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来微服私访,收获丰富,不仅开展了新的赚钱项目,还收获了端砚,额外招募了一员猛将。
李璟总结了这次岭南之行的收获,心里乐开了花。
“圣人,洪州刺史送来一封奏疏!”
正当李璟高兴时,一名内侍送来一份来自洪州的奏疏。
难不成洪州出什么问题了?
李璟伸手接过呈递上来的奏疏,打开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洪州刺史上疏,说他在巡视洪州管辖的县时,在乐平发现了一处铜矿,不敢隐瞒铜矿的事情,特意上疏向皇帝报告这件事情。
铜矿,对于大唐来说意义非凡,每增加一座铜矿,就能铸造更多的铜钱。
“去把娄师德叫来,朕有事跟他说。”
李璟放下手中的奏疏,吩咐一旁的内侍,去请娄师德过来。
“诺!”
内侍叉手躬身一拜,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身穿常服的娄师德,跟着内侍来见李璟。
娄师德叉手行礼:“臣参见圣人!”
“娄爱卿,免礼,赐座,上茶!”
李璟让人给娄师德搬来凳子,给他上茶谈话。
“谢圣人!”
内侍急忙搬来凳子给娄师德坐,侍女给李璟和娄师德上茶。
“不知圣人召见臣,有何旨意?”
娄师德问道。
“刚刚,朕接到来自洪州刺史的奏疏,说在洪州境内,发现一处铜矿,朕想跟你说说跟铜矿有关的事情。”
“朕打算改革钱币体系,废除以绢帛布匹代替钱币的作用,往后统一使用铜钱作为交易货币,朕打算派你去洪州考察铜矿的规模。”
“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可愿跑一趟洪州乐平?”
李璟打算大唐以后只是用铜钱,这一种货币来进行买卖交易,绢帛丝绸等布匹,不在具备货币的资格。
在这之前,李璟打算先派娄师德去实地考察,看看洪州境内的铜矿规模有多大,然后,再禁止民间铸造钱币,就连私人手中的铜矿,全部都要收归朝廷所有。
为以后改革货币,做好准备,到时才能有足够的铜来铸造铜钱,支撑货币改革等等。
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提议,会遭到娄师德的反对。
“圣人,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娄师德起身,叉手道。
“爱卿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李璟微微一笑,端起桌上的茶碗,揭开茶盖,喝了口茶汤。
“臣不赞成圣人要废除绢帛的方案,要是以后只使用铜钱交易,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导致大唐的经济出现混乱。”
娄师德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商人出门做生意,不可能不带钱,一二文钱,或者几贯钱还好说。
你要是出个远门做生意,总不能带个几百上千贯铜钱吧!
先不说带这么多钱有多重,你带这么多钱,安全问题没有保障,怕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在半路就被人噶了。
绢帛、丝绸等布匹作为铜钱的替代品,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用绢帛来交易,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匹绢帛在现在,是五百文钱,进行大额交易的时候,就可以用绢帛进行交换。
之所以用绢帛和铜钱兼用,最主要的还是铜钱数量太少,采矿技术不够娴熟,能够采出的铜数量有限。
要是取消绢帛和铜钱兼用,就会导致铜钱不足,会影响到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你说的这些朕也想过,既然打算取消绢帛,只用铜钱、金银来进行交易,朕会解决商旅的携带钱币的问题。”
“不仅不会给任何人增加负担,也不会给任何人招惹祸患,或许有了这个解决方案,还能提高经济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后世王朝的银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照着做就行,除了铜钱,金、银也可以用来做货币使用。
为了方便换算,新的货币体系兑换比: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1两白银等于1贯钱,1贯钱等于1000文铜钱。
再加上银票,更加方便大家使用,比起铜钱和绢帛同用更加先进方便。
所以,乐平铜矿的大小,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让更多的铜钱流通起来,才能解决取消绢帛带来的后果。
不然,胡乱取消绢帛作为货币的作用,只会让大唐的经济变得一塌糊涂!
“此事兹事体大,是否应该跟宰相们,以及朝中大臣商议,再做决断?”
李璟的话虽然说的很好,但娄师德依旧不看好李璟的做法。
作为臣子,该规劝皇帝,他也劝了,皇帝不停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件事情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去。
或许大家讨论一下,就能劝说皇帝改变主意。
要是到了最后,皇帝还是要一意孤行的话,那他也只能……
“这个自然,要想改革货币体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朕自然需要跟列位臣公商议,不过在这之前,洪州发现铜矿的事情,必须解决,你跑一趟洪州,去看看这铜矿有多大的规模!”
李璟自然知道改革货币体系,不能单靠他一人,需要把这个事情搬到台面上来,大家一起讨论。
具体应该怎么来实施,这个还需要跟大家一起开会研究研究。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洪州铜矿,这个矿到底是多大的矿,周围的环境、地理位置等等,都必须搞清楚。
这关系到开采铜矿的问题,大小决定了能挖多少铜出来,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开采工作和效率。
至于挖矿技术,这个李璟有办法解决,在百科全书里面可是详细的记载了,怎么提高挖矿的技术,大大提高挖矿的效率。
“臣明白了!臣这就去洪州一趟!”
听完李璟的话后,娄师德松了口气,躬身一拜,告辞离开,回去收拾好行李之后,立刻出发前往洪州。
李璟这边,则打算准备返回长安,跟大臣们讨论关于货币改革的方案。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跑了进来,躬着身子,将一份来自长安的急报,举过头顶。
“圣人,长安来报,有十万火急的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