实验的流程图,包括实验光路示意图,也都得在草稿纸上先完善才行。

  看完后,陈帆开始构思整体的实验思路以及实验流程。

  草稿栏自然被他填上了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和符号。

  他也完全沉浸在了这场实验考试之中。

  也因此,陈帆并没有注意到。

  他的身后,不知时候开始,正站着昨天理论考试的监考老师。

  “不是吧?这么巧的吗?”

  就连这名监考老师自己也有些没想到,还会再碰到陈帆。

  但很快,他就兴致盎然的看了起来。

  昨天考试结束后,他们三人可是凑到一块聊了很久。

  也是聊完才发现,陈帆是真的把所有题目,全部给做完了。

  而且,根据他们轮流瞄到的结果,答案还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这就令他们三人很是吃惊,没有想到这次的物竞决赛居然冒了个妖孽出来。

  三人也谈论到了陈帆做最后一题时的不同,但三人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陈帆为什么在检查完前七题后,最后一题就直接在答题卡上解答了起来。

  最后,只得往题型类似上面去猜。

  说起来,在昨天理论考试结束后的下午。

  他们三人轮流被竞赛委员会的人给喊了过去。

  他们本来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却没想到竞赛委员会是为了询问那个提前交卷的选手。

  也是那会,他们才知道,那个竞赛委员将陈帆提前交卷的事,汇报了上去,并且将这一情况说的很重,认为陈帆对待决赛的态度不端正。

  他们三人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些没反应过来。

  要说陈帆没做完就提前交卷走人,那的确是态度不端正。

  可是人不是全部写完了吗?

  关键是,结果还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这怎么会是态度不端正?

  总不能人家做完了,还硬得在那坐着吧?

  面对竞赛委员会的询问,他们三人也把这一情况给说了一下。

  当然,他们说的是交卷时的检查,可没说他们偷瞄陈帆答题。

  听到三人的回答,倒是把竞赛委员会给整不会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真的闹乌龙了。

  不过,不管是那天的竞赛委员,还是竞赛委员会的其他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

  因为,竞赛试题是他们亲自敲定的,他们不相信有人能够这么快做完,答案还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为此,竞赛委员会开始加紧了阅卷的工作。

  虽然按照安排,在29日下午成绩就会出来。

  但他们还想更快一点,既为了尽早搞清楚这件事,也为了证明竞赛试题的难度。

  在监考老师回想间,陈帆已经拿起实验器材,开始正式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