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又来一个文宣司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月。

  霜凝,冰洁。

  三五圆,二八缺。

  玉作乾坤,银为宫阙。

  如镜复如钩,似环仍似玦。

  兰闺少妇添愁,榆塞征人怨别。

  汉家今夕影娥池,穆穆金波歌未阕。

  为了满足荣王炫儿的虚荣心,赵孟启不得已又做文贼,偷了一首杨慎的一七令。

  不算非常惊艳,却也在水准之上,让在座众人称赞不已。

  其中宗正寺少卿留梦炎尤为热切,

  这家伙,还真是个拍马屁的高手。

  随即,太常丞谢昌元也感叹,:

  留梦炎是十二年前的状元,谢昌元也是那一科的进士,都有着很不错的才华,仕途也算顺畅,属于朝堂中的新生派,很有上升空间。

  不过他们未来能不能真正进入权力中心,那就要看下一任皇帝的心意了。

  有进取心的人自然得设法提前和皇位接班人打好关系。

  可燕王如今很少在朝中露面,又不爱宴饮交际,许多人上门去求见,也往往无功而返。

  既然不容易接触到燕王,那就采取迂回策略,从他的生父荣王身边着手。

  荣王胸无大志,但也能猜到朝臣的意图,也乐得为自己儿子网罗人心,反正他从来不谈政事,只谈风花雪月,没有犯忌的危险。

  赵孟启自然也是晓得这个情况的,也深知拉帮结派是政治的常态,因此也没什么抗拒反对。

  对于像文天祥陆秀夫那样有才有德的人,赵孟启会设法收入夹袋之中,一般主动投靠过来的,也不会清高地置之不理,恰好可以通过荣王、钱家的人维持一个和谐关系。

  留梦炎是怎么样一个人,赵孟启心里有数,却不会表现出来,也没有喊打喊杀的打算,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小人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就看用在哪,怎么用了。

  至于谢昌元,赵孟启没什么印象,约略记得他后来也投降了元朝,或许是迫于时势随大流,但肯定骨头不硬。

  礼节性地和两人说了几句话,赵孟启又和其他人寒暄了一会,正想找个借口离开,但看到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王应麟后,脑子里突然蹦出个想法。

  王应麟天性聪敏,九岁便通六经,十九岁举进士,今年初还通过了十分难考的博学鸿词科。

  其博学多才,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是个顶级的优秀学者。

  这不就是编撰新式教材的绝佳人选么?

  让他做个普通的行政官员,那不是浪费人才么……

  赵孟启想着把他到正途上来,于是便说道,

  王应麟被勾起了兴趣。

  赵孟启笑笑,

  王应麟一边听一边随着诗句的韵律点着头,听完忍不住赞道,

  见王应麟,赵孟启开始提线,

  王应麟点头称是。

  赵孟启继续道,

  王应麟诧异,心中似乎有所触动。

  赵孟启循循善诱,打算引导王应麟提前写出三字经。

  王应麟似乎陷入了恍惚中,总感觉这些句子似曾相识。

  赵孟启将他唤醒。

  王应麟下意识道,

  赵孟启又道,

  王应麟有些懵,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赵孟启也不待他想明白,继续说着,

  王应麟已经被赵孟启的话带进了沟里,真的开始思考起编写三字经的事来。

  对于标点符号,随着一些新版书籍出现,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拼音却还没听过。

  随即,赵孟启拿出随身的纸笔,边写边解释,不止王应麟认真听起来,其他人也很感兴趣加入进来,有疑惑时也直接提问,赵孟启立刻解答。

  古代最早是直音法,就是、、这样,举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切音法,也就是反切,、,就是取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相拼。

  这么一来,要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都得靠韵书,而韵书也是种类繁多,都是大部头,其实很难记。

  而这时代的读书人作文章也好,作诗作词也好,都讲究韵律,所以声韵学是必须要掌握的,科举考试时,若是在这上面出现错误,那就等着名落孙山吧。

  但是呢,就算只是熟记此时通行的,那也是无比繁难的任务,说是一种折磨也不为过,因此要成为合格的读书人并不容易。

  赵孟启也没完全照搬后世的拼音符号,而是根据汉字的风格做了些改进,除了他自己有些不习惯,别人都是第一次见,反倒不觉有异。

  讲述了许久,王应麟不愧是博闻强记之人,已经明白了其中大致奥妙,连连称好。

  此时的汉语读音和后世区别还是挺大

  的,声母数量和韵母数量都要多上一些,因此注音也没法照搬后世。

  赵孟启提供了这个思路,具体的工作还是需要真正的学者们去完善。

  !」

  众人都很吃惊,

  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典字的本义是指有垂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

  典籍的内容是要人们信奉遵守的,因此引申为常道、准则,进而引申出制度、法律义,又引申为礼节、仪式和典礼。

  王应麟不由眼睛放光,能编撰一部典籍,那必将名垂青史,受到千古敬仰。

  但他也明白此事不仅繁难,需要的人员也多,耗时也肯定较长,最关键的是需要花费海量的钱粮。

  就连荣王都说道,

  赵孟启笑了起来,

  王应麟恍然。

  赵孟启想了想,又说道,

  王应麟琢磨了一下,望文生义,

  赵孟启滔滔不绝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众人越听越惊愕,被燕王的这些奇思妙想震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燕王并不是只偏好武事,在文事上竟然也有这么多独到见解和计划措施。

  赵孟启说到口干,喝完一整壶酒,继续说,

  王应麟毫无心理准备,不禁有些迟疑,

  但留梦炎和谢昌元两人,此时都是眼中直冒红光。

  娘咧,现在谁不知道,凡是新成立的这些衙署,就是燕王的嫡系力量,能负责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的,都是燕王继位后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