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希瑟·格肯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给出不同的答桉。

  如果问布鲁克林,布鲁克林会说希瑟·格肯就是个假惺惺的阴险死胖子。

  如果问罗伯特·戈登,罗伯特·戈登会说希瑟·格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如果问约翰·曼宁,约翰·曼宁会说希瑟·格肯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问耶鲁,耶鲁的人会说希瑟·格肯是个低调的人。

  希瑟·格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以至于即便是耶鲁的人,大多数也对他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耶鲁并没有哈佛这么多破事,即便是身为死对头的哈佛,对耶鲁内部的派系斗争也是知之甚少。

  希瑟·格肯就这么低调地从耶鲁毕业,低调地进入管理层,低调地继承耶鲁派领袖的位置,低调地掌控了耶鲁。

  就是这么的丝滑,就是这么的风平浪静。

  不像哈佛,内斗搞得人尽皆知。

  布鲁克林对希瑟·格肯最大的印象,也是在曼哈顿酒店会议期间,希瑟·格肯亲自下场,带着巴里·贾斯汀强势闯入会场,并在后续一直企图破坏哈佛的会议。

  尽管他失败了,但希瑟·格肯在这期间的表现,给布鲁克林留下巨大的印象。

  这件事教会了布鲁克林在面对希瑟·格肯时一定不能大意。

  尤其这一切还都发生在他安排安东尼防备希瑟·格肯,结果希瑟·格肯一直没动静之后。

  在推测出罗伯特·戈登背后是希瑟·格肯后,布鲁克林立刻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面对布鲁克林的不礼貌行为,希瑟·格肯没有太大反应,他依旧用具有欺骗性的语调跟声音说道

  布鲁克林停止了嘲讽行为,沉声说道

  布鲁克林嗯了一声

  他当然不希望耶鲁就这么退出!

  但联系前面,从这通电话接通开始,布鲁克林就毫不客气地发动嘲讽技能,有什么说什么,十足十的诚实,这番话听起来就可信了许多。

  希瑟·格肯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大概是在思考。

  布鲁克林不情不愿的说道

  希瑟·格肯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电话里响起轻笑声。

  布鲁克林阴沉着脸色质问道

  希瑟·格肯不慌不忙的说道似乎跟你都有一点儿矛盾。你就不怕这份提案有不恰当的地方吗?」

  鬼才怕!

  越多不恰当的地方才越好!

  布鲁克林翻了个白眼,却没有立刻回应。

  希瑟·格肯这句话几乎等同于明示,他已经知道布鲁克林在新闻法桉提案跟专研小组上有所隐藏。

  而希瑟·格肯接下来的话更是验证了这一点。

  希瑟·格肯继续用假惺惺的语调说道

  希瑟·格肯要利用专研小组,清除耶鲁内部的异己?

  耶鲁内部也不平静吗?

  布鲁克林这么想着,沉声道

  希瑟·格肯似乎真的很遗憾

  布鲁克林扔掉手中的签字笔,站起身去接了杯水,喝了一口后道

  这跟布鲁克林指控罗伯特·戈登不同,这种关乎名誉,甚至关乎背后势力的消息,并不是谁说什么别人就会信的。

  在旗鼓相当的对垒之中,烟雾弹,舆论,泼脏水,抹黑……几乎是最先行、最常被用到的手段。哈佛与耶鲁彼此抹黑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只是一件事的真相究竟是怎样恐怕只有少数人知道,大多数人对这件事的认知都是随着对垒双方的胜负而的。

  加入希瑟·格肯在纽黑文宣扬布鲁克林要利用新闻法桉提案清理反对派,新闻法桉提案只是个陷阱,是抛出来的弃子,布鲁克林同样会在波士顿召开发布会,宣称希瑟·格肯是眼馋哈佛的主导地位,在抹黑哈佛,并把罗伯特·戈登拿出来,以受害人的身份博一波同情的同时告诉媒体这是希瑟·格肯在转移注意力。

  如果最终哈佛胜利了,希瑟·格肯的所作所为即便真的符合事实,他也还是在抹黑哈佛,在转移焦点。之所以被希瑟·格肯预测成功,是因为耶鲁一直在从中作梗,破坏了这次提案。

  如果耶鲁胜利了,哪怕布鲁克林真的在推动新闻法桉,事实的真相也是他在清除反对派,法桉通过都是耶鲁的功劳。

  因此,并不是希瑟·格肯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一定能扳倒布鲁克林的。

  庭审辩论还会给被告辩解的机会呢。

  又没人捂着布鲁克林的嘴不让他说话,他有的是方法把水搅浑。

  因此,发觉希瑟·格肯洞察自己的目的,布鲁克林并没有太担心。

  希瑟·格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布鲁克林冷笑道

  这番话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之前希瑟·格肯威胁他,现在他也反过来威胁希瑟·格肯。他们扯平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

  希瑟·格肯似乎想跟布鲁克林握手言和,一起合作一次,但布鲁克林并不同意。

  布鲁克林不认为希瑟·格肯是个愚蠢的人,更不会认为希瑟·格肯会在经历曼哈顿酒店会议跟布伦纳这两件事后,还会天真地以为跟他有和好的机会。

  反正布鲁克林没有跟拿着枪要嘣了自己的人合作的习惯。

  希瑟·格肯语气中包含着无奈地说道。

  布鲁克林缓缓放下水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自然是不希望新闻法桉通过的,不仅他提的不通过,他还希望别人提的也不通过。

  新闻法桉在整个联邦政坛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他完全可以等这次风头过去,再把它拿出来利用一番,真真正正地让法桉通过。

  最重要的是,希瑟·格肯如果提前让人修订了提案,这时候拿出来,会立刻吸引走外面晚宴上的所有客人。

  他的一切打算都会落空。

  他是打定主意要将法桉当做垃圾站处理的,因此,他甚至都没过问过提案的具体内容!

  一个是明知道会被否决,因而从一开始就没上心,一个是准备充足,老早就虎视眈眈,哪个更好,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

  外面那些人或许会怕哈佛的报复,但如果对手是耶鲁这个跟哈佛同体量的存在呢?

  哈佛的报复立刻就没那么可怕了。

  希瑟·格肯抓住了布鲁克林的命门!

  希瑟·格肯这么久一直没动静的原因终于浮现出来。

  布鲁克林却没有感受到解开谜团的喜悦。

  垃圾站计划其本身是非常完美的,虽然存在漏洞,但这个漏洞要求有人具备卓绝的眼光,能在布局之初就洞悉布鲁克林的目的,并立刻着手准备。

  光有眼光还不够,还需要广大的人脉,能发动并指挥得动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法学人才,同时还能衡量各方势力的需求,综合平衡,还要不怕哈佛的打击报复,顶得住哈佛的压力,要足够隐蔽,不泄露一点儿信息。

  这种漏洞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因此,布鲁克林在布局之初虽然就已经考虑到这种可能,却在评估过可能性后放弃了准备。

  因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

  这根本就不是人,这是魔法,是预知未来。

  布鲁克林最初调入专研小组的人可是在曼哈顿酒店会议上支持他的人。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布鲁克林兑现承诺的交易而已。

  尤其是在此之前布鲁克林还派了鲍勃跟他们挨个谈过。这一行为让专研小组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了。

  ——这不就是没谈拢,布鲁克林暂时妥协,拉拢支持嘛。

  偶尔有几个,也会被看成是内部妥协或内部协商的结果。

  或不准这就是布鲁克林安抚、收买人心的手段呢!

  结合布鲁克林留下安东尼跟伯克的举措,这种可能性非常的高!

  等到后期布鲁克林开始往专研小组里塞反对派时,的确极大增加了暴露的风险,可那时候已经晚了。

  在布鲁克林第一次大批量往专研小组里塞人时,即便有人洞悉了布鲁克林的目的,时间上也已经来不及了。

  根本来不及追上专研小组的进度。

  木已成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可现在希瑟·格肯告诉布鲁克林,他不仅洞悉了布鲁克林的目的,还在老早就有所准备!

  布鲁克林被震惊到了。

  站起来后他又慢慢坐了回去。

  布鲁克林的声音依旧镇定,至少光凭声音根本听不出他内心有什么变化

  他不相信希瑟·格肯的话!

  他认为希瑟·格肯是在吓唬他!

  也许希瑟·格肯的确组织人手编撰了提案,也许希瑟·格肯的确早早就洞悉了他的目的。但绝对不可能是在最开始计划实施之初就洞悉的!

  除了布鲁克林,只有伯克、安东尼跟洛佩斯知道这件事。

  伯克恨不得向纽黑文发射核平,根本不可能泄密。

  洛佩斯跟他是一体的,也不可能泄密。

  安东尼那段时间处于生无可恋的躺平状态,他连哈佛内部都不想往上爬,更别说往外面泄露消息。

  那时候除了他们四个,所有人,包括哈佛内部人士,都认为这是布鲁克林拉拢人心的手段。

  没人!根本没人会认为这是布鲁克林排除异己的计划!

  因为这个计划太疯狂了,这是在戏耍整个联邦政坛!

  没人认为布鲁克林有这样的胆子。

  知道布鲁克林有这样胆子的人不可能泄密。

  所以,布鲁克林不认为希瑟·格肯是从最开始就洞悉了计划。

  希瑟·格肯或许的确组织人手编撰了提案,但他手中的提案一定没有编撰完。

  这不是赌,这是基于已知条件与线索,基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之下的推论!

  希瑟·格肯在虚张声势,他手里没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