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凉亭之内议策论(下)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委屈韩卿承受骂名了。”

  “殿下言重了,为大唐,此身尚可舍弃,何况区区骂名!”

  “唉……我大唐有杨公,有韩卿这等忠贞之士,必有重开天日之时!”

  二人同时起身拜倒:“愿效死力!”

  李瑛连忙将他们扶了起来。

  借着秋风,李瑛详述了自己对朔方的安排,韩逊一一记了下来,期间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他该向哪些藩镇靠拢。

  李瑛的意思是,可想办法向晋国靠拢,与晋国合力先把定难拿下。

  “晋王李克用吗?”韩逊思索了一阵,有些不解。

  明明相对来说,朱温是更好的选择。毕竟,朱温与岐国直接接壤,选他更能让天下人相信韩逊对抗李茂贞的决心。

  “韩卿有所不知,朱温此时看来势大,实则在孤看来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须知,我大唐虽然名存实亡,可这个时候谁先篡位称帝,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纵然朱温占据中原,拥兵数十万,败亡亦是迟早之事。”

  “反倒是晋王李克用,麾下十三太保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尤其是其子李存勖,更是堪称雄才大略,不得不慎重对待啊。”

  事实上,也正如李瑛所说。朱温篡位之后,虽说便整日沉迷酒色,不怎么理会朝政,最终被朱友珪所杀。可朱温也的确成了众人针对的对象。

  这天下,依然奉大唐旗帜者不在少数。虽说各怀鬼胎,可终究还是想要先送走朱温这个大敌的。

  而晋王李克用麾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这架空世界,都堪称是梁,晋,岐三方中最后的赢家。

  “臣明白了。”韩逊严肃的道:“待臣返回,必然会想办法向晋国靠拢。”

  “非也非也。”李瑛摆了摆手,满脸玩味的刀:“韩卿只需要表示出对岐国的敌意,那么便可待价而沽。”

  “嘿嘿,臣明白。”

  杨麟看着一副狐狸笑的二人,只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污染,父亲说的果然没错,就我这性子,迟早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还是跟着殿下为好。

  沉默不语的杨麟让李瑛有些好奇,这会儿杨公的葬礼已经过去,有些事情他便可以询问了。

  比如,那日杨公下葬之际,为何抬棺的会有天子的使节。

  听到李瑛询问,杨麟不禁苦笑一声:“殿下……”

  “此处没有外人,你还是叫我叔父好了,我听着顺耳。”

  “这……”

  韩逊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勺上:“你这傻小子,还不赶紧改口!”

  杨麟被这么一打,也反应过来了,连忙改口:“叔父。”

  “嗯,这才对嘛。”

  杨麟傻乐了起来,丝毫没有想到,他认了个一百多岁的叔父,等来日到了九泉之下,如何面对杨氏先祖。

  听杨麟的解释,李瑛才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那日抬棺的天子使节非是以使节身份,而是以杨师行族侄的身份。

  “族侄?”李瑛有些愕然。

  杨麟不禁叹息:“叔父有所不知,我父出自弘农杨氏分支,确有一族弟在朱温帐下效力。

  那日来的天子使节,从辈分上来说与我同辈。

  朱温狼子野心,我也是……”

  “你这小子,你那族叔是你族叔,你是你,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谢殿下体谅。”

  “不过,此人能以天子使节之身份来凉州,可见其父地位不低啊。你那族叔是什么人?”

  “正是朱温麾下大将,银枪效节军统帅杨师厚。”

  此话一出,李瑛和韩逊顿时愣住了。

  杨师厚何许人也?可以说是朱温麾下最重要的将领,史书上记载乃是后梁开国功臣,一生戎马,先后击败李茂贞,迫降王师范,便是那不可一世的李存勖,都曾败在这位老将的手上。

  而民间故事中,这位杨师厚更是了不得,他的孙子便是那位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杨老令公。

  可以说,这位杨师厚便是杨家将之祖。

  而那一日来的那小子叫做杨衮,同样也是杨门虎将。

  “竟然是他!”韩逊满脸的惊叹。

  不愧是当初的五姓七望,真是能人辈出啊。

  李瑛也很是惊讶,回过神来之后,便问道:“杨公临终前可是有何安排?”

  杨麟悲伤的点了点头。

  未复凉州之前,杨师行便有意让杨麟在他死后去投奔杨师厚,毕竟双方也是沾亲带故,而杨麟一身武艺不凡,也是个活命的方法。

  只是后来李瑛出现,带来了一连串的变故,这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我那族叔效力于逆贼,臣必与其势不两立。”

  李瑛嗯了一声,没有回答,而是感叹道:“未曾想,杨公竟然还留下了这样一层关系。

  如此也好,或许来日可发挥一些作用。”

  “如今朔方那边有韩卿坐镇,孤不担心。反倒是凉州这里,贤侄可有想法?”

  “家父在世时,经常说小侄脑袋愚笨,只适合上战场冲锋陷阵。臣,愿听叔父安排。”

  “你小子,既知晓不足,还不奋发上进!”李瑛轻斥责了一句,道:“这样吧,我麾下亲兵苏行之,乃是邢国公苏定方后人,跟着我也有些时日了。

  我观之,可为将帅之才。

  我离开后,便将他留在你身边做个幕僚。有何事,你可请教于他。”

  “小侄明白了,小侄必待苏先生以师礼。”

  “善。只是,我还要叮嘱你,当初吕蒙狂妄自大,不好读书。后在鲁肃提点下幡然悔悟,自此手不释卷,留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美谈。

  苏行之虽好,可终究是别人的,你仍需勤加读书,如此方能不堕你父之威名。”

  提起父亲,杨麟不禁再度红了眼睛,起身躬身一礼:“小侄必谨记叔父教诲。”

  李瑛嗯了一声。

  朔方是一颗重要的棋子,凉州更是如此。

  作为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注定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李瑛麾下重要的资源来源之处。

  因此,李瑛打算回头让霍冲带人在凉州留下一颗种子,大力发展。

  而且杨师行本就是归义军的人,此次他的葬礼归义军也派人参加了。之后,李瑛打算以杨公的名义联系归义军,看能否两方合作,威逼回纥,以此彻底打通丝绸之路。

  如果可能,待到兵强马壮之时,斩断回纥也未尝不可。

  既然有这样的打算,那么当初留存下来的宝库也可以动用了。

  经由商队之手,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那些东西从终南山中弄出岐国,从而送入凉州以招兵买马,训练精兵。

  听闻有宝藏,两人均是眼睛一亮,听到可武装五万大军,二人更是心中震惊不已。

  想那玄宗皇帝前期何等英明,叔父竟然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藏有如此军备,当真是不可思议!

  而且,轻轻松松便拿出如此可怕的军备,这便是大唐鼎盛时期的力量吗?

  史书中记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该有多美好啊!

  ……

  交代了二人许多事情,又在凉州等了几日,霍冲护送的商队才抵达凉州。

  之前因为战事,商队不得不暂停前进。

  如今,河西走廊前半段尽入岐国之手,霍冲自然是带着人跑来了。

  见到霍冲和安稳的商队,李瑛也很高兴。

  可霍冲带来的一个消息,却让李瑛眉头大皱。

  “你是说,在这一路上,除了你带领的镖师之外,还有一股势力在暗中保护商队?”

  “是的。”

  “是幻音坊的杀手吗?”

  “不是她们,卑职发现过幻音坊的踪迹。而这伙人中高手不少,神出鬼没的,不像是幻音坊的行事风格。”

  不是幻音坊,却还在保护商队,而不是破坏?

  李瑛思索了一阵,双眼骤然一缩,眼前出现了一张诡异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