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利令智昏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承明殿。

  刘娥看着面前乖巧坐着的赵祯,心中总觉得有哪不对劲儿。

  要知道,明明早上的时候,这孩子还在因为她对雷允恭的处置太轻而感到不满。

  可结果,这才过了不到一日,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让自己检查他的课业?

  这种事情,若是放在以前,刘娥虽然觉得稀罕,但也不会多想什么,毕竟,此前赵祯一向十分听话。

  但问题就在于,自从登基之后,她这个儿子,已经越发的有主见了。

  再看他主动拿过来让自己批阅的课业,虽然做的不错,但是,在刘娥看来,实在算不上特别出彩。

  不对劲儿,十分有十分的不对劲儿……

  心中这般想着,刘娥随意在这份课业上批了几笔,道。

  “做的不错,官家近来勤学,让大娘娘甚感欣慰,不过这份课业里,还是有几处地方需要斟酌……”

  虽然已经猜到,眼前的课业就是个幌子,但是,刘娥也并没有直接点破,而是认真的将其中的错漏一一指了出来。

  赵祯坐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心中却不由闪过一丝笑容。

  果然,就像他之前得出的答案一样。

  虽然刘娥的权力欲很强,但是,至少眼下来看,刘娥对他这个‘亲生’儿子的关心和栽培,都是实心实意的。

  按照过往的经验来看,除了权力之外,刘娥有两件事情特别在意,一个是赵祯的身体,另一个是赵祯的功课。

  所以,哪怕知道这次他只是打了个幌子,肯定还有别的用意,刘娥也依旧会认真对待。

  再说这些课业,赵祯虽然有后世的教育基础,但是,他现在学的都是一些经典,而且还有不少是古文。

  因此,哪怕是有原身的记忆在,他的功课也就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其中错漏之处的确不少。

  于是,母子二人一个尽心指导,一个虚心好学,时间便在这般融洽的氛围当中慢慢流逝。

  “还有此处,我记得上次的课业,官家就犯过这个错……”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刘娥指着面前的策论中,她用朱笔圈画出来的两句,正想要详细的说一说。

  外间匆匆进来一名内侍,开口道。

  “禀太后娘娘,张都知回来了。”

  话音落下,刘娥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目光依旧停在面前赵祯的课业上,随口道。

  “那便让他进来吧。”

  反倒是赵祯,闻听此言,眼中飞快的掠过了一丝惊疑,不过,很快,就被遮掩了起来。

  这个时候,刚刚说话的内侍也踌躇了片刻,继续拱手道。

  “回太后娘娘,张都知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判司天监邢中和邢郎中,说是……说是官家之命。”

  这话一出,刘娥顿时皱了皱眉,搁下自己手中的朱笔,朝着赵祯投去了疑问的目光。

  赵祯倒是不慌不忙,道。

  “大娘娘恕罪,今日早些时候,在承明殿中,雷允恭说是邢中和告诉他皇堂百步上乃宝地,朕便想着,要见一见此人,看看他所言是否属实。”

  “不过……”

  话至此处,赵祯的口气恰到好处的停了一下,似乎有些踌躇,片刻之后,他叹了口气,道。

  “人既然已经带来了,大娘娘何不召进?”

  “是非曲直,一问便知。”

  见此状况,刘娥虽然仍有疑虑,但却也没再问什么。

  一摆手,命人将面前桌案上的东西收好,又垂下珠帘,吩咐道。

  “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在珠帘微微晃动当中,张景宗带着邢中和趋步而入。

  “参见太后,参见官家。”

  “平身吧……”

  帘后刘娥的声音响起,听不出喜怒。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话音落下之后,只有张景宗站了起来,邢中和却依旧跪在地上。

  见此状况,刘娥眉头微蹙,不由又看向了赵祯。

  于是,赵祯对着身旁内侍示意了一下,后者立刻拿出了一份奏札。

  随后,仍旧是在赵祯的示意下,内侍将奏札拿到珠帘外邢中和的面前。

  紧接着,赵祯隔着珠帘开口问道。

  “邢郎中,这份奏札,可是你所写?”

  有张景宗这个内宫大珰亲自来提,再加上见到了宫外的那场冲突,邢中和就算再怎么愚笨,对此刻的情形也该有了猜测。

  见到这份奏札,他忍不住身子有些发颤,但还是艰难的点了点头,道。

  “回官家,正是臣所上。”

  “那其中所言,可属实?”

  帘后小官家的声音再次响起,更是让邢中和的额头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

  对于皇陵的情形,邢中和是最清楚的。

  原本他以为,这么大的事,雷允恭肯定已经禀明了太后和官家,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但是现在看来,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心中纷乱如麻,但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邢中和也不敢有所欺瞒,只得道。

  “回官家,移动皇堂一事,臣早已对雷押班说明其中风险,但雷押班说,太后已然应允,随后,臣按例覆奏,中书亦未有阻止之命下达,故而,臣才……”

  话到最后,邢中和的声音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帘后刘娥的脸色已经渐渐沉了下来,看着赵祯问道。

  “官家,到底怎么回事?这份奏札写了什么?”

  于是,赵祯示意内侍将邢中和的那份奏札拿回来,递到了刘娥的面前,道。

  “事情如何,大娘娘问问雷押班,便知道了。”

  刘娥的神色一阵惊疑,接过奏札,翻开一瞧,却见上头写着。

  “……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类汝州秦王坟,然其处多石,又有溪出,恐石下有水……山陵事重,按行覆验,时日良久,恐不及七月之期……今得诏命,当于五日后移皇堂所在,臣依例覆奏,再拜……”

  前面说移动皇堂时还好,毕竟这件事情刘娥已然知晓。

  但是,看到后面那句恐石下有水,她立时便霍然而起。

  手里紧紧的捏着奏札,刘娥的脸色铁青,目光蓦然转向随侍在侧,同样早已是脸色惨白的雷允恭,厉声喝道。

  “雷允恭,你竟敢欺瞒吾!”

  却见后者立刻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连叩首,道。

  “太后息怒,这……这都是猜测之语而已,皇陵工期延误,绝非因此,只是因为移动了位置而已,还请太后明鉴啊!”

  见此状况,赵祯的眼神微眯,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雷允恭擅移皇堂这件事,赵祯脑中的记忆是有的,但是,其中细节却并不明晰。

  毕竟,那个时候的赵祯,就是一个孝顺乖巧,一心读书的乖宝宝。

  从记忆当中来看,赵祯所知道的,就是刘娥因此事大发雷霆,动了极大的肝火。

  所以,赵祯猜测,雷允恭虽然禀告过皇堂一事,但是,肯定只说了好处,没有说风险。

  否则的话,刘娥不至于在得知事情时,如此震惊。

  现在看来,事实恰好印证了他的猜测。

  因着这段时日权势的膨胀,导致丁谓和雷允恭,都有些拎不清楚轻重了。

  对于刘娥来说,除了权力之外,她最在意的就只有赵恒和赵祯。

  其中,前者要比后者更重。

  别看这段时间以来,刘娥在朝中上下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

  但是,赵祯很清楚,每到晚间,她也会独坐神伤。

  说到底,刘娥能够从一个孤女,一步步走到今日,最需要感激的就是赵恒。

  四十年夫妻情分,早已经生根在心底割舍不断。

  因此,如果知道移动皇堂有这么大的风险的话,刘娥是绝对不会轻易答应下来的。

  所以,赵祯断定,雷允恭在禀报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蓄意隐瞒了邢中和的后半句话。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说白了,时时处处的奉承,早已经让雷允恭忘了小心谨慎四个字是怎么写的。

  为先皇谋一福地的功劳蒙蔽了他的理智,所以才会酿成如此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