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报身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既然如此。”

  知晓这件事后,小青闭目安静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确认着什么,随后睁开眼道:

  “那还是把它也关进舍利塔里面,让他俩一块儿安静待着好了。”

  这位意图一统仙界大地与九幽的梅山大圣,日后与她也是互为竞争关系的阻道者,自然用不着对其下属客气。

  夏启点了点头,继续闲聊了会儿后,起身提出了告辞。

  离开之前,他询问对方是否要随他一道南下,前往少林寺。

  小青欣然答应下来,还让他把羲也一并叫上。

  根据她的说法,招妖幡目前确实是在少林寺内那只白泽身上,但妖皇殿本不应该这么早就开启。

  所以此物应该是袁洪偷偷溜进去以后,再移交给对方的。

  身为“妖圣传人”,讨回这件被毛贼偷窃的妖族至宝并代为保管,也是她应有之义。

  至于夏启这边,因为时节马上就要冬至了,所以打算给底下的学生们放个长假,在家开开心心过个好年。

  这样他也可以安心外出,沿途游历,增广见闻,看看葛州以外的风土人情了。

  彼此意见达成一致后,夏启先是回了趟草庐,收拾好东西,并叫上了羲。

  接着又去山脚下的学生家里,挨门挨户通知完毕。

  做好这些准备事项后,他和羲就前往了小青的居所,打算稍后一道前往东市买马。

  结果去时便发现对方早已备好了一乘内饰精致且华丽的马车,以及一匹膘肥体壮的骏马。

  见状,夏启和羲彼此相视一眼,还没等他开口,沉默寡言的羲便主动坐上了车夫的位置。

  小青似乎早有所预料,自顾自登上马车,合拢了车门。

  啪的一声轻响,羲扬起马鞭,马车由静转动,向着街道尽头驶去。

  得,太阳神君不会真有什么把柄落在了妖圣手上吧……

  看着这一幕,夏启不禁摇头失笑,旋即也翻身上马,慢悠悠跟了上去。

  ……………

  两个月后,秦州南部的大地上已是积雪消融,初春之象尽显。

  天朗气清,湛蓝通透,浮云点缀,少林寺下也是一派好风景。

  山脚来往之人众多,形成颇具规模的集市,上山要道入口立着一处牌坊,上书“莲台山”三字。

  夏启也是一袭寻常游客打扮,衣襟微飘,双手负后,悠然前行。

  过去这两个月时间里,他在沿途游览各处盛景之余,也顺路除掉了诸多正在兴风作浪的作恶之辈,基本都是些叫得上名号的左道中人。

  是以在领取他们的悬赏花红时,他本人也不可避免的打出了些许薄名。

  但这未尝不是夏启有意为之,同时也不乏六扇门以及世家门派内的仙迹成员暗中帮忙运作,这才能将战绩迅速流传开来。

  此番除害扬名,一是为了磨砺自身,搜集五德之气;

  二是尝试留下一个口口相传的名号,为日后修炼“报身”早做准备。

  所谓报身,简单来说就是依靠天地果报来接近大道的修炼办法,越是与大道同步,越是有莫大神通,到了最后,身化此道,纪元不灭,寿元不尽。

  当然,也会受到自身大道的局限,必须遵循对应规则。

  道德、功德、福德、阴德、圣德,此五德之气的本质,皆是自身所行所为得天地大道对应之报而来,亦是与报身之法同理。

  只不过修练报身与正常凝聚法身不同,非是慢慢自成一界,由内控外,而是借助果报反馈,体悟到真实,行为愈发靠近天地某种法则,并与之融合。

  因此报身在传说以前只能在当前天地无处不在,天涯咫尺,所以对于夏启而言,最好就是以真实界内打出的名号作为承载基础。

  至于修炼报身时,需要身心和行为必须严格贴近回报来源,宏愿亦不能有丝毫违背,否则立刻跌落等诸如此类的限制,在夏启看来倒也不算什么。

  毕竟有得有失,才是必然,更何况他还可以借助道德天尊的“一气化三清”之法,类似佛门“斩三尸之法”那样斩出相应分身,避免此类限制影响到本体。

  至于为何要尝试此道,则是因为他所打算凝聚的,并非那些被人熟知的佛门功德报身、道门福德法体之流,而是以“人道”圣德为主的报身!

  如今他身怀妖圣的全本“凤凰涅槃诀”以及少林“大梦真经”残篇,又有羲这位修炼了五太五德之道的绝顶高手从旁指点,外加小青手里的妖圣枪供其感悟体验。

  几经研究后,他对于此道也算有了一定把握,哪怕未来需要自开道路,也不乏为之一试的信心!

  …………

  就在夏启打出自身名号,刚来到秦州地界后不久,他便收到了一封少林寄来的请柬。

  请柬为空闻方丈亲笔,内容大致是为表感谢,请他单独前往少林寺一趟。

  夏启思考一番后,并没有拒绝这位当世天榜第三高人的盛情邀约,于是辞别了小青和羲,先行一步,来到了莲台山脚。

  真实界内的少林执掌南晋武林牛耳多年,本身又是佛门禅宗,因此并未派遣弟子守于山脚,以示此山非其独占。

  故而后山深处常有外景强者捕捉毒物练功,前山亦时有游人,更不绝柴夫、猎人和采药者的出入。

  他们只是在半山亭派了两名弟子,主要通报客人来临,再让知客迎接。

  直到过了半山亭,靠近本院所在,才会有执事僧巡逻,谢绝闲杂人等更进一步。

  夏启心中猜测着少林特意邀请自己过来的意图,缓缓踏上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了半山亭。

  半山亭内设有石桌石椅,供访客休息。

  还有一面石碑,其上用蝇头小字刻着少林第六代祖师元空神僧手书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石碑面向深谷,每一字各持一相,诸相非相,乃见清净。

  此时,亭内站着的不再是武僧院里的普通灰袍弟子,而是两名着黄色僧袍的知客僧。

  当看到山路上缓步行来一位年轻游客后,他俩便双手合十,低宣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方丈有请施主入寺。”

  “还请两位法师稍等片刻,待我一观此碑后,便随二位过去。”

  夏启微笑还礼。

  “施主请便。”

  知客僧单手竖起,安静退至一边。

  夏启微微颔首,负手立于石碑前,品读着字里行间蕴含的禅意韵味,心神宁静。

  “如是我闻……”

  这一排排小字看似密密麻麻,但若细读,毫无眼花缭乱之感,每一個字都挥洒如意,自成一格,毫无重复,仿佛各持一相,以证诸相非相,禅意隽永。

  不愧是常有罗汉、大罗汉镇寺的佛门圣地,仅是这件任凭游客参悟的石碑,内蕴真意就已非同凡响了。

  与此同时,那两名知客僧也陪在夏启旁边,悄然打量起这位近期风头正盛的神秘新秀,被六扇门誉为“腰悬三尺英雄剑,为天且示不平人”的“平天剑”。

  也不知道对方具体是何来头,甫一出道就战绩彪炳,以六七窍修为连诛多名甘陇道上积名已久的八九窍魔头,直接冲上了人榜前十的位置。

  甚至少林这边也因为他的到来而阖寺大张旗鼓,扫榻相迎。

  如今一看,对方腰悬长剑,衣袍洒然,背负双手,品读石碑的姿态,说不出的气定神闲,道不尽的渊渟岳峙。

  再配合他那副俊美出尘的面容,又有一种难描难述的风姿扑面而来。

  宛如谪仙临凡,令人见之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