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忆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夏日月夜的星空,繁星点点,几缕微风轻轻吹来,犹如浣纱巾轻抚面颊,曼妙无比。

    农村的庭院中,蟋蟀蝈蝈长鸣,远处的荷塘处不时传来蛤蟆的叫声,风沙沙的吹着,狗尾巴草也在随风曼舞,皎洁的月光透过柳树条倒映在池塘边,孩子们笑着闹着,手里拿了几株芦苇草在路上嘻嘻追逐打闹,老人们都坐院落的一旁,老太太们手里拿着麦秸,在编草帽辫子,老爷爷们则在一旁抽着汉烟,偏着闲传。

    只见东头的牛大爷,嘴里叼着汉烟,手里拿了一把大酸枣,边走边唱着戏走了过来,而牛奶奶则手里拿着小板凳,胳膊肘里夹着一捆麦秸,头上蒙着白色锃亮的帕帕,穿着衣,粗布裤子,虽不是新衣穿上去却是格外的干净合身,小孙子也拉着奶奶的手,嘴里晗了颗冰糖,手里拿着一株狗尾巴草,嘴角上扬哼着儿歌,一蹦一跳往前走。远处的月光照在小孙子的脸上,懵懂可爱的小脸庞突然笑了起来,指着月亮说,奶奶快看,大饼好圆,奶奶笑笑说这是月亮公公。

    我和爷爷奶奶走到了大院里,老人们见面都热闹的打了声招呼,陈爷爷笑着拉着我的小手说,这小手真圆还有这肉嘟嘟的小嘴巴,来让爷爷拿胡子扎扎你,哈哈,我摸了一下硬扎扎的胡子一下蹦了起来,在远处给他吐弄了下舌头,他也笑着说,雄娃子越来越聪明了。

    陈爷爷懂医术,儿时我们一群小孩子总喜欢坐在他的身旁听他讲着一些小故事,有一次讲到金樱子这味中药时,因为我们平时都喜欢陈爷爷娓娓道来的讲那些中医药的故事所以他总是很乐意并且很耐心的给我们讲比如金樱子,俗名糖罐子、山石榴。关于它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对夫妇,家里面有三个儿子。儿子长大之后,各自成家立业。三个兄弟婚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大和老二都不是儿子,唯独老三生了一个儿子。在那个年代,生男生女是有很大区别的。

    受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都认为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所以老三家的儿子自然成了全家的宝贝。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老三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老三的儿子样样都很优秀,可是唯独有一点不好就是尿床。就因为他有这个毛病,所以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这可将家里人急坏了,为了治好小伙子的病,他们到处求医问药,但总也不见效,为此日日发愁。有一天,村里来了位身背药葫芦的老先生,自称可以治好小伙子的病。家里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老先生请到了家里面。老先生告诉小伙子的家人,他身上没有可以治疗尿床的药物,不过他可以到南方去采。但去南方采集此种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南方到处都是有毒的瘴气。

    家里人恳求老先生辛苦一趟,老先生也不忍拒绝,于是就只身上路了。三个月后,老人带着药回来了,但不幸的是老人中了瘴气的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老人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了一个葫芦和葫芦上挂着的金黄色缨穗,为了感谢采药的老先生,弟兄三人便把这种药取名叫“金缨”。小伙子服用了老人带回来的药物之后,遗尿的毛病很快就好了。后来,“金缨”又被叫成了“金樱子”。

    多年不愈的尿床竟然一用金樱子就能治好,这主要还是与金樱子的补肾功用分不开的,陈爷爷指着我们说,小坏蛋们你谁昨天又尿床了,我们瞪大眼睛我说小胖呗,这时大家齐刷刷的指向小胖墩,一旁的小妹妹们唔着嘴也在笑,小胖突然脸红了,指着我说,哼,以后我再也不给你吃糖了,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小胖家的水果糖最多,每次去他家李奶奶都会给我们一人几个水果糖,也是如此,小胖早早牙齿就有几颗虫牙。所以我们也喜欢拿他开玩笑。

    月渐渐的升高,风中带着丝丝凉意,奶奶过来抱着我往家里走,在听陈爷爷的故事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当时记得躺在奶奶的怀里,奶奶抱着我,那一刻隐约间我感到奶奶的手好软,那时奶奶的力气尚且也可以抱动我,她抱着我一边有走,一边给我唱着摇篮曲,在我的记忆中奶奶好像也只会这一首摇篮曲调,哈哈月儿圆,风儿吹,树儿静悄悄,月亮回家睡觉觉,宝宝快睡觉?。儿时也是在这百听不厌的小曲中快乐的入睡。夏日的夜晚蚊虫也是如此的多,常常一觉不睡醒,身上就有几颗被蚊子叮咬的红疹,回到家,奶奶给我洗完澡,给我身上抹了粉,拍着我的屁股说快去睡觉,整天闹腾的很,说着便去一旁忙着,睡梦中总感觉丝丝微凉,非常舒服。

    记得有一次睡醒时发现奶奶还在做针线活,我爬过去,趴在她后背上,迷迷糊糊的说“奶奶你咋还不睡,月亮公公都上墙了”奶奶笑着说,你快睡,我要赶明天早上给你把这双鞋做好,然后说着给我盖上毯子,我夜里睡觉不老实,总喜欢踢被子,一不小心第二天早起就会着凉,所以印象中奶奶经常夜里起来给我盖被子。我的小时侯印象中,奶奶是瘦瘦高高的,做事非常细心,奶奶膝下有七个孩子,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也因此奶奶的孙子孙女也不少,因为奶奶跟个我们家过,所以奶奶对我也是分外的,喜欢和爱护,她无论去哪家串门子也都会背着我,比我去张村看戏等等之类的……

    我的奶奶其实是一个身世比较坎坷的人,她出生在1926年,那是中国还是民国时期军阀混乱,在陕西这边,人民生活也是极度的贫苦,奶奶以前出生在杨家,由于当时家里人口众多,根本就吃不上饭,所以老祖父也决定,把奶奶送到邻村的南家,南家以前是粮站的,所以也是为给奶奶寻条生路,这才送到南家,奶奶说当时南家没女娃,没人给做家务活,所以这才有了她的活路,她去了南家后,对于一个当时还不到7,8岁的小女该而言,我们可曾想她当时的心理感受,过去的人们封建家长思想非常的严重,就这样,一年四季,人微言轻奶奶说当时家里活比较多,还有要做饭,小小年纪的她,常常取面,拿东西够不着都是端着小板凳去够,有时做的不好了还要受家里人的打骂她给我说她一天根本就没时间出去玩,邻家孩子叫她去,她也不敢去,有一次她出去挖野菜回家迟了,被她的三姨狠狠的打一下头,这些话奶奶讲着讲着也会情不自禁的流下泪。但庆幸是家里有几个年长的长辈对她能好点,其中她一直都在讲的她的三叔,是当地一个学堂的先生,她常常带着奶奶去学堂听听课,有空也教她认几个字,当然如果被祖奶奶看见了也会被骂,也就是这层缘故,小时候我的认字写数字好几个都是奶奶给我教的。回想起和奶奶一起的日子,心里总是甜甜的,那份甜头如蜜汁一般流淌在我的血液中,一起挖野菜,一起吃饭。一起看戏,一起种菜……‘……似乎每一次的回味都使我深深地沉浸在她的爱泉中。很享受哪种躺在床上听着摇篮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