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神秘的鹌鹑村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现代的木匠会手工做原木家具之类的东西就已经算是比较难得的了,更不用说会做弓箭这种在生活中用不上的玩意了,倒是有两三个老木匠做过非专业的单体木胎弓,估计还是上个世纪帮人做来打猎用的,只能说是能用,专业就谈不上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有什么好挑的呢,麻帆只好随便选了一个系统评级为“5级匠师”的老木匠,发出了拜师申请。

  “向‘中级木匠匠师’牛德忠学习‘传统单体弓’的制造工艺,需要花费贡献,是否学习?”

  这种“记忆植入”的技术,是将信息数据直接复制到玩家的生物脑之中,节省了大量学习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收费昂贵一点也是合理的。

  不过这并不是麻帆将定价定的这么高的主要原因。

  就秘书所说,记忆虽然是储.存在人类的生物脑之中的,但是人的“思维体”同样是一种记忆载体,信息数据以“能量波长”的形式储存在“思维体”之中,理论上储存量是无限的,远比生物脑的储存量要大的多,所以当人体的生物脑形成了“记忆”之后,就会同步“印射”进思维体之中“备份”起来。

  这样一来,当玩家的思维体回到.本体之后,储存了新记忆的思维体又会将记录下来的内容自动“复刻”到本体的生物脑之中,等于是玩家真正的学会了一门技术,相比起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学一门手艺,这种简单的知识获取方法要是收费太便宜了,麻帆自己都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

  秘书在向麻帆解释这套“思维.体信息数据储存理论”的时候,差点没把麻帆给弄蒙了,这根本不是他的知识体系能够理解的了的。

  最后没有办法的秘书还是用:

  “生物脑就好比是‘硬盘’,思维体就好比是‘u盘’,复制体.生物脑这块硬盘中的数据会自动‘拷贝’一份到思维体这个u盘之中,当思维体回到本体的生物脑这块硬盘之中的时候,又会自动将u盘里的数据拷贝一份到本体的生物脑之中。”

  的比喻,勉强让麻帆知道了大概是怎么回事,不就.是两块“硬盘”通过“u盘”数据拷贝么:

  复制体生物硬盘)←→思维体←→本体生物脑、初级石匠学徒、初级铁匠学徒”的职业称号。

  因为目前最容易获取的材料就是木材,所以对木匠的需求量是极大的,就让其中300人选择了木匠的“拜师学艺”人选择了石匠人选择了铁匠,大手笔的烧了几十万的贡献下去。

  虽然厨师、猎人、农夫、渔夫等职业目前也很需要,但是相信东天镇的玩家们自己会有绝大多数人选择厨师和猎人职业,而渔夫、农夫则可以依靠招募npc劳工,短期来说足够使用了。

  趁着职玩们进行学习的时候,麻帆留下董哥看顾他们,自己去东天镇在基地的驻点走了一趟,跟负责东天镇商队的张胖子碰了一下头,把他这段时间收购过来的物资接收了过来,安排人手运回东天镇,而张胖子则告诉了他一个消息香格里拉家族从鹌鹑村手中购买了头麋鹿,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专门袭击基地附近过往的玩家商队!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居然人手一把弓箭,玩家商队往往被他们来去如风的袭击搞的伤亡惨重,跑又跑不掉,打又撵不上,人少了碰上他们肯定团扑,人多了也拿他们没办法,人家骑着麋鹿围着你兜圈子,远程进行射击,慢慢蚕食下来,人再多也没用。

  “他们那里来的弓!?”麻帆皱着眉问把弓对现在的玩家来说可是一批不少的战略性武器了,弓的射程大约在50~米左右,一般的玩家即便是使用投枪,也无法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跟他们进行对战,等于是处在了不败之地。

  胖张飞脸色严肃的道:“据说也是从鹌鹑村购买的。”那个鹌鹑村到底什么来头?不过200来人的2级营地,居然能制造出大规模出售的弓和抓到成群的麋鹿?

  麻帆自己尝试过做弓,单人制造的话,一把最简单粗糙的传统弓也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做成,而且还不能保持使用时间,临时用天然材料制造的粗糙传统弓的使用寿命极短,他们自己200多人就算不全员配弓,只按一个中队的规模配备,他们在内测开启的这十几天内少说也制造了200把左右的弓箭出来!

  “如果让香格里拉家族的人继续这么从鹌鹑村购买武器的话,我们就有点危险了啊!”胖张飞嘀咕道:“他们现在专门打劫玩家队伍,不劳而获的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发展的速度很惊人!”

  一般的玩家团队根本无法跟香格里拉家族这个拥有两万人口的大团队抗衡,即便是被抢了,也没有办法报复,在异界可没有可以报案,玩家营地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基地是不予干涉的。

  除了已经和香格里拉家族成了敌对关系的东天镇,另外几个有实力跟他们抗争的玩家团队肯定不会在这个发展期去主动跟他们发生冲突,照这样下去,香格里拉家族还真有可能一统1号前进基地周围的玩家营地,成为中国区的霸主级角色。

  “不行!我要去鹌鹑村看看!”麻帆决定亲自去那个神秘的鹌鹑村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连他这个“gm”都没办法大批量的制造出弓箭来,不得不想办法开了职业系统来解决,他们是怎么在开放职业系统之前就拥有了大规模制造弓箭的能力的?

  问: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