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格局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南海船坞全力开工,一艘艘海船下水。

  随着交州归附,海船行于沿海,商贸大兴。

  刘禅将一艘艘小型的海船卖给了商团,收了一笔笔造船费,又能够将本地的特产通过这些商团卖出去。

  既加速了南中的开发,又获取了交州本地士族的支撑。

  可谓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交州的归附,让蜀国获得了一支一万人的军队。

  一万交州士!

  这股力量在中原算不上什么,可对于刘禅来说,却很有价值。

  这支军队可以培养成一支海军。

  大型战舰的制造与小型商船不同,耗资巨大,且费事费力。

  投入这么一支海军,如果投入和产出得不到正比,那是划不来的。

  对于如今的蜀国来说,没有必要保留这么一支海军。

  可开了地图的刘禅却知道,有这么一支海军很重要。

  据两位显族长老说,他们的家乡原本在神州之外的夷州。

  那时,夷州与神州之间本来是互通的。

  可因为战争,夷州被毁了,混沌之海,吞没了大半个夷州。

  混沌海内风暴汹涌,就是显族最先进的海船,也无法成功进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南海之外,就没有生息。

  昔年显族作为夷州的王者,麾下有大量的附属势力。

  这些种族很多都生存了下来。

  混沌之海北,南海之南,就生存着这些种族的后裔,以及,沦为奴仆的显族。

  当显族的武力被摧毁,昔年的奴仆掌握了主权,而昔年的主人反而沦为了奴仆。

  不过,因为显族掌握了高超的技艺,所以并没有被消灭。

  显族中有不同的种族,为了各种工程建造而产生了不同的分化。

  黑显族可以长时间呆在水中,进行水下工作,而白显族则可以训练巨大的灵兽协助他们一起建造工程。

  如果能够将海外的显族接回,刘禅便能得到一大助力。

  到时候,建造奇观也可以事半功倍。

  因此,保留一支强大的海军相当重要。

  刘禅将这支海军划到了太子府麾下,预期先建造二十艘战船,并且佩备显族的武器和导航仪器。

  战船的建造,到人员的训练与海船的练成,这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刘禅不是没有钱,不过,都有了出处,毕竟,建立海军只是开发南中的一环。

  相关的费用,大头还是要看刘禅开的盘口。

  -----------------

  邺城!

  自从建安十九年春曹操自合肥回军,这一年来,曹操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两件事情上。

  称王,以及防刘备!

  刘备得了荆、益、凉之后,如今交州的士燮也归附了。

  刘备的势力越发壮大,曹操就得在关中和南阳投入更多的资源。

  无论如何,关中和襄樊两条战线,都不能破了口子。

  否则,被刘备冲了出来,会威胁到曹操掌控的核心区域。

  就在曹操在内外两条战线紧锣密鼓的进行时候,庐江郡那边传来了消息。

  孙权背后捅了他一刀。

  吕蒙率领重军屯守西陵,与江夏的文聘对峙,可忽然调转了枪头,与甘宁合兵,占了皖城,掳掠了数万人口。

  庐江郡是合肥要塞的侧翼,占领了这里,合肥附近已经没有了援兵。

  曹操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

  孙权这一手玩得很漂亮,无论是布局还是谋算,都是此世一等一的存在。

  孙权的时机抓的很准,就在曹操将主力放在宛洛一带,对付刘备的关键时候,江东军动了。

  合肥若下,战线被会被推到寿春,江淮以南,不复曹操所有。江东十万大军,亦可侵入中原腹地。

  如果曹操将主力调回,那么会不会发生战场联动?

  刘备会不会就此有所动作,就算巴蜀的刘备没有,可荆州的关羽会不会趁势北上?

  曹操心中没数。

  他只能一边整合兵马,一边冀望合肥的张辽能多撑些时日。

  -----------------

  这是孙权高光的一刻!

  十万东吴大军自建业出发,逆着长江而上,过濡须水,经巢湖,直达合肥城下。

  数百艘战船,旌旗遮天蔽日,气吞如虎。

  江东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承接的是父兄两代基业。

  多年来,孙权稳固基业,鼎立一方。

  可是,总缺少些什么?

  赤壁之战是周瑜打得,曹操是被他击败的,江陵也是他打下的。

  这么多年来,于武功一项,孙权没有建树。

  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是乱世中滚过来的,一场场大仗打过来的。

  孙权要是想要将东吴发展壮大,那么必须取得对外的武功成就。

  这样,他才能将他父兄留下来的蛋糕继续做大,并且拥有足够的威望,改革东吴内部。

  与魏蜀不同,东吴的军队构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孙权父兄留下将领的部曲。

  这种结构,守成可以,要进取,实在太难了。

  孙权的雄心不只是在东吴一地,还在更广阔的地方。

  曹操可以利用水道将兵员、物资调到合肥,孙权也可以。

  十万大军下了战船,于合肥城外安营扎寨。

  孙权迫不及待,安排兵马,于合肥城外,排军列阵。

  望着远方的合肥城,孙权踌躇满志。

  这座城池,将是他的第一站,也是东吴的起点。

  可正当他安排兵马,准备攻城的时候,合肥城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合肥的城门开了。

  张辽想要做什么?

  投降么?

  这一刻,孙权有些小激动,如果张辽投了,那么对于他而言,将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很快,理性却告诉孙权,这不可能。

  张辽的家眷都被安置在了邺城,被曹操握在手里。

  他投了,不管家里人了么?

  那是他麾下的部曲想要投么?

  孙权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就见远方城门越开越大,数百人冲了出来。

  就在这数百人冲了许久之后,孙权才反应过来。

  他们不会要冲阵吧!

  从高处望下,东吴这方十万人的大军山呼海啸,与对面寥寥数百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蚍蜉撼树!”

  孙权不屑的嘲讽了一声,并且下达了命令。

  这一刻,东吴的先锋军跟着动了。

  阵前,东吴将领大喝一声。

  “来将何人!”

  “雁门张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