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霍光解春秋!张三杀了李四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董仲舒眯着眼睛,看了司马迁一眼,对他此番话不以为意。

  公羊学说,怎会因为一个小小论战就沦为末流呢!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司马迁并不知道董公心中所想,见老人家不说话,随即便又劝道:

  曾有记载。

  春秋分五传,谓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也!

  只是后二者在汉朝时期已经沦为末流。

  所以。

  上次的书纸比试,霍光都没有联系这所谓的皱氏和夹氏。

  毕竟推广书纸要的就是儒家的影响力,而邹氏和夹氏并没有这所谓的影响力,所以就没有联系他们。

  但此番论战不同。

  陛下要的是儒家对未来太子成长上有所帮助,所以论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

  至于怎么个公平呢?

  简单!

  五传都来,公平竞争,谁能论战到最后,谁就是最好的学说派系。

  董仲舒听到司马迁所言,并没有在乎那两个已经沦为末流的学说派系,而是皱眉问道:

  司马迁则是解释道:

  一听到二字,董仲舒脸上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

  毕竟。

  霍光在董仲舒的眼中,可是一直不讨喜的存在。

  现在听司马迁这么一提,当即就垮着脸说道:

  说起这事。

  司马迁也是满脸愤懑,如若不是霍光横插一脚进来,那头名的百万之赏必定要被自己收入囊中。

  要知道!

  他那时候,都提前在长安乐订好了酒席。

  结果却没了头名大赏,还得找老父亲司马谈要了些钱财,付了长安乐的酒水钱。

  为此。

  还遭到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一顿臭骂。

  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司马迁正了正神色,说道:

  听到这两个字后,即便是董仲舒,也不再淡定了。

  什么叫官学啊!

  那就是官家认定的学说,必定要在汉朝大行其道。

  可问题是。.

  即便此刻的董仲舒已经动心了,但他前面明确的拒绝了霍光,现在怎么参与此次论战?

  于是。

  董老只好说道:「问题是我已经

  与你师弟说了,要放弃此次论战啊!难不成,现在还要老夫求他?」

  董老曾为司马迁讲解公羊,算得上是他师父,而现在又为霍光蒙学。

  这不是师弟,又是什么?

  司马迁为人精明聪慧,一听董仲舒所说,便知道是何意了,淡淡说道:

  闻言。

  董仲舒叹了一口气,道:

  ......

  .....

  犬台宫中,陛下召集三公九卿,大小官员百余名,以及近臣若干陪同大汉未来的太子的刘据,观看这场儒家五大学说派系的擂台论战。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整个大汉朝。

  儒家可谓是发展到了一个鼎盛规模。

  朝廷上的百官,大部分都与儒家有着多多少少的关联。

  而霍光身为此次事情的负责人,自然忙的不可开交。刚刚匆匆出了一趟宫门,这又匆匆赶了回来,站在陛下身边。

  七月的天气,甚是燥热。

  汉武帝看着额角溢出汗珠的霍光,淡淡地问道:

  霍光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然后说道:

  汉武帝听到这话,眉毛微微上挑,看着霍光的眼神中,似乎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片刻之后。

  他便对霍光问道:

  听霍光说说看?

  额...

  这咋开口呢!

  霍光一时间有些恍惚,当初在董老面前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自是不能在汉武帝面前叙述出来。

  酝酿了下后。

  这才开口说道:

  一番侃侃而谈后。

  武帝颇为好奇地回道:

  霍光尴尬地挠了挠头。

  这个尴尬是真的。

  儒家弟子,不管是哪一学说派系,基本上五传都是要读的。

  熟读公羊,而不知谷梁?

  如那井底之蛙,眼中也就知道个井口大小的天地。

  在霍光和汉武帝的交流中,擂台式的论战已经开始了。

  派的那个黑乎乎的小老头,正与学说的领头人激烈论述着彼此的观点。

  从目前情景上来看,左传论点颇占上风!

  此时汉武帝看着场上二人论战,私下却又对霍光问道:

  霍光拱手道:

  听闻霍光的话,汉武帝点点头,随即又转头看向另一边的皇子刘据,问道:

  然而。

  年幼的刘据不过七八岁,听着父皇刘彻的话,懵懵懂懂的摇了摇头。

  这一幕使得汉武帝大感不悦,骂道:

  被父皇一训。

  身为皇子的刘据,只好惭愧的低下头来。

  这时汉武帝又看向霍光,问道:

  霍光当即点头,说道:

  汉武帝看向霍光,眼中露出欣慰的表情来。

  那样子。

  仿佛一个老父亲看着光宗耀祖回来的娃一样,而皇子刘据就成了山上捡来的。

  霍光虽有些汗颜,但还是认认真真为皇子刘据解释道:

  在这番叙述下,皇子刘据当即拍手说道:

  懂了就好!

  霍光看着皇子刘据,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这还不懂,那霍光也没有办法了。

  一番交谈过后。

  擂台上。

  董公登场,开始与左传派那个皮肤黑乎乎的小老头对论起来。

  他们所提出的论点,可不像霍光说的如此简单,大都是些复杂深奥的问题。

  当然。

  如果要霍光来形容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全部是牵强附会的瞎扯淡。

  孔子作春秋,明明是记录春秋时期各国发生的事情,没成想被后人扯出这么多主观的大道理出来了。

  就像一本名著,被人过度解读的样子。

  汉武帝听着场上争论的二人,属实是听不下去,便又对霍光问道:

  霍光淡淡一笑道:「当然是臣的

  老师董公了。」

  汉武帝刘彻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霍光微微摇头,说道:

  说到这里,霍光微微皱眉,似乎有些难言的样子。

  而汉武帝正听的上头,怎能在这时候断了。

  随即!

  汉武帝刘彻便问道:

  于是。

  霍光便继续说道:

  汉武帝一听,更是乐了。

  等到后面。

  谷梁派的大儒瑕丘江公上场,一听,发现他果然有些嘴笨。

  汉武帝当即摇摇头,脸上那抹不易察觉的担忧也没了,开口说道:

  公羊学派能大行其道,必然与当权者脱不了关系。

  毕竟公羊学说里一些强硬霸道的理念,很符合汉武帝刘彻的脾气。

  若不合武帝之意。

  哪怕董仲舒赢了,汉武帝也会让他输个明明白白。

  然而。

  汉武帝正乐着呢,一旁的刘据,看着场中争论不败的董仲舒,眼神中却突显一丝厌恶的神采。

  只是这一抹厌恶的神采很快就一闪而过,未曾有人察觉到,包括霍光在内。

  擂台论战结束后。

  董公毫无悬念的赢了所有学派大儒,于是被汉武帝留下,为皇子刘据举行拜师之礼。

  其余学派大儒,则纷纷黯然离去犬台宫。

  如那瑕丘江公者,出了宫门后,更是老泪纵横,涕泪不止的叹气道:

  一旁来接太公的江婉秋,见老人这样,当即说道:

  说着。

  江婉秋便要朝着正与司马迁交谈霍光走去。

  瑕丘江公一听,顿时脸色变了,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