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眯着眼睛,看了司马迁一眼,对他此番话不以为意。
公羊学说,怎会因为一个小小论战就沦为末流呢!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司马迁并不知道董公心中所想,见老人家不说话,随即便又劝道:
曾有记载。
春秋分五传,谓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也!
只是后二者在汉朝时期已经沦为末流。
所以。
上次的书纸比试,霍光都没有联系这所谓的皱氏和夹氏。
毕竟推广书纸要的就是儒家的影响力,而邹氏和夹氏并没有这所谓的影响力,所以就没有联系他们。
但此番论战不同。
陛下要的是儒家对未来太子成长上有所帮助,所以论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
至于怎么个公平呢?
简单!
五传都来,公平竞争,谁能论战到最后,谁就是最好的学说派系。
董仲舒听到司马迁所言,并没有在乎那两个已经沦为末流的学说派系,而是皱眉问道:
司马迁则是解释道:
一听到二字,董仲舒脸上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
毕竟。
霍光在董仲舒的眼中,可是一直不讨喜的存在。
现在听司马迁这么一提,当即就垮着脸说道:
说起这事。
司马迁也是满脸愤懑,如若不是霍光横插一脚进来,那头名的百万之赏必定要被自己收入囊中。
要知道!
他那时候,都提前在长安乐订好了酒席。
结果却没了头名大赏,还得找老父亲司马谈要了些钱财,付了长安乐的酒水钱。
为此。
还遭到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一顿臭骂。
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司马迁正了正神色,说道:
听到这两个字后,即便是董仲舒,也不再淡定了。
什么叫官学啊!
那就是官家认定的学说,必定要在汉朝大行其道。
可问题是。.
即便此刻的董仲舒已经动心了,但他前面明确的拒绝了霍光,现在怎么参与此次论战?
于是。
董老只好说道:「问题是我已经
与你师弟说了,要放弃此次论战啊!难不成,现在还要老夫求他?」
董老曾为司马迁讲解公羊,算得上是他师父,而现在又为霍光蒙学。
这不是师弟,又是什么?
司马迁为人精明聪慧,一听董仲舒所说,便知道是何意了,淡淡说道:
闻言。
董仲舒叹了一口气,道:
......
.....
犬台宫中,陛下召集三公九卿,大小官员百余名,以及近臣若干陪同大汉未来的太子的刘据,观看这场儒家五大学说派系的擂台论战。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整个大汉朝。
儒家可谓是发展到了一个鼎盛规模。
朝廷上的百官,大部分都与儒家有着多多少少的关联。
而霍光身为此次事情的负责人,自然忙的不可开交。刚刚匆匆出了一趟宫门,这又匆匆赶了回来,站在陛下身边。
七月的天气,甚是燥热。
汉武帝看着额角溢出汗珠的霍光,淡淡地问道:
霍光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然后说道:
汉武帝听到这话,眉毛微微上挑,看着霍光的眼神中,似乎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片刻之后。
他便对霍光问道:
听霍光说说看?
额...
这咋开口呢!
霍光一时间有些恍惚,当初在董老面前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自是不能在汉武帝面前叙述出来。
酝酿了下后。
这才开口说道:
一番侃侃而谈后。
武帝颇为好奇地回道:
霍光尴尬地挠了挠头。
这个尴尬是真的。
儒家弟子,不管是哪一学说派系,基本上五传都是要读的。
熟读公羊,而不知谷梁?
如那井底之蛙,眼中也就知道个井口大小的天地。
在霍光和汉武帝的交流中,擂台式的论战已经开始了。
派的那个黑乎乎的小老头,正与学说的领头人激烈论述着彼此的观点。
从目前情景上来看,左传论点颇占上风!
此时汉武帝看着场上二人论战,私下却又对霍光问道:
霍光拱手道:
听闻霍光的话,汉武帝点点头,随即又转头看向另一边的皇子刘据,问道:
然而。
年幼的刘据不过七八岁,听着父皇刘彻的话,懵懵懂懂的摇了摇头。
这一幕使得汉武帝大感不悦,骂道:
被父皇一训。
身为皇子的刘据,只好惭愧的低下头来。
这时汉武帝又看向霍光,问道:
霍光当即点头,说道:
汉武帝看向霍光,眼中露出欣慰的表情来。
那样子。
仿佛一个老父亲看着光宗耀祖回来的娃一样,而皇子刘据就成了山上捡来的。
霍光虽有些汗颜,但还是认认真真为皇子刘据解释道:
在这番叙述下,皇子刘据当即拍手说道:
懂了就好!
霍光看着皇子刘据,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这还不懂,那霍光也没有办法了。
一番交谈过后。
擂台上。
董公登场,开始与左传派那个皮肤黑乎乎的小老头对论起来。
他们所提出的论点,可不像霍光说的如此简单,大都是些复杂深奥的问题。
当然。
如果要霍光来形容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全部是牵强附会的瞎扯淡。
孔子作春秋,明明是记录春秋时期各国发生的事情,没成想被后人扯出这么多主观的大道理出来了。
就像一本名著,被人过度解读的样子。
汉武帝听着场上争论的二人,属实是听不下去,便又对霍光问道:
霍光淡淡一笑道:「当然是臣的
老师董公了。」
汉武帝刘彻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霍光微微摇头,说道:
说到这里,霍光微微皱眉,似乎有些难言的样子。
而汉武帝正听的上头,怎能在这时候断了。
随即!
汉武帝刘彻便问道:
于是。
霍光便继续说道:
汉武帝一听,更是乐了。
等到后面。
谷梁派的大儒瑕丘江公上场,一听,发现他果然有些嘴笨。
汉武帝当即摇摇头,脸上那抹不易察觉的担忧也没了,开口说道:
公羊学派能大行其道,必然与当权者脱不了关系。
毕竟公羊学说里一些强硬霸道的理念,很符合汉武帝刘彻的脾气。
若不合武帝之意。
哪怕董仲舒赢了,汉武帝也会让他输个明明白白。
然而。
汉武帝正乐着呢,一旁的刘据,看着场中争论不败的董仲舒,眼神中却突显一丝厌恶的神采。
只是这一抹厌恶的神采很快就一闪而过,未曾有人察觉到,包括霍光在内。
擂台论战结束后。
董公毫无悬念的赢了所有学派大儒,于是被汉武帝留下,为皇子刘据举行拜师之礼。
其余学派大儒,则纷纷黯然离去犬台宫。
如那瑕丘江公者,出了宫门后,更是老泪纵横,涕泪不止的叹气道:
一旁来接太公的江婉秋,见老人这样,当即说道:
说着。
江婉秋便要朝着正与司马迁交谈霍光走去。
瑕丘江公一听,顿时脸色变了,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