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两手准备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深吸一口气,方坤正开口说道。

  “去传李县丞,杨捕头,张典史等来县衙大堂议事。”

  衙役闻言,应了一声喳便退出去了。

  而方坤正则是开始揉着眉心,在原地踱步转起了圈。

  虽然今年广西地界上到处都很乱,地方上抗粮抗税杀官造反都是常有的事。

  可真当自己治下闹出事情之后,方坤正还是忍不住有些惊慌。

  倒不是怕逆匪成事。

  现在的大清朝国势鼎盛,没人觉得真有反贼能推翻大清。

  他怕的是上面有人会以此为借口做文章,摘了他的顶戴,罢了他的官。

  我大清朝的品阶不值钱,花钱就能买到的东西,早就泛滥成灾。

  可实缺却是稀缺的很。

  像他这样没背景没后台的小人物,很容易就会因为一点小错误,被人抓住把柄,罢官夺职。

  给出得起官本的新人腾位置。

  如果他不想被罢官,那就免不了要花钱疏通关系。

  可是,方坤正这两年的县太爷当下来,虽然捞的不少,但却是连之前花出去的官本都还没能捞回来。

  哪里还有钱再去疏通关系?

  而方坤正则是在县衙大堂上踱步,光亮的额头上有着一层明汗。

  整个人的情绪都是肉眼可见的焦灼。

  忽然,他的目光看到了师爷那镇定自若的神情,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罗师爷,你觉得此事本官该如何处置最为贴切?”

  一旁的绍兴师爷罗文通闻言,捋了捋山羊胡,开口说道。

  “回东主的话,照学生看来,对于此事您要做好两手准备。”

  方坤正闻言,开口追问道。

  “哪两手?”

  罗文通闻言,伸出一根手指道。

  “首先就是调兵平贼的事情,东主乃一方父母,县里出了贼匪,那平叛就是东主的第一要务。”

  “若能平叛成功,擒杀贼首,那东主在此事上就是有功无过,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来。”

  “朝廷想必也会对东主进行嘉赏。”

  方坤正闻言,点头表示此言不错,然后开口追问道。

  “那第二手准备呢?”

  罗文通用合起来的折扇拍了拍手掌,伸出两根手指道。

  “第二那就是要做好平叛战败的准备。”

  “一但平叛战败,那这事就麻烦了,东主若想要保住官位,最好是要将事情给按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是当做无事发生。”

  “否则的话,一但上面因为此而追责。”

  “东主可就要为难了!”

  罗师爷的潜台词很明确,一但事情超出控制,那就要尽量捂盖子,决不能让事情被上官知晓。

  毕竟,我大清朝现在是圣主临朝,煌煌盛世,百姓安康,天下太平。

  又怎么会有反贼呢?

  大家都在捂盖子,各地都是太平无事,就你一人往上报有人造反,上面的府尊会怎么想?

  府尊上面的巡抚总督怎么想?

  更上面,京城里的主子爷怎么想?

  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无事发生,偏偏就你这里出了反贼?

  是不是你这官做的不好,以至于官逼民反啊?

  事情闹大了,上面肯定要派人下来查。

  这一查,你官还能做的下去吗?

  捂盖子,或许不是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但却是对方坤正最有利的选择。

  方坤正闻言,脸上满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若是贼子因此而做大,那本官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罗师爷闻言,却只是笑呵呵的说道。

  “东主多虑了,当今的大清天下虽说是圣主临朝,煌煌盛世,可地方上哪年能不出几个乱子?”

  “可这些乱子有能做大的吗?”

  “要么是被朝廷兵马剿灭,要么是退入深山为匪,苟且偷生。”

  “每年这么多乱子,哪能回回都上报啊,大多都是地方官自己看着给处置了。”

  “要么剿灭,剿不了就招安,招安不了就先放着不管,等下届来处置,反正干不了几年也就调任了,又不会在地方上常任。”

  “只要和下届做好交接工作,便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大清朝,哪个州府能没几伙儿山匪土寇?只要山匪不来进攻州府县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无事发生就是了。”

  “事情闹不大,没人会较真,真要较真起来,这天底下九成九的官员都要吃挂落。”

  “再说了,如果真的事事都要上报,那皇上和那些军机大人们还不得累死啊!”

  罗师爷在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意味深长。

  片刻之后方坤正也是点头说道。

  “罗师爷所言不错,本官实在是受益匪浅啊。”

  方坤正是个官场上的新手,可罗师爷却已经前后跟了好几个东主,是一個实实在在的官场老鸟。

  对于官场上的忌讳,关节,就没他不懂的。

  是故,能够给方坤正提出不少实用的建议来。

  ……

  不多时,武宣县里的县丞,典史,捕头等人便都抵达了县衙的大堂。

  方坤正踱着步子,带着自己的师爷从后堂走出。

  安排众人落座,方坤正开口说道。

  “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了。”

  “城东的朱家庄的一群刁民抗粮抗税,杀官造反,朱国昌此子在带着贼众洗掠地方之后,已然是沿江东下,不知逃窜往何方。”

  “此等暴行,实在是对朝廷,对本官的极大蔑视。”

  “本官作为一方父母,自有守土保民之责,断不可坐视贼子凶狂。”

  说罢这些,方坤正开口吩咐道。

  “诸位同僚都且去准备吧,从县下各乡征召民团民夫,再发三班衙役,抓紧操练,整肃武备粮草,尽快发兵讨贼平叛。”

  “若能将逆贼平定,本官定然不吝啬重赏。”

  方坤正当即作出了决断。

  先是命县丞去征召民团民夫备战。

  又让捕头去征发三班衙役,以及相应的白役进行简单的操练。

  后又让典史去负责向县内大户募捐,募捐所得先是由方坤正和县丞,典史等人五五分账。

  他们分完之后,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汤汤水水,才会被真的用于整肃武备,筹集粮草。

  随着一条条命令下达,武宣县的平贼备战工作虽然在不断推进。

  但代价却是武宣县上下被折腾的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