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众人抬轿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河西第一神童!

  天纵奇才陈文强。

  西北第一天才。

  生而知之陈文强。

  一个又一个的传说骤然从长安如风暴一样的卷起。

  有人半信半疑。

  有人压根不信。

  有人确信无疑。

  有人观望着吃瓜。

  然而。

  就在陈文强的车架来到长安城城门口的时候。

  就在城门口。

  陕西承宣布政司,参政左邑安静的站在城门口,见到陈家车驾前来,上前相迎道:“可是神童陈文强?”

  仅仅这一句,便让周围的百姓将整个长安北城门围的水泄不通。

  一个个好奇的盯着初次来到长安城的陈文强。

  “稚子陈文强,见过左参政。”

  陈文强恭敬的站在左邑的面前作揖。

  “都说你是西北第一天才,年仅十三岁,便通四书,阅五经,涉杂书,博古通今,可有考究?”参政左邑一句废话都没有的笑问道。

  可此话一出,却是令周围围观的百姓纷纷惊奇。

  “十四岁便通阅四书五经,真的假的?”

  “不可能吧,就算是六岁就开始读书,这才七年,怎么可能读的过来。”

  “你们还不知道吧,陈家第七子,乃是生而知之的天纵奇才,这等神童,岂能是我们可以揣度的。”

  “何止如此,我可听说了,名家马孟淳,生怕别人提前一步抢了陈文强,偶然得到消息之后,提前出城十里外在石梁亭等候,专程为了收陈文强关门弟子,继承衣钵,可是,如此郑重的邀请,却被人家拒绝的。”

  “天哪,这年代是疯了吗,稚子寻师寻不得入门之事屡见不鲜,哪里有师父寻弟子,却寻不得的。”

  “看不上呗,这等神童,自当拜这世间声名远扬的大儒为师,我儿子要是有此等能力,我也看不上马孟淳这些教书先生。”

  “不止咧,游方散人,渭水先生,泾河山人等,都在城外等候,想要收陈文强为弟子,可依旧被拒绝了。”

  “连宣政司参政都来了,泾河山人,渭水先生又算的了什么?”

  城门口众说纷纭,而这道突然掀起的风暴,也如雷霆般刮进了长安城。

  陕西宣政司布政使罗忠明正在自己的府中喂鱼。

  听闻了这个消息。

  “第一天才,神童,生而知之,陈文强?”

  “陈武强这是要做什么?”

  “拜师,这是要拜谁为师?”

  “长安城又要不平静了啊!”

  罗忠明若有所思的撒着鱼食在池塘中,游鱼一瞬间翻涌着争抢鱼食,但很快,随着鱼食下沉,水面又变得平静了起来。

  潘府。

  潘自成还在练书法,听到今日城门口掀起的风波,老谋深算的轻笑,“人抬人,抬死人,众人抬轿节节高啊,果真就如此自信?”

  “就不知道,陈家这是把目标定在了谁的身上,罗忠明,许抚远,还是老夫?”

  “既如此,不妨加点柴火,看看这份因果,能不能承得住。”

  顿了顿,潘自成一气呵成一卷墨宝,笑道:“去,把潘家和陈家的对赌之约传出去。”

  “五年状元郎,加一把,烧的更烈一点。”

  旁边,潘大疑惑的问道:“伯父,侄儿不解,若是如此,岂不是落了下乘,潘家也卷入其中。”

  潘自成笑了笑,欣赏着自己的墨宝,满意道:“天道亏盈。”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野心要有,但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实力,这一次,赌的可不是财富,而是命!”

  许家。

  陕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使许迁,微微一沉,冷笑道:

  “陈家这是想要做什么,众人抬轿,待价而沽,还是真才实学,竟弄这些小儿把戏。”

  “去,请三水先生,当着长安城所有人的面,撕了陈家造势的面具。”

  “生而知之,天生神童,早不传晚不传,偏偏神童一来就传的人尽皆知。”

  “哼!”

  西安王氏。

  陕西宣政司参政王珞丹略有疑惑的听着长安城突然刮起的邪风,略有诧异。

  “果真有神童降世,还是为博一名?”

  “这个陈文强在河西可有传闻?”

  “长安城许久没有这般热闹了,让源生去一趟,瞧瞧热闹也不错。”

  陕西李家。

  陕西宣政司分守道参事李希言乐呵呵的和同僚好友辛酉落子围棋,感慨道:“河西的这些豪族,没有一个安分的主啊。”

  “陈武强眼看着就要离开了,却又要在长安城掀起这般风浪,不知是意欲何为。”

  同为分守道参事的辛酉随后落子笑语:“神童怕是真,拜师或许同是真,只是,这所谋非小。”

  “陕西儒家学问学有所成者如牛毛遍地都是,但可称之为大家者却屈指可数。”

  “既有所谋,怕是只有最顶尖的那几人了。”

  “不过,此事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倒是看个热闹是个不错的笑谈。”

  长安城内,在此刻掀起了无边风暴。

  若说丝路开启是为商界盛会,此刻这场风波便是文人界的风暴。

  众人抬轿节节高的事情很少发生,全因这种抬脚的事情极为罕见,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交友人情网,更需要有非同一般的真才实学。

  稍有不慎,便是口诛笔伐的下场,不仅如此,还会连累所有参与抬轿的人。

  毕竟,众人抬轿之事,本就是损抬轿者的名声来成全一人,若成功引得可惜之余收获名声,若失败便是随之声名狼藉。

  一省之内,宣政司之内有布政使两人,陕西宣政司只有左布政使一人。

  除此之外,参政参议不定额,分管诸道。

  诸道中又有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各有参事若干。

  其下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仓大使等诸多职位,均为分管各州府的主事。

  也是除了儒家大儒之外,陕西两省知名度最高者,这些人出身最低者也是举人。

  以此抬轿,轰动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而这,更体现着河西豪门在宣政司的影响力,毕竟罗忠明在陕西已经十年,整个宣政司的官员结构已经趋于固化,谁是谁的人基本心知肚明。

  而就在这掀起滔天巨浪之中。

  城门口。

  陈文强婉拒道:“先生垂青,弟子惶恐,恨不得立刻投身于先生名下,只是,文强志不在此,望先生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