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调查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东京都市圈,涩谷区,代代木上原二丁目2-7-15

  荒牧月回到三楼的房间里。

  荒牧月躺在粉色公主床上,看着荒牧五郎写的歌词,轻声哼唱着。

  “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毕竟这穿越山河的箭,刺的都是用情至极的人……”

  …………

  这是她在初二的时候,发现五郎大哥写的歌。

  五郎说是准备给索尼贝塔斯曼音乐娱乐公司投稿。

  结果,被索尼音乐退稿了。

  荒牧月却很喜欢,就问五郎要了过来,成为她最珍惜的私藏宝藏。

  …………

  “狩渔屋拿下整个筑地本愿寺地盘,武藏屋彻底覆灭。狩渔屋拿下筑地、筑地本愿寺,打通了大筑地板块。”

  “这就是五郎大哥的怪物实力,一己之力打破东京中部区の暗黑世界,各区域版块平衡的力量。”

  “五郎大哥,最终还是走上了娱乐圈这条路……哎……明明他的天赋,统一中部区的暗黑世界,根本没有难度……”

  荒牧月躺在床上,梳理着这些日子,狩渔屋在筑地本愿寺的扩张。

  她起身把五郎写的词曲纸张,放到梳妆台的抽屉里锁好。

  …………

  梳妆台的镜子里面,荒牧月的眼睛真的好像有水,很清很深,头发乌黑细长,白皙的皮肤在灯下泛起一层透亮的光弧。

  荒牧月是典型的黑道千金装扮,展现出自己的飒爽气质。

  穿着黑色带有威严感的正式服装,里面穿着白色衬衫,用比较浓郁的眼线和口红来突出自己的白哲肌肤,夸张的耳环、手链,使得整体形象更具张力和个性。

  …………

  有一次,五郎说这个风格很适合她,荒牧月就再没有换过装扮风格。

  少女怀春总是诗,荒牧月的各种思绪,涌上心头……

  可能五郎早就不记得那一句无心之言了吧。

  …………

  十五六岁,正是少女的化妆风格,各种尝试,千变万化的年龄。

  荒牧月却是一种风格走到黑,始终保持着暗黑风格,就如同她的感情线一样。

  也许这就是她的极道。

  ………………………………

  荒牧月叹了一口气,收拾心情,在房间的书架上,取出一本书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看着开始记录。

  书籍是《寻乌调查》的日语版。

  荒牧月,对这本书逐字逐句,边抄边读,每一段都要梳理提炼,在笔记本上面整理。

  《寻乌调查》就是指在一个叫寻乌的地方做的调查。

  寻乌是一个隶属于龍国三省交界处的县城。

  …………

  这個调查的起因是在另一个城市信丰的经历。

  在一个月前的1930年4月,打下了信丰县,并按打土豪经验没收了县城里的全部十几家商号,结果是贫苦老百姓们都买不到生活必需品,日子反而过的更加艰辛。

  这显然不是,这本书作者的初衷。

  …………

  后面来在《寻乌调查》中写道:

  “这不是由于不了解城市是什么东西才弄成这种现象吗?”

  “对于商业的内幕始终是门外汉的人,要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即是非错不可的。”

  “伟大的事业,到底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

  为回答这个问题,他迫切需要亲自进行一次有关城市商业状况的调查。

  1930年5月,到达寻乌县,作者深入调查了寻乌城的商业体系。

  花了10多天时间,分别找了破产地主、杂货店主、商会会长、铁匠、旧县署钱粮管理员等各色人进行深入调研。

  并在端午节后邀请了约五十人一起开了两天的调查会,对之前的调研结果进行确认和修正,把寻乌县的交通、商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状搞得清清楚楚。

  终于写出了这份近8万字的《寻乌调查》。

  ………………………………

  五郎在角川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日文版,曾经感叹道:

  “这个调查报告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现代文字版。让人读出那时的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生存面貌。”

  荒牧月一开始没有听懂五郎大哥在说什么,不过还是用零花钱买下了这本书,并以此为借口,拉着五郎给她讲解。

  五郎开始还有耐心,帮助荒牧月补课,半个月以后就没有再坚持了。

  相比于读书,五郎更喜欢在新宿,练习骑射。

  毕竟,弓马骑射,男儿立身之本,不可荒废。

  ………………………………

  五郎放鸽子以后,荒牧月并没有停止这本书的阅读。

  因为,她发现这本书的“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调查报告式”的解决问题思路,对于狩渔屋同样适用。

  荒牧月的目标,是成为狩渔屋的五代目。

  这本书对于荒牧月来说,要比那些无聊的课本有用多了……

  …………

  真的和大哥说的一样。

  这是一篇史诗级的巨幅画作。

  大量的精确数字比如各种商品的来源、价格、年销量外,还包含了一些商品的制作方法。

  比如对酱油的描述:

  “本地做的也有,门岭来的也有。小黄豆子蒸熟,晒得半干,摊开使它上霉,再拿了去煮。煮出来的水加进香料和盐,就成酱油。”

  “煮后的豆子就成豆鼓,但这种豆豉是不好的。好豆豉是煮好没有滤去酱油的豆子。”

  “豆豉和酱油均以三、六、九月生意较大。豆豉每月销得二三百斤,年销三千多斤,每斤价一毛四。酱油每年销三几百斤,每斤价一毛半。”

  另外一些简单的描述,则听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生艰难:

  “周裕昌先前有本二千元,去年因做纸生意被匪劫失本一千元。进行报案以后,被长官以勾结匪类,打入牢狱,用一千五百元赎出,现只欠债五百元左右了。“

  “后来得知,这批匪是长官的同乡。”

  《寻乌调查》就像摩天大厦的地基,构成了唯物主义价值观,认识社会基本法则的方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荒牧月在狩渔屋的地盘,实践《寻乌调查》的方式。

  词典一样厚厚的笔记本,荒牧月已经用了一大半,详细记录了筑地的各种产业状态。

  筑地的整体经济,伴随着国家的经济腾飞,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

  但是,纺织工厂的女工们,都在进行诉苦,效益下滑很多。

  …………

  荒牧月拿出另一本册子,上面是裁剪的各个新闻的豆腐块。

  美国国会对于纺织产业的新一轮“301调查”;

  美国给予东南亚、夷洲、韩国的30种棉制品的关税优惠;

  美国议员提出“撤销东京的最惠国贸易待遇”,通商产业省进行严肃抗议;

  75岁的纺织协会会长,小坂广照,亲自前往美国,承诺《纺织行业の自愿限制出口》,平息美国怒火;

  这些碎片化的新闻内容,在荒牧月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判断。

  …………

  荒牧月在笔记本上写下:

  “美国马上就要开始新一轮对纺织品的围剿,这会摧毁所有本国纺织企业。”

  “美国已经明确在东南亚、夷洲、韩国建立替代产业链。”

  “大量的下岗工人,这是狩渔屋招募战力的好时机。”

  “还可以收购一批破产工厂,通过走私运到韩国、夷洲、东南亚建厂,规避关税……”

  荒牧月在笔记本上面,按照五郎在闲聊时候,提及的内容思路,写着狩渔屋的海外企画。

  她考虑片刻,想起这本书的来源,还有五郎对于未来的判断,企画内容加上“龍国”,作为海外纺织厂的建厂目的地之一。

  “咚咚咚……”

  房间外传来了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