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绝地翻盘,论自我攻略的重要性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呼!

  哧!

  呼哧!

  呼!

  始皇帝在努力的压制自己的怒火。

  这是一位千古帝王的修养,不在愤怒之下做出任何重要的决定。

  因为说这话的人,是他的亲孙子。

  而且是最年长,非常聪慧,胆略超人的亲孙子。

  一刀砍下去,他怕他会后悔。

  “我,要,冷,静!”

  始皇帝在呢喃自语。

  一遍又一遍的宽慰自己。

  可他。

  真的要忍不住了。

  当着自己手下的面,自己的长孙,把自己骂了!

  一点情面也不留的把他给骂的狗血喷头。

  如何能忍!

  气咻咻的……气死了!

  始皇帝出气多,吸气少,还不忘吞咽口水。

  他真的想不明白。

  自己的孙子,为什么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字字诛心。

  他嬴政自问,这一生兢兢业业,劳心劳肺,为了大秦他通宵达旦,每天如履薄冰的让大秦稳定。

  怎么就到了长孙的口中,却成了亡国之君。

  如果不是他反复调查过,甚至他认为,嬴城与反秦人士勾结,要气死他。

  始皇帝轻轻的招了招人,命一个匍匐在地战战兢兢的太监将嬴城的‘大秦论’拿过来。

  昏昏沉沉的,始皇帝铺开了整张帛书。

  第一眼望去。

  始皇帝只感觉这上面的字迹的非常的熟悉。

  熟悉到……他认为这是他自己写出来的。

  还没有看内容。

  始皇帝心中不由一怔!

  他绝对没有写出过这样的内容。

  这是那个‘不肖孙’写的?

  不知道为什么,始皇帝心中忍不住的一软。

  他的字迹被视为大秦小篆的典范,天下通行而学习。

  很多文人墨客都在模仿他的字迹,他都看了,都差强人意。

  但这份帛书字迹,竟和他的字迹,如此相像。

  看的出来。

  嬴城费心了,至少花费了非常大气力的学习,才有如此造诣。

  “大,秦,论!”

  “昔日,秦国弱而地少,偏居一隅……”

  始皇帝重头开始读帛书上面的内容。

  完整听了一遍的始皇帝知道前半段写了什么内容。

  所以他从开头读。

  千古一帝,万世之表啊!

  真的很令人舒心,忍不住的拍手叫好。

  “昔日,秦国弱而地少,偏居一隅……”

  读着读着,始皇帝又从中间切断,将后面的内容给折叠了起来,重头再读。

  如果这前半段的内容嬴城呈递上来。

  嬴城如果及冠到了理事的年纪。

  他可以给嬴城封一个官。

  因为这些内容,太令人舒心了。

  “大秦论,昔日……”

  始皇帝又忍不住的读了一遍。

  每每读到千古一帝,万世之表的地方,都停顿几分。

  便是他怒火中天,也不由自主的淡化了下来。

  可始皇帝明白。

  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吧嗒一声。

  始皇帝将帛书折叠掉不愿意看的一面翻过来。

  瞳孔就紧缩在了一起。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始皇帝两眼死死的盯着这一行字。

  脑瓜子就忍不住的嗡嗡在响。

  其内内涵之意,昭然若揭!

  “朕死了,大秦真的会亡吗?”

  这一刻。

  始皇帝脑海之中犹如过江之鲫,一遍一遍的闪烁着一道又一道的身影。

  王翦,年过七十。

  李斯,年近七十。

  冯去疾,年过六十。

  李瞻,正值壮年。

  蒙毅,正值壮年。

  章邯,正值青年。

  冯劫,蒙恬,屠睢,王贲,王离,蒙武……

  始皇帝的脑海之中仿佛将大秦的文臣武将一个又一个的过滤了一遍。

  他不觉得,在如此阵容之下,大秦会亡。

  可过滤着。

  过滤着。

  始皇帝脑海之中出现了一道身影。

  心态仿佛突然之间就绷不住了。

  下方。

  扶苏感觉到一阵异样之感,浑身难受,不由的抬起头。

  他发现。

  他的父皇,正在看他。

  而且目光如炬的看了他好长时间。

  看得他浑身难受。

  ‘父皇这是怎么了,难道父皇认为,嬴城今日行为,都是我指使的吗?’

  ‘可这件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啊,自禁足以后,我就断绝和外界一切联系,再没和旁人接触。’

  ‘可父皇这样看着我,让我好生心慌,我该如何是好。’

  ‘父皇难道真的对我已经非常不满了?’

  ‘直接下令解散贤丰馆,更是责令三日内淳先生,叔孙先生离开咸阳。’

  ‘哎,此次解除禁足,本想着谨言慎行,让父皇不至于如此生气,不料,竟是如此局面!’

  扶苏心中一片复杂的在进行着各种心理活动。

  可打死扶苏都想象不到。

  此时的始皇帝。

  竟然因为他……看大秦论后半段竟然渐渐的心平气和了下来。

  始皇帝脑海之中不由自主,一遍又一遍的浮现出近年来朝堂之上扶苏的表现。

  他是将扶苏当做太子培养的。

  甚至连他更加疼爱的二公子嬴高,都放任在朝堂之外,没有允许其插手朝堂之事。

  这些年,他用实践来培养接班人。

  不仅给扶苏兵权,给扶苏任免部分官员的权利,更是让扶苏招贤纳士培养自己的班底。

  可这么多年来,他越来越失望了,甚至动了不下百次给扶苏压力,将嬴高又或者嬴将闾,嬴渠培养一下,来和扶苏争夺。

  但最终这些念头都被他压下去了。

  因为他不想看到皇子争夺皇位的祸事,也暗示诸多文臣武将们,别站队。

  可扶苏这些年的表现,越来越差,越来越让他愤怒……

  如果,他只能说如果,他真的让扶苏继位!

  始皇帝脑海之中掠过了扶苏的所作所为,再次看向嬴城所写的大秦论后半段!

  突然发现。

  这里面的内容竟然合理了很多。

  不仅合理了,而且有点……不刊之论的意思。

  不是他嬴政不行。

  而是继承人不行。

  他无法想象,扶苏继位之后,亲近儒家,修订儒法,重新恢复分封制度,让大秦将士闲赋在家,就连文字都要论四地而为……

  那样的举动,究竟会引发多大动荡。

  即便是他不考虑自己为了大秦所劳心劳力的成果。

  性格执拗的扶苏真的有能力做到推倒他的成果,重定乾坤?

  如果不能?

  天下又将是何等乱局,恐怕又将是另一個战国的开始。

  而抛开这些。

  没有长子继承制度的压制,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渠……哪怕十八子胡亥,恐怕都会对帝位有想法。

  届时的局面,又将是何等的混乱。

  他曾亲自下令五马分尸了犯上作乱的亲弟弟……

  正因为如此,他也更加清楚,诸皇子若争夺皇位,将会是何等乱局。

  正因为如此,有老大压着,诸皇子自然不敢妄动。

  可现在这老大……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好一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始皇帝在自我找补,可这找不着找不着,心中竟然对嬴城产生了惊骇之色。

  而这惊骇之意。

  便是这位年仅十岁的长孙,眼光长远到看到了大秦未来要面对的局势。

  一旦他放弃扶苏,就要面临诸皇子之乱!

  而这,才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内涵之意。

  始皇帝自我解读。

  朝堂之上,却是早就到了落针可闻的程度。

  所有人匍匐在地。

  犹如头顶盯着风暴,做好了心理建设面对随时暴怒的始皇帝。

  仿佛每一刻,都比度日如年还要漫长。

  但就在此时。

  始皇帝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心理博弈,突然开口道:

  “嬴城,近前来说话!”

  啥!

  哈!

  嚯!

  呃!

  啊!

  嗯?

  听到始皇帝的声音。

  胆战心惊的群臣懵了。

  一个又一个的抬头两眼迷惑的看向了深处龙椅上坐着的始皇帝。

  表示百思莫解。

  不是表达的意思,而是始皇帝说话的语气。

  竟然,莫名其妙的平淡了。

  就好像是……从来没有生气过,是那么的平淡。

  ‘这是发生了什么,始皇陛下为何平息了怒火?’

  李斯满腹狐疑的疑问,努力的想要想明白原因。

  可鬼知道为啥!

  ‘这,还是我所熟悉的始皇陛下吗?’

  冯去疾也愣住了,不可思议的瞅着始皇帝,真的就是两眼直勾勾的瞅着。

  若论对始皇陛下的了解,他冯去疾无处其右。

  可作为始皇陛下的心腹,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始皇陛下为什么会平淡下来。

  “始皇陛下,气消了?”

  群臣也是狐疑了起来,却又长松口气。

  因为这一幕,对于他们而言……太熟悉了。

  即便是没想通,但只要不发怒,就大吉大利!

  ‘父皇这是,怎么了?’

  扶苏也懵了,一头雾水,两眼迷茫的瞅着自己的父皇。

  时常惹怒父皇的他更清楚,如果惹怒父皇,父皇生气的咆哮之后,反而平淡的说话。

  那就代表着,父皇的气消了。

  可这气消的,有点莫名其妙。

  不过。

  总算是松口气了。

  扶苏府岌岌可危,不能再惹怒父皇了。

  “哎呀,呼!”

  而此时,嬴城听到始皇帝的话,长长的松了一大口气。

  因为他后继无力,原本还有不少暗示性忤逆的话没有说出来,深觉惜败。

  却不想,始皇帝竟然想通了。

  “不愧是千古一帝啊,这自我攻略堪称极致了吧!”

  “这都能想到,我简直太佩服了!”

  嬴城心中唧唧歪歪的感慨,这些话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哉!

  当即。

  嬴城瞬间生龙活虎的站起来。

  此前因为脱力而无力之感荡然无存。

  嬴城只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既然始皇帝自我攻略的想通了。

  那么!

  接下来。

  跨过鱼龙桥。

  将是他嬴城在这华夏历史第一个皇朝,大秦帝国的真正开始!

  且看他嬴城,在这大秦,拨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