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做姥爷了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攻城!”但徐晃还是攻城了!

  让刘表的心就是一颤!

  “完了!”刘表差一点叫出来。

  如刘表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其中守城将士,也都没有守住襄阳的信心。

  毕竟蔡瑁太拉跨了。

  张允也差不多,都那么的不堪一击。

  而防卫多时的邓县,也一触即溃的丢了。

  襄阳能守住吗?

  没有多少人,有守住襄阳的信心。

  不过,蔡瑁有信心。

  知耻而后勇。

  蔡瑁前面打的太拉跨了,他必须打一场翻身仗,他面对徐晃的强攻,他居然亲自蹬城。

  如临大敌!

  蔡瑁的身先士卒,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虽然守军不怎么能打,但也不至于一触即溃!

  这就把球,踢给了徐晃。

  “不好打啊!”徐晃十分的难办。

  因为强攻襄阳,损失十分的巨大。

  每杀死一个守军,徐晃要付出两个以上的兵的代价。

  代价太大了!

  让徐晃滴血。

  但慈不掌兵,徐晃即便攻城,他已经有了准备,他甚至打算,牺牲一万以上的兵。

  用一万多生命,来夺取襄阳城,徐晃也认为值得。

  血战不可避免了!

  这是麻杆打狼,两头都害怕。

  但势成骑虎。

  不知道那边先崩溃!

  其实,刘表更加脆弱。

  守军也十分的不善战。

  而且随着阵亡人数增多,守军越来越示弱。

  随着守军动摇,一个守军,只能换一个多一点的徐晃军!

  这让徐晃看到了希望。

  但意外发生了!

  “主公有令,暂停攻打襄阳城!”意外是李清下了,停止攻城的命令。

  不到万不得已,李清不想强攻!

  即便李清不知道,前方的形势,但李清身边有郭嘉,郭嘉经过分析,还是大致估计出。

  邓县刘表守不住,刘表最后一定守襄阳。

  但刘表守襄阳,也不一定守住。

  可李清要攻下襄阳,也要死伤惨重!

  李清于是传令,让徐晃停止攻城。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徐晃先是觉得可惜。

  放弃攻打襄阳,十分的可惜。

  这机会就在眼前,不能失去。

  徐晃居然要抗命不尊。

  但徐晃中间,还是有了一些不坚定。

  犹豫不决,致使攻击后继乏力。

  而守军得以喘息。

  更要命的是,黄祖来援了!

  是的,刘表见襄阳要不保,他传令黄祖。

  黄祖虽然在江夏,但他还是领兵来援。

  虽然只带了五千兵。

  但黄祖进入襄阳城,襄阳守军士气上升不少!

  使得形势大为改观!

  “怎么会这样?”督战的徐晃,马上看出了端倪,他的兵伤亡率又增大了。

  那么,守军明显是更能打了。

  这是为什么?

  徐晃一时半会想不明白,但形势不好,徐晃是看得清清楚楚。

  这样打下去,自己的两万人,是要都死光的。

  而且,这么打一阵,徐晃的兵,士气是要下降的,会出逃兵的。

  那么,更难打襄阳城了!

  “撤兵!”见形势不在自己一边,徐晃马上下令,他终止了战斗。

  而且,李清已经传令,让徐晃不要强攻。

  徐晃也算是借坡下驴了,他明知道襄阳不好打,他不倔强的,非要打襄阳了。

  “李蒙,你守卫邓县,余者,随我退兵!”既然不打襄阳了,那徐晃干脆撤兵。

  留下李蒙守邓县,李蒙带领一万兵,守住了邓县。

  徐晃带领剩下的兵,一路的北归。

  “徐晃扭转乾坤,大功一件!”李清还是奖励了徐晃。

  当然李蒙等将士,也都得到了奖励。

  但李清的钱还是不多,奖励的金额也就没有那么的多。

  不过,也算可以向将士交代了。

  但奖励了徐晃,也奖励了夏侯惇,还有孙策……

  凡是立下战功的,都受到了奖励。

  这就让李清花钱花冒了。

  财政捉襟见肘。

  “暂时罢兵不战!”本来,李清打开一片天地。

  形势十分的明朗。

  刘表、袁术、甚至曹操,都处于不利的境地。

  甚至曹操想要联合出兵,他都做不到了。

  因为刘表、袁术都自顾不暇!

  只有袁绍、董卓,还有些实力。

  但袁绍的主攻目标在北。

  董卓有函谷关拦路,董卓的大军出击受阻,不能痛痛快快打李清。

  若是从北线进攻,要绕路很多,补给是问题,而且要错综复杂很多。

  李儒不赞成从北线攻李清。

  而董卓也感觉,牛辅都吃亏了,从北线攻击,十分的没把握。

  于是董卓按兵不动。

  这样,李清的形势,一片大好啊。

  只是李清钱少。

  不要说奖励将士了,就是巨额的抚恤金,李清都要支付不出来了。

  还是暂停出击。

  励精图治,待有钱之后,再进兵不迟。

  而且李清的实力,也十分的强大了,他也用急于求成了。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李清采取了守势。

  全面的防守。

  甚至曹仁也撤兵了,从魏郡撤回。

  这一度让曹仁不甘心。

  但曹仁也不简单,他分析了一下,他就顾全大局的,服从了李清的命令。

  冬去春来。

  时间来到了一九六年。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李清的治下,一片的欣欣向荣。

  “夫君,我们的小宝宝长大了,夫君,你摸摸!”李清种瓜得瓜,他精心耕耘,终于有了成果。

  樊婵怀孕了。

  不过,远没有樊婵说的那样。

  樊婵的肚子还瘪瘪的,根本看不出来。

  只是樊婵一直呕吐,请大夫看过了,大夫说是有喜了。

  樊婵才大做文章,她对李清说,孩子若是出生了,看不到姥爷,多不好。

  显而易见,樊婵是想趁机,让李清放她父亲出狱。

  “好吧。”李清也不能太不会做人。

  而且樊庆悔过态度十分的好,表现不错,可以给樊庆减刑。

  甚至李清特赦樊庆也不是不可以。

  樊庆终于出狱了。

  “岳父,您老受苦了。”李清来接樊庆。

  当然也带着樊婵一起来。

  还有秦玲、樊萍、樊辉,该来的都来了。

  樊庆一脸的羞愧。

  “唉!我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樊庆愧疚的摇头。

  “这次多亏你的女婿了,否则,你还要多受一些苦。”樊婵神色十分的复杂。

  即喜上眉梢,又心中不好受,她接着一摸肚子:“父亲,告诉你个好消息,你快做姥爷了。”

  “真的?”樊庆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