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太子之死!霍光重回博陆侯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太子率领残部,从覆盎门杀了出去。

  其实。

  以丞相刘屈氂所掌握的兵力,太子刘据根本就毫无机会逃出去。

  只不过。

  刘屈氂不想做一个手刃太子的人。

  于是。

  便故意安排那些与太子有着交情的人去守覆盎门。

  而守覆盎门的人是谁呢?

  司直田仁。

  司直是官名,其职位是为了掌助丞相检举不法。而田仁,则是人名,也就是司马迁、任安的好友,田仁。

  丞相刘屈氂故意将田仁调守覆盎门,就是为了让他来解决太子的事情。

  如果放走。

  那丞相就问他的罪责,如果不放,那杀戾太子刘据的罪责,就会算在田仁头上。

  果然。

  不出刘屈氂所料,田仁放走了太子。

  而丞相刘屈氂,作为镇压太子造反的主责人,自然要为此事弄个说法出来。

  说法也很简单。

  就是杀田仁谢罪。

  但御史大夫暴胜之却劝说了丞相放过田仁,而正是因为这一劝说,得罪了汉武帝刘彻。

  于是。

  正在火上的汉武帝刘彻,便将暴胜之逮捕治罪,田仁也直接砍了。

  御史大夫得知汉武帝大发雷霆,则是自杀而亡。

  朝廷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就这么没了。

  然而巫蛊之祸并未就此结束,随着太子南逃后,朝廷的官兵就一直没有停歇下对刘据的追捕。

  一开始。

  有为太子说话的,全部被汉武帝刘彻处死。

  可五六个月的时间过去。

  汉武帝愈发觉得此事不对劲,而劝说汉武帝的大臣,也不再被汉武帝治罪。

  这日。

  未央宫中。

  又有两人紧急上奏,为太子开脱。

  其中一人,为壶关三老令狐茂,另外一人,则是汉高祖祭祀庙负责守卫的郎官田千秋。

  汉武帝刘彻见了他们二人的奏章后,眉头微微一皱,道:“为何这两篇奏章内容相同?难不成两人写篇奏章还提前密谋?来人,传田千秋和令狐茂。”

  “诺。”

  宦官听到汉武帝的命令,当即就去依照命令做事了。

  由于壶关三老早就在宫外叩首等待着,所以,他先田千秋入宫。

  见到汉武帝后,行跪拜礼,道:“老臣令狐茂,拜见陛下。”

  宫中经此大变虽然已经有段时间,但汉武帝心情从未好转,盯着令狐茂说道:“你好大的胆子,胆敢为那造反之人求情,是觉得朕不会对你这个老臣惩治是吗?”

  令狐茂说道:“老臣不敢有此想法,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

  “哼。”汉武帝轻轻哼哧一声,没再说话。

  这一刻。

  未央宫里,如万物寂寥。

  令狐茂手上捧着笏板,说道:“陛下,老臣听说,父为天,母为地”

  然而。

  令狐茂刚开口,汉武帝就怒道:“闭嘴,朕没让你说话,你别找死!”

  闻言。

  令狐茂这个老人只得乖乖闭上了嘴巴。

  宫殿里。

  气氛很是凝重。

  也不知过了多久,跪在地上的令狐茂,老脸上汗珠唰唰的往下直滴。

  突然有宦官进来禀报道:“禀告陛下,高祖祭庙郎官田千秋带到。”

  汉武帝这才挥了挥手,道:“让他进来。”

  “诺。”

  宦官随即就去宣田千秋入宫。

  不一会儿。

  田千秋便走入未央宫中,如同令狐茂先前行礼那般,跪在地上说道:“郎官田千秋,拜见陛下。”

  汉武帝轻轻哼了一声,道:“这封劝戒朕迎回太子,查清巫蛊之案的紧急奏章,是你写的?”

  田千秋想都没想,直接就说道:“回陛下,是臣写的。”

  听到此话。

  汉武帝刘彻直接将两封奏章,扔了过来。

  然后就听到汉武帝怒斥道:“你们俩告诉朕,你田千秋在祭庙,你令狐茂在壶关,怎么写的奏章内容一样?”

  两人拿起各自的奏章一看,发现内容大都相同,顿时为之一惊。

  但他二人此前并无见面。

  相互对视一眼后。

  年轻的郎官田千秋,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只听田千秋说道:“陛下,这可能与一人有关,是那人引导我这么写的。”

  闻言。

  令狐茂也说道:“回陛下,老臣这篇奏章,也是受人引导所写。”

  汉武帝刘彻见二人这样回话,当即心生奇怪,问道:“何人指引你们做这等事情?”

  田千秋和令狐茂当即说道:“回陛下,是冠军侯弟霍光所为。”

  “霍光?”汉武帝刘彻念叨了一遍,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出一个请他吃烤鸡的男孩。

  男孩很聪慧,做的事情也很漂亮。

  可随着他所在的外戚家族的日益强大,汉武帝刘彻也不得不对其产生忌惮。

  于是。

  在本该大展宏图的年龄,却被他强行冷落了。

  今日重新听到“霍光”二字。

  心中泛起一阵五味杂陈,便问道:“这跟冠军侯弟又有什么关系?”

  令狐茂说道:“陛下,臣的这封奏章,实际上,就是霍光与我所分析,臣觉得有理,就写了这篇奏章上书与您。”

  一旁的田千秋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道:“回陛下,是霍光请求臣上书劝谏的。”

  闻言。

  汉武帝刘彻算是明白了什么,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传霍光进谏。”

  “诺!”

  汉武帝一声令下。

  宫里人,便马不停蹄的将诏书送到霍府。

  而闲赋在家霍光,领了诏书后,便随着宫里的宦官,一同入宫面见陛下。

  与令狐茂、田千秋不同。

  霍光行完跪拜礼后,没有直接说奏章的事情,而是开口感慨道:“陛下,您可是老狠了。”

  老狠了。

  有两个意思。

  一个指狠毒,一个指年迈。

  毫无疑问,霍光的神色加表情,他所说的老狠了,肯定是后者。

  汉武帝刘彻本想问责霍光,可就这么一句话,让他火气消了大半,只是指着田千秋和令狐茂说道:“他俩是你唆使上来的?”

  霍光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才说道:“陛下,光曾蒙圣恩,做过您的侍郎。”

  “故而从小就接触过太子殿下。”

  “殿下的为人,别人不敢说,我敢说,性格憨厚,为人厚道。记得陛下当时还常说,太子性子软,不能当事。”

  “试问陛下,一个性子软弱的人,身居正位,又怎会造反呢?”

  汉武帝刘彻微微皱眉,道:“霍光,你这是什么意思?”

  霍光回道:“陛下,光不敢保证什么,但却相信,太子当时造反,乃是有小人逼迫,情非得已而为之。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

  “江充本为一介平民,不过是个市井中的奴才罢了,陛下却对他尊显重用,让他挟至尊之命来迫害皇太子,纠集一批奸邪小人,对皇太子进行欺诈栽赃、逼迫陷害,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

  “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

  “.”

  一番话说的声情并茂,纵使是汉武帝,也不免被说动了。

  其实。

  自卫子夫自缢身亡后,汉武帝刘彻就有些后悔了。

  相对于其他女人。

  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感情还是很浓厚的。

  可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无法回身。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就是这个理。

  汉武帝听完霍光的谏言后,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刘据是太子,更是他的皇儿。

  可如今。

  皇后已死,太子南逃。

  这一切,还能改变吗?

  改变不了!

  就算太子之事不属实,就算他汉武帝迎回刘据。

  这太子,也做不下去了。

  汉武帝想了一番过后,说道:“霍光,朕问的是,是不是你唆使的田千秋、令狐茂进谏,你只管回这个问题就够了。”

  霍光当即说道:“回陛下,是臣.是庶民唆使的。”

  “包括前面一些被陛下砍了脑袋的大臣,也都是臣去说情,让他们来替太子求情。”

  “可自从陛下砍了那些大臣后,就没几个敢来为太子说话了。”

  “田千秋和令狐茂,是陛下的忠臣,还望陛下不要怪罪,光愿意承担陛下的责罚。”

  责罚?

  汉武帝并不想责罚。

  因为霍光的说的那些话,让汉武帝内心很是纠结。

  也正巧是这时候!

  有一宦官,步履轻快的跑了进来,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说道:“禀告陛下,刘丞相来报,已经在胡县的泉鸠里,围住太子。”

  “地方官吏可能手段狠辣了点,吓到太子了。”

  “于是太子回到屋中,自缢而死。”

  当汉武帝刘彻听到太子也自缢而死,整个人像是瞬间失去了精气神一样,衰老了很多。

  霍光也听到了苏文的话。

  当即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吵闹到汉武帝,于是刘彻大骂道:“霍光,你在这里哭什么?”

  “回陛下,太子之死,冤呐。咱哭的,不是情感,是太子储君啊!”霍光老泪纵横,一副极度伤感的样子。

  好像。

  死的不是汉武帝的儿子,而是他霍光的子嗣一样。

  汉武帝听后,心中一阵悸动,但却是恼怒道:“大殿之上,岂容你喧哗,来人,把这个霍光,给我拖出去!”

  “诺。”

  很快。

  侍卫们,便把霍光拖了出去。

  而像田千秋、令狐茂等人,也在之后被赶了出来。

  霍光没有受到汉武帝刘彻的惩治,只是被赶出了未央宫。

  然而。

  被拖出来的霍光,依旧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像个孩子一样。

  这时。

  田千秋走到霍光身边,将其拉了起来,劝慰道:“霍光,事已至此,你也无需自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做的,都做到了。”

  令狐茂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只可惜太子命苦,没有熬过这一劫难。”

  霍光当即朝着两人拱手,说道:“要是我没有被贬为庶民,说不得还能为太子说上几句好话,与那些佞臣们斗上一斗。可惜啊今日,还是要谢过二位,冒着生命危险,上书陛下。”

  田千秋和令狐茂则是摆摆手,道:“你这是哪里话,即便没有你霍光,我二人也是会向陛下,为太子一案谏言的。”

  “.”

  “.”

  一番寒暄之后。

  霍光便与这二人告别。

  其实。

  在朝廷上,这二人的官职,可以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

  一个郎官,一个壶关三老。

  根本不入流的存在。

  但正是有他们,霍光方能与巫蛊之案没有牵连,甚至还能摆出一副谏言无门的样子。

  要知道。

  汉武帝要杀太子时候,那些不出力的人会被处死。

  太子死后。

  那些围剿太子出力的人,又会被汉武帝处死。

  所以身处巫蛊之祸的那些大人物,不管怎么做,面对秋后算账的汉武帝,都是死路一条。

  这些远离巫蛊之祸的小虾米,反而相安无事。

  等霍光坐着轿子回到了府上后,心情颇好,当夜连吃了两碗米饭。

  小霍禹不明白他父亲为什么这么高兴,便拽着霍光问道:“爹爹,今天您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高兴极了,连吃饭都这么香啊?”

  霍光哈哈一笑,摸着儿子的小脑袋,说道:“为父有预感,近期有好事发生!”

  董氏见霍光这样神神秘秘地,便也有些好奇,问道:“夫君,什么好事?说说嘛!”

  霍光淡淡说道:“升官发财,人生三大幸事,我占其二,不好么?”

  董氏微微皱眉,问道:“升官发财,嗯,那还有一件幸事是什么?”

  “死老.”霍光差点就脱口而出,可又立马意识到什么,当即呸道:“呸呸呸,这话不能说!夫人你也是,关注的点真奇怪,你不应该问,夫君我要升什么官么?”

  董氏笑着将碗筷收拾道:“其实我更喜欢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你不当官才更好哩!”

  霍光耸耸肩,道:“妇人之见!”

  话落。

  他又抱起霍禹,问道:“儿子,你说为父的话对不对,你娘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哼,不对,爹,你只是在说娘坏话。”霍禹这时候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一样。

  几日后。

  果然如霍光所料一般,宫里来人,给霍光带来了一封诏书。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

  就是恢复了霍光的爵位,博陆侯。

  至于官职则低了点,又回到当初的起点,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