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听说用短刀自裁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贾茹擦了擦眼泪,把汗巾装在怀里,腰上挎着打刀,一手拎着倭寇的头颅。

  祝今宵安装好镰刀,钩插进去,交给她把人头挑起来。

  到时候也好恐吓对方,震慑敌方心神。

  在贾茹的带领下,祝今宵奔着三江所缓慢靠近。

  石头砌成的墙,城门洞开,偶尔能传出哭号之声。

  这几十米到门洞的路上,一片狼藉之色。

  就在祝今宵仔细观察之际,从门洞里骑马跑出一位身着红色官袍之人。

  上面印的飞禽他不认识。

  哒哒哒的马蹄声响起,立即让祝今宵把弓箭拉起。

  “他是官!”

  贾茹急忙叫道。

  杀官。

  可是大罪!

  生怕祝今宵脑子还处在昏沉当中,杀谁都不在乎。

  到时候他全家都得受到牵连。

  “官军,又败了。”

  贾茹脸上尽显害怕之色。

  尽管祝三郎宰了三个倭寇,可对倭寇恐惧的情绪不会让她完全消失的。

  祝三郎能把其余倭寇全都杀了吗?

  贾茹心中也没谱。

  突围逃跑的官员是从湖广巡按御史,调任浙江巡按御史,得知三江所有小股倭寇后,便亲自带兵前来剿灭。

  结果浙江士卒,实在是不堪其用。

  那么多人被几个倭寇给冲的混乱起来。

  他这个主官只能打马狼狈突围。

  因道路不熟,便跑到这个方向。

  打眼一瞧,他就看见了不远处一男一女。

  男的手持弓箭对准自己,旁边的女人手里拿根棍子。

  棍子上挑着的人头。

  是“倭寇脑袋”?

  倭寇那鸟人的发型想不认识都难。

  方才差点让他以为这也是倭寇同伙,差点喊出吾命休矣。

  祝今宵并没有放下弓箭,而是瞥见了后面骑马拿着刀追击而来的倭寇。

  屏息凝神。

  一箭射出去。

  骑着马追着胡宗宪身后高声叫嚷,说着鸟语的倭寇,被祝今宵射落马下。

  胡宗宪见到面前的少年人弯弓射箭,赶忙低头躲避。

  可觉得不是射向自己的,又下意识的回头望去。

  只见那倭寇惨叫一声,果真被那少年的箭矢射中,滚落马下,摔的七荤八素。

  随即又是一箭,作为补刀。

  挣扎坐起来的倭寇再次躺下。

  胡宗宪勒住缰绳,停在祝今宵面前,居高临下的打量了他一眼。

  这才缓慢下马,微微拱手道:

  “绩溪,胡宗宪,多谢小友救命之恩。”

  胡宗宪头戴乌纱帽。

  身上大红色的官补,绣的飞禽是鸂鶒(紫鸳鸯),腰上系着玉带,脚上蹬着官靴。

  此等打扮倒是符合祝今宵对大明低级文官的认知。

  不得不说这种中老年人留着三缕胡须的官员着装,确实是上相,有股子老帅哥的风采。

  胡宗宪?

  名字有点耳熟。

  嗯,想起来了,这人是嘉靖朝的高官!

  祝今宵快速打量了他一眼,认为他没什么威胁,现在应该还没有发迹。

  他依旧目视前方,手里搭箭,嘴里答道:

  “山阴,祝今宵。”

  胡宗宪对于祝今宵这份反应先是讶然,随即很满意,伸出手指了指:

  “这一个,是他杀的倭寇?”

  “不是。”

  “哦?”

  不等胡宗宪继续发问,贾茹便跪在地上回道:

  “好叫老爷知晓,祝三郎先前十个呼吸之间,射杀了三个倭寇,不是一个。”

  (大明百姓管父母官称老爷,爷爷,太爷等,清雍正后称大人)

  “三个!”

  胡宗宪说话的声调,不自觉的升高了。

  眼前的少年不仅杀了一个,而是杀了三个。

  眼瞧着便是第四个倭寇。

  方才当真是有些小瞧他了。

  胡宗宪见祝今宵的箭矢射过去,那至少有二三十步的距离,还是射杀马上目标。

  待到补射的时候,箭矢从倭寇脖子透过,直接给他带倒在地。

  倭寇躺在地上,嘴里开始往外冒血倒气了。

  这个少年郎。

  真是神射!

  光是遇到倭寇不慌,还能反杀。

  这份心智就异于常人。

  胡宗宪先是经历了一哄而散的官军,又听闻一个少年郎杀了三个倭寇。

  现在他又亲眼见到此子杀了第四个。

  关键此子长的,也不是那种凶横之色的面目。

  反倒是一副好皮囊,是个容易当官的面相。

  这种反差,着实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接受的。

  十个倭寇转眼伤亡小半,皆是出自眼前少年之手。

  想到这里,胡宗宪又叹息一声。

  上百人都不如一人杀伤倭寇多,反倒是遇敌轰散一团。

  祝今宵瞥了贾茹一眼,大明到了后期时候,民对官已然是行跪礼了?

  洪武时期规定百姓对官员拱手作揖极可。

  随即祝今宵又想起来了,礼教阶级越发兴盛,否则如何能有海笔架之说?

  祝今宵询问:“三江所里面情况如何?”

  “乱成一锅粥了。”

  胡宗宪气得咬牙切齿。

  他在离京前发誓要平息浙江倭乱,上报朝廷,下安黎民。

  可刚刚到任,现实就给他狠狠的上了一课。

  祝今宵把缴获的肋差递给胡宗宪:

  “拿着用吧,我听说日本人用短刀自裁。”

  “本官不用倭寇的东西。”

  说完胡宗宪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心想到了最后一刻,他绝不能活着落入倭寇手中。

  祝今宵哈哈一笑,自是晓得日本人也不用肋差自裁:

  “这是我的战利品,本想借给你防身用的。”

  胡宗宪收好自己的匕首,对于祝今宵说战利品这种东西,还是有些佩服的。

  但是对他方才开的玩笑,并不是很认同。

  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思说笑话,也不分时候,真是年少轻狂!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以为杀了几个倭寇,就能不把其余倭寇放在心上了。

  祝今宵见他有防身的便收回去,插在腰间。

  肋差当作匕首用又有些长,但总比没有用的强,他伸手去抓战马的缰绳:

  “马借我骑一骑,我去所里看一看,寻找机会拉扯一番。”

  “小友,你贸然进去是不好杀倭寇的。”

  胡宗宪是不赞同祝今宵孤身一人前去冒险的,不如护送着他回到山阴县,方为上策。

  “那你进去引诱他们,我在这里埋伏,倭寇应该挺想抓住大明官员的。”

  祝今宵眼睛越发的明亮起来。

  这摆在明面上的执法钓鱼,倭寇定然得咬勾。

  胡宗宪听到祝今宵让自己以身为饵的主意,愣了一下,当即摇头。

  他骑马的技术,也不是那么的好。

  祝今宵见胡宗宪后退半步,也摇摇头:

  “那你站在这里不要动,我去去就回。”

  “也好,本官就去船上等你,援军一会便到,你小心些。”

  胡宗宪从善如流,他属实是被手底下的兵将给坑惨了。

  不肯轻易再相信他人。

  只有先保住自己性命,胡宗宪才能施展胸中抱负,还浙江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

  至于引诱倭寇之事,过于危险,本官不屑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