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等大事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原来是古兄在此。”
  洪范笑道。
  他朝碗里瞥了眼。
  下面是白米饭,上面盖了水煮空心菜与三块手掌长短的白切二刀猪肉。
  饭菜已被吃下大半,猪肉却只少了半片。
  古意新看到洪范,连忙起身,只是嘴里满是食物,便点点头作为招呼。
  “我伤势好得差不多了,想寻百胜公他们,问问有没有什么事能帮上忙的。”
  洪范笑道。
  “他们人在何处,我也不知道。”
  古意新一阵咀嚼、吞咽,回道。
  “不过有一桩大事你肯定能帮上忙。”
  “什么事?”
  洪范立刻问道。
  “地里这两日要割稻了。”
  古意新咧嘴笑道。
  “割稻?”
  洪范有些发懵。
  作为力境巅峰的好手,他所预料中的大事,可以是战争、刺杀、截击、情报。
  唯独没想过是割稻。
  “对啊,割稻还不大吗?”
  古意新回得理所当然。
  “秋收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
  这话出乎洪范意料。
  但哪怕是再强的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话丁点不错。
  洪范默默点头。
  “太好了,你既愿意帮忙,明日日出时来镇口等我便是……”
  古意新说着,又蹲下继续扒饭。
  ······
  月落日升,恍惚只是沾了沾枕头的功夫。
  秋收的日子,龙湫镇的气氛与平日大不相同。
  朝霞还未全褪,皮肤黝黑的农人们已经出门,利索得像是要赶赴战场。
  镰刀磨得光亮。
  麻布扎紧在头顶,用以防晒。
  过于毒辣的日头也是敌人之一。
  洪范到时,古意新已经在等。
  这一回他在短褂外披了件麻布袍子,手上提了杆枪。
  这是洪范第一次见到古意新的配兵。
  木杆两米长,明显是新换的;枪头狭长足有一尺,两面开刃,看起来常常打磨。
  近距离瞧去,没有杀气,也未渗出什么寒意。
  “这就是天骄榜上常常提到的那把枪?”
  洪范问道。
  “是的,古战场上捡的枪头,后来配的木柄。”
  古意新答道。
  “它叫什么名字?”
  洪范再问。
  “什么名字?”
  古意新未解其意。
  “我是说枪的名字。”
  洪范指了指。
  古意新顿时笑了。
  “枪不过是死物,哪里会有名字?”
  “平日要叫它,只说我的、他的,这把、那把,不就够了?”
  他以枪驻地,用下巴指了指北面。
  “我们走吧。”
  “这两日光阴宝贵,下田干活要紧。”
  古意新领在前头。
  洪范也就跟随他,顺着三两人流,一同步向镇后的稻田。
  阡陌之间,谷子的杆叶枯干、籽粒变硬,明黄色的穗头垂得更深。
  有些田底的泥巴都晒裂了。
  “稻田怎么没水?”
  洪范吃了一惊。
  “都说凉州种麦,果然不假。”
  古意新笑道。
  “水稻田要蓄水不假,但一般只蓄三个月,待抽穗了就要放水。”
  “在我胜州老家,山地梯田里还会养鱼——一般是鲤鱼。”
  “水深不超过三寸,鱼苗三个月也正好长到三、四寸,熏着吃很美味。”
  草鞋踩上田埂,他好似回了家,话音远比平时轻快流畅。
  远处,农人们左右星散,已甩开膀子开干。
  唯独两人身后还聚着不少人。
  “我们也动手!”
  古意新语带急切,示意所有人让开,自肩头卸枪、下田。
  未等洪范回神,一道枪劲迅疾刺出,恰好把成排稻谷切下,留下齐整的谷茬。
  风中起了一片赞叹。
  待第二、第三枪后,看热闹的人已散开,去忙自己的事。
  显然,这一幕已不新鲜。
  一时间,田埂上只留下洪范,以至于他觉得自己仿佛是画卷里的杂色、号子里的杂音。
  “古兄,要我做什么?”
  他迫切发问。
  “我听说你控沙自如,变化精妙远胜人手。”
  古意新提议道。
  “不如我来割,你在我后头整理捆扎?”
  洪范一口应下。
  这本来就不是难事。
  他学着隔壁田里农人打好的样子,卷起沙流,将谷子杆合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捆把。
  两人配合,效率堪比前世的大型农机,不久便理开十几亩地。
  洪范再回首时,踏过的田地里已跟满了拾穗的老妇与小儿。
  机械式的劳动让人专注。
  直到日头升至天中,两人才首次休息。
  官道旁,预先挑满的水缸里还剩大半缸井水,里面漂着个葫芦瓢。
  古意新自饮了一瓢,又舀一瓢递给洪范。
  凉水下肚,两人寻了个田埂上的树荫,与几位老农同坐。
  午饭是六个硬炊饼,与众人并无不同。
  “日头太大,饭菜晒三四个时辰要馊。”
  古意新解释道,递过来三个。
  洪范无所谓地摆手接过,炎流劲一发,饼子便热气腾腾。
  自家六个饼子热好,他又顺手帮了其余人一把,额外收获几个满是褶子的拘谨笑容。
  饼子尚算可口。
  但洪范刚安稳吃了两口,便吃不下去——隔壁拾穗的孩子正捏着冰凉炊饼巴巴望来。
  武者不差这一顿饭。
  他索性不吃了,起身一个个照顾。
  小半时辰的小憩后,下午的工作照旧。
  谷子被割下捆好,然后以各种方式——肩挑、车推、驴驮——运往打谷场。
  申时刚到,段天南也自天外飞降。
  众人瞩目下,他扛着小山包一般的谷捆往返地头与龙湫,效率暴杀拖拉机。
  不过只来回五、六趟,这位百胜军仅有的元磁便被什么事情绊住脚,没有再回来。
  “这是去脱粒?”
  洪范对古意新问道。
  “没那么快。”
  后者回道。
  “谷子割下来还会后熟,上场后要先堆个十了八天,产量能多些。”
  “之后呢是晾晒,再用牲口打场脱粒——谷子自不必说,那些杆草也是宝贝,都要垒摞打垛,寒冬里用得着……”
  古意新耐心解释。
  洪范听得津津有味。
  两世为人,他从未接触过农业生产,此时经一日劳作,好似发现了第二个世界。
  埋藏在超凡武道下、擎托天地的世界。
  如古意新所言,种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事情。
  然而依洪范两年多来所闻所见,这事与武者却是绝缘的。
  庄稼之于民众,就像民众之于武者。
  甚至还不如。
  农人还需要伺候庄稼,拔草施肥;但武者不需要考虑暴力以外的事情。
  那些事情自会有另一批凡人替他们管好。
  戌时过了两刻,太阳在云中化开,染出了晚霞。
  农忙时节的一日劳作到此为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