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神仙姐姐的刮目相看(1/2,求票票求追读)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我真的不需要用流泪来表达内心的悲伤吗?一位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亲,不应该是经常睹物思人,以泪洗脸吗?”

  傍晚时分,京城某小学的校门附近,李梦菲和杨逸肩并肩地坐在咖啡厅的橱窗边,桌子上陶瓷小杯里装着的咖啡都有些凉了,但他们并没有趁热喝的意思,注意力都在窗外面正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家长们脸上。

  李梦菲接受着杨逸的表演指导,不过,她也不是全盘接受。

  毕竟也是演了二十年戏的“老”演员了,李梦菲对于怎么拍戏,也有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杨逸让她不要哭着演《向阳而生》里的戏?至少是大部分的戏,在李梦菲看来,都有落泪的必要。

  比如前面他们在家模拟的那段梁晓蓓拒接老同学邀约的戏,李梦菲认为梁晓蓓看到蛋糕,想到爱吃蛋糕的儿子,流眼泪就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就算不哭得稀里哗啦,至少也是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最后滑落一滴下来吧?

  还有现在他们正在讨论的校门口的戏!

  儿子离开的一年半后,梁晓蓓跟客户约着在外面谈生意,正好就定在了一家旁边有学校的餐厅里。

  看着外面放学的孩子们嬉戏打闹,梁晓蓓当然也是联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这不应该哭吗?

  又不是她哭不出来!

  李梦菲虽然演技不够精湛,但也比现在绝大多数流量明星好。区区一个哭戏而已,难不倒她的。

  “当然可以哭,不过这可能又会陷入到套路化的表演中,很难演得出彩。你看看那些接孩子放学的家长......”

  杨逸指了指校门口。

  李梦菲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为了看得更清楚,她还将墨镜摘了下来。

  出门的时候,李梦菲做了很多掩饰的工作,比如戴了一顶鸭舌帽,戴了一副墨镜,还用非常大的口罩,将自己大半边脸给遮得严严实实。

  没办法,她必须得这样做。

  不像杨逸那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也不会有人认出他来,李梦菲的容貌很容易吸引来别人的回头,而以神仙姐姐的国民度,路人只要看上她的脸一眼,甚至都不需要看完整,就可以马上把她认出来!

  像现在,李梦菲把墨镜摘下来就很危险,就算还有口罩的遮掩,她这双干净澄澈的美目,也是非常有辨析度的。

  不过,现在李梦菲没有考虑这些,她仔细地观察着那些接孩子的家长们。

  “你看他们接孩子,会是像一些电视剧里的那样,大笑着张开手臂,迎接飞扑过来的孩子吗?”

  杨逸提示。

  “没有,他们的反应很平常,孩子的反应也很平常,就只是走过来,然后走回家。有些是帮孩子拎了书包,但有些没有,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吗?”

  李梦菲观察得也很仔细。

  “是的,毕竟是小学的学生了,不像幼儿园那样很依赖家长。不是说不需要父母的关心关爱,而是他们会变得要面子。特别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抗拒跟家长亲密接触,别说拥抱,有的都不愿意牵手,害怕被同学看到了,嘲笑他们长不大。”

  杨逸以前也没看得这么细,但受到张颂文老师的思路影响,他竟然能从对现实的观察中,看到以前自己不怎么注意到的细节。

  当然,更多的还是变得会主动发动脑筋去思考,思考这些日常行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家长也一样,中国式的家长没有那么多的夸张动作,他们都很含蓄的。但你说他们不爱孩子了吗?不是的,你看他们带着孩子回家......”

  杨逸说话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很普通的母亲提着菜篮,陪着儿子走过咖啡店的橱窗,李梦菲和他都停了下来,仔细地看着这位母亲和孩子走过。

  两个人全程没有眼神交流,母亲步履匆匆,儿子背着书包一脸疲倦。

  “爱不一定是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眼神传递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动作表现出来的。这个妈妈在路上没有疼爱交加地看着孩子吧?也没有伸手去揉孩子脑袋表示亲昵吧?她就很正常地走路,可能会说上几句,但我想应该是孩子不爱听的唠叨。”

  “但她的爱表达在什么地方呢?表达在她对孩子的陪伴,表达在她提着的那一篮菜里,尽管一天在外工作下来很辛苦了,她还是准时来接孩子,还是去买了菜,那篮菜应该是他们今晚的晚餐。这晚餐不一定是丰盛美味的,但一定是孩子爱吃的,母亲知道孩子爱吃什么。”

  李梦菲听得直点头,她能从杨逸的这番话中得到很多的感触。

  光是看刚才经过的母子,她还想不到这么多。

  但杨逸一解读,她就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好像变得能够理解这对母子了一样。

  “可能我说得比较现实,但比较高级的表演就是现实的,不需要太多的设计,更多的是人很自然的一种表现,一种反应,自然也会给到观众很自然的体验,观众才容易产生共鸣。”

  “说回到梁晓蓓的这场戏,这里她应该是有两个角色的,一個是母亲的角色,她看到放学后那些孩子活泼的身影,会想到自己的孩子,看到家长们接孩子回家,会想到自己现在冷清的家,但同时,她还有一个角色,就是职场女性,她需要工作,客户随时都会进来......”

  杨逸停顿了一下。

  “所以她不会哭,她会克制住自己的眼泪!”

  李梦菲恍然大悟。

  其实她也能想到这一层,只是之前她认为可以掉一滴眼泪,然后再擦掉就好。

  但现在听杨逸分析过来,她就忽然觉得流眼泪不合适了。

  就像刚才那位接孩子放学的母亲一样,接孩子已经是每天的日常,她不需要开怀大笑来表达对见到孩子的开心,不需要亲密地牵手来证明她对孩子的爱。

  睹物思人在过去的一年半里,也已经是梁晓蓓的日常,她不需要用眼泪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不需要用更浓烈的情绪来表达自己失去儿子的痛苦。

  “那应该怎么演,才演得出她对孩子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情感,还是有的吧?她还没有走出来。”

  李梦菲转过身子来,手肘压在桌子上,两只手捧着脸蛋,异彩连连的美目看着杨逸的脸。

  这个男人不只有温柔和关怀,还有像宝藏一般需要不断去挖掘和发现的才华,越看越帅了!

  ......

  京郊的夜色很静谧,一辆红色的跑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小道上,很快就抵达了他们家的大庄园。

  “你们去哪里了?打电话也不接,你的也不接,他的也不接,急死我了!”

  回到房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的李爱艺抱着手臂站在大厅里,脸色很不好看地瞪着他们。

  “妈,不是要试镜《向阳而生》吗?杨逸带我出去看学校放学,看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接他们回家,体会一下当母亲的感觉。”

  李梦菲把外套递给杨逸,让他帮自己挂好,她主动地走向母亲,搂着母亲的肩膀,柔声解释起来。

  “体验当妈的感觉,你在家看我还不够吗?用得跑到大庭广众之下晃荡?现在谁都爱发照片,爱发视频,要是哪个记者,哪个路人把你们拍了发上网,被人认出来看你们怎么解释!”

  李爱艺气呼呼地看了一眼还在那儿收拾鞋子、收拾衣服的杨逸,觉得是他带坏了女儿。

  以前李梦菲哪有这么“不乖”?

  她去哪儿玩,不管是逛街还是会友,都会跟母亲报备的!

  “不用解释呀,我们又不是去做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跟杨逸是去观察生活,研究剧本的。妈,您放心吧!”

  “你还让他带着你研究剧本,他懂什么表演?”

  李梦菲的声音亲切柔和,有一种令人心情平静的力量,但李爱艺的声音就特别尖锐,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杨逸的不屑。

  “杨逸懂呀,他对演戏是有独到见解的,我听了都受启发。”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聊得很投入,从上午拿到剧本开始阅读、讨论,一直到现在,观察小学生放学时候在聊,简单吃一点咖啡馆的西餐时候在聊,回家开车在路上还在聊。

  李梦菲现在都已经要对自己的老公刮目相看了呢!

  但李爱艺哪里听得进去?

  尤其是女儿在自己面前夸杨逸,这让李爱艺更加不爽,觉得是杨逸这个臭小子的错,他不知道给自己的女儿灌了什么迷魂汤,才让菲菲对他这么偏袒!

  “他对演戏真的有什么独到见解,也不至于拍了十年戏都拍不到一个像样的角色!”

  李爱艺嗤之以鼻,当着杨逸的面,都毫不留情地冷嘲热讽一顿。

  ......

  哄了母亲一阵,李梦菲才和杨逸一起回到他们的卧室。

  时候不早了,李梦菲准备练一遍瑜伽,然后就去洗漱睡觉。

  “不要听妈妈乱说,她不懂的。”

  看见杨逸收拾着衣服从旁边走过,单腿直立、双手合十做着树式动作的李梦菲声音柔柔地说。

  “没事,我知道她是在替咱们着急。也是我不好,出去这么久都不看一眼手机的,害得咱妈在家里担心了半天!”

  杨逸转头笑道。

  他是真的不在意。

  以前都忍了,更别说现在他通过对张颂文老师的体验,学会了对生活的观察,学会了对人物心理的思考,学会了对世间万物的共情。

  换位思考,岳母确实有发脾气的理由,尽管这种关心是过度的,但那也是世间最宝贵的母爱啊!

  以前你会嫌母亲过分,嫌她啰嗦,但等失去的时候,才猛然醒悟,才追悔莫及。

  当然,不是说过度地吹捧母爱,过分的管控,过分的关爱,也是令人窒息的。

  关键还是双方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沟通!

  爱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去发展的,不管是母爱,还是夫妻之间的爱情。

  不理解、不沟通、不忍让,谁都以自我为中心,才有可能像《隐秘的角落》里各种畸形的关系一样,戏剧化地走向极端。

  “伱放心吧,你老公我,从小就是中老年妇女之友,哄我奶奶,哄邻居的阿姨、大婶,甚至哄卖菜卖水果的大妈、老奶奶开心很有一套!假以时日,我保证咱妈对我就跟对儿子一样,说不定比对你这个女儿还亲!”

  杨逸信心满满地跟媳妇挤眉弄眼。

  之前因为岳母大人出国办事,后来李梦菲又有电视剧要拍,杨逸都没太多机会跟她沟通。

  慢慢来吧,人心都是肉长的,杨逸相信自己能感动岳母,处理好家庭的关系。

  “什么啊?我不是跟你说这个,我是说演戏的事啦!”

  李梦菲抿嘴一笑,美目带嗔。

  被杨逸一顿忽悠,她都差点忘记了原本的话题。

  “妈妈不懂,但我觉得你真的是一个很有实力演员。只是,可能以前你还没有碰到一个好的作品,一个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