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

                2023-08-18 作者: 木子蓝色

                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

  北燕州。

  桑干河畔,永兴县东南四十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就是轩辕台?”

  谁能想到桥山上那个不起眼的高台,居然是轩辕台,高不过一米多,长宽也不过两米左右。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西有王母之山、豁山、海山、穷山,有轩辕之台,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穷山,便是眼前这桥山。”

  武怀玉看着眼前,也有些感慨,怪不得南朝诗人曾说,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桥山因其山峰天然形成拱形石桥而得名。

  黄帝崩,葬桥山。

  昔日黄帝庙已不见,空余这块大方石,传说是黄帝和仙人广成子下棋的的棋盘,后来成为后人祭拜黄帝的祭台,故称轩辕台。

  在檀州平谷的渔子山上,也有一座大冢,世传为皇帝轩辕陵,也俗称轩辕台,西邻西汉平谷故城,虽几经沧桑依然尚存,正殿有轩辕、伏羲、神农三皇之位,每年正月十五轩辕庙会,四方百姓云集,进香祭奠。

  相比下位于涿鹿的这个桥山轩辕台,反倒默默无名了。

  李突地稽倒是带着一众儿孙们很恭敬的给石台祭祀三牲贡品,还认真的磕了头。

  两处轩辕台,李突地稽每年都拜。

  轩辕虽非他们靺鞨始祖,但他现在以华夏自居,当然要拜这祖宗。

  到底哪处是黄帝葬骨之地,李突地稽不在意。

  “我以前到北燕州狩猎,都不敢向西射,敬畏轩辕之台。”

  老头子一脸严肃认真,还当着怀玉的面,给他众儿孙们好好上了一课,告诉他们轩辕黄帝是谁,要如何心存敬畏。

  南朝梁元帝说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可内附靺鞨首领突地稽却说他们不敢向西射,因为西面有轩辕台。

  甚至此前居于此地的边民、蕃胡,仅凭一句话,便对这石台恭敬万分,年年也是要来祭拜的。

  “段参军。”

  “属下在。”

  “你安排一下,在此起冢为陵,立庙祭祀,修轩辕殿,以祭祀我华夏人皇。”

  所需材料,招商承供,劳力则直接用俘虏的那些粟特胡。

  轩辕即是人皇、天神,也是华夏祖先。

  其实天下各地关于桥山位置,关于轩辕台有各种说法,但如今大唐官方认证的桥山和皇帝陵,其实是在关中的坊州,列于国家祀典,四时祭祀的。

  不过对武怀玉来说,在北燕州新设的永兴县内,把当地一直延续的这个轩辕台传说认证一下也非坏事。

  在此修起轩辕台,在这片边塞前线,胡汉混居厉害的地方,把老祖宗请出来,甚至特意用粟特胡俘虏来修,挺有意义的。

  反正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

  “待黄帝陵修好,迁移一些大户于此守陵。”

  这是仿汉代陵邑制度,西汉之初就将天下豪强迁往皇帝陵墓附近,形成陵城供豪富居住,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以此为疆本弱末之术。

  陵邑制度既加强了关中本位制,也加强了军事防备,最重要的是削弱了关东的地方豪强势力,甚至抑制了土地兼并。

  武怀玉在北燕州修个黄帝陵,回头肯定也要把檀州平谷的轩辕台再修一修,到时再把幽州内地的一些豪强,迁到这两州,以守陵为名,既可以打压下幽州内地豪强势力,也还能充实边疆。

  反正一举数得。

  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以来,朝廷也是在积极的裁并州县,合并督府,但武怀玉到任幽州后,却新设了不少县。

  就如北燕州,先前仅有一个怀戎县而已,而武怀玉在收抚山后各寨后,就新设了赤城县、丰宁县。

  巡视塞外归来,又接着在粟特胡所据之地,新设了广宁、怀安、文德、永兴四县,

  这还没完,武怀玉灭掉粟特胡三千家后,北燕州其它未附籍的那些边民、蕃户也是纷纷主动请求编户齐民、纳税服役,怀玉于是又以这些边地边民等,新设龙门县、崇礼县,

  以及妫川县。

  现在又以建轩辕台守陵为名,要把原划到永兴的涿水一带,新设矾山县。

  如此一来,原本北燕州仅辖怀戎一县,而现在则是有怀戎、妫川、矾山、永兴、赤城、丰宁、龙门、崇礼、广宁、怀安、文德十一个县。

  一下子从一个县增加到十一个县,武怀玉当然不是胡来。

  设了这么多县,自然是地方有这么大,其次是要为接下来大举移民屯兵做好准备。

  北燕州做为幽府之肩背,交通战略要地,自然要加强加快发展,清夷军、广边军、广宁军,这里直接就驻守三军。

  统军府都新设五个。

  还要编练武骑团练,蕃胡城傍等。

  兵马众多,粮草需要也多,不可能光靠开中盐法运粮支边,武怀玉还是希望利用边地地广人稀,搞屯田。

  首先就是军屯。

  幽州都督府将分成三个屯田区,幽蓟屯田区,这里土地肥沃,河汊纵横,灌溉便利,农业条件优良,引泸沟水可开稻田数千顷,初步估计,幽蓟屯区,可开军屯百屯,一屯五千亩,那就是五十万亩地。

  第二个屯田区是平营屯田区,平州营州,在幽州之西,甚至东抵辽河,越发地广人稀,可屯之田更多,加上新从奚人手里拿到的瀑河流域,以及卢龙塞以北的大片土地,能开垦许多军屯。

  这个屯区,比幽蓟屯区能屯之田还多,但相对农业条件差点,能屯一百多屯,五六千顷之地。

  第三个屯田区,自然就是山后,北燕州、檀州,都可称为山北之地,战略位置显要,是幽州肩背。

  北燕州的盆地很多,有于延水、桑干河等河流经过,现在没什么人口,若开屯田,亦不减百屯,檀州的怀来密云一带条件也还可以,亦可垦三十屯。

  只要有足够的人,仅这三个军屯区,若是开发起来,能够达到三百屯,百多万亩地,相当惊人。

  除了军屯,亦可民屯,移民屯田分田授地,充实边疆。

  以北燕州新设十县,现在编户总人口亦不过两万户不到,加上怀戎的三千多户,都还不到两万户,这还包括了许多蕃胡也编户入籍了,

  而这些县,每县落户一万户都是足够的。

  人口的需求很大。

  相比幽州地广人稀,冀州的河北平原却是已经渐渐恢复过来,尤其是那些老牌世家豪强们,仍然占据着大量土地,加上新贵们的土地兼并,普通百姓依然是只占少里地甚至无地可耕。

  武怀玉还是希望从这些世家豪强手里撬一些佃户、部曲过来,迁移到边塞分田授地,充实边疆。

  新编的这些府兵、团练,优先分田授地,甚至他们的家人、子弟,也优先授分田地,一丁百亩上限授满。

  驻守边塞的这些边军,一边驻防一边屯田,所得屯粮除了供军需和储备,也要拿出部份比例来,分赏给屯田士兵,相当于分红奖励,激励大家的干劲。

  风雪交加。

  武怀玉与突地稽、浮榆以及卢承业等在轩辕台下赏雪喝酒。

  “国姓公,燕州粟末靺鞨子弟都非常勇猛彪悍啊,本督想要多点选些为府兵、武骑,充实边防,并精选一些为本督的衙兵,国姓公可愿意?”

  李突地稽内附中原三十几年,早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蛮夷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跟武怀玉也相处了一段时间了,立马秒懂武怀玉的意思,却是毫不犹豫的就起身,端起酒杯先干为敬,“那是都督看的起这些崽子们,能够点选为府兵,甚至成为都督衙兵,那是他们三生有幸啊,我先代他们谢过都督了。”

  武怀玉要点选靺鞨子弟为府兵、武骑,让他们进京番上宿卫,或在边关戍卫,又或成为武怀玉的牙兵,这意味着这些精锐青壮靺鞨子弟,就会脱离李突地稽,甚至离开燕州。

  但他并没有拒绝,甚至没有一丝犹豫。

  内附三十几年,让突地稽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过的好,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融入,成为一名汉人。

  一直保留着胡风,甚至始终聚落侨置,这其实并非好事。

  这位主动让心爱的小儿子拜武怀玉为义父,又把最勇猛的长子全家送去长安的老族长,看的很透彻。

  就算他们几千帐粟末靺鞨人全都打散了,又如何,就算燕州到时取消并入幽州,又如何,

  于延水三千粟特胡可是刚刚灭亡,甚至他率着靺鞨子弟出力极多。

  “浮榆刺史?”

  “俺也一样!”浮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跟随突地稽的步伐。

  当初他们扶余靺鞨乌素固部,跟着粟末八部西迁内附隋朝,几十年过去,他觉得这路选对了,现在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化整为零,分散安置,这无疑是避免尾大不掉的一个好办法。

  两位靺鞨首领的爽快,让武怀玉非常满意,起身给他们各敬了一杯酒。

  李突地稽恭敬的回敬,甚至直言,“我等当年西迁内附,安置辽西,后逢隋乱,动荡飘摇,朝廷厚恩,仍划地侨置州县安置,”他直言自己已经老了,“我等在幽州也已经呆习惯了,如今子弟们有机会点选府兵、团练,十分感激,辽西是回不去了,也不想回了,我等觉得已经没必要再保留燕州、慎州之名,请求都督上书陛下,废去侨置燕州,直接归幽州管辖。”

  “俺们慎州也一样。”浮榆跟上。

  朝廷基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考虑,对一些降附的蕃胡,在其境内设立都督府、州,仍以其酋长统领,这种属于羁縻府州,也就是名义上所属,实际上基本上是不直接管理,也不编户更不纳税赋的。

  还有一种叫内附侨置府州,比如燕州,本来突地稽他们这些靺鞨人内附中原,安置于辽西,在燕郡之下设辽西郡,是有地盘的,只是自己管理自己部落,实际也基本上不纳税赋,只上贡一点土贡。

  但后来突地稽等内迁,在幽州划块地设燕州,管理原来的燕郡辽西郡的部落人口等,

  这种沿续魏晋以来的传统,比如某州被敌国攻占,于是在后方侨置此州,以安置管理原来这州的军民等。

  唐初武德时,盐州陷于敌手,朝廷便在灵州城中侨置盐州衙门。

  在魏晋之时,侨置州县,本是收治流民,安抚侨民的一种手段,算是一种临时政策。

  突地稽的燕州之前寄治幽州城内时,也是没有实土的,可后来朝廷为拉拢安抚他们,特意给他们在幽州城西北划了一块地给他们设立了燕州,相当于升格成正州了,但实际地又仅一县,管的也基本是靺鞨部众。

  突地稽现在请求要废掉燕州,连侨置都不用,这是很积极的表忠心。

  武怀玉对此很高兴。

  其实他也很讨厌这种什么侨置州县,或是给蕃胡设立这种自治的州县,搞国中之国,那有害无益。

  就算一时权宜,那有机会肯定要取消的。

  现在不正是机会。

  于是武怀玉便让卢承业当即为突地稽和浮榆两人写了一道上书请求废燕州、慎州,请并入幽州的奏疏,

  写好后武怀玉也还署了个名,算是联名上书了。

  突地稽现在是赐国姓、蓍国公,而浮榆仅是扶余侯。

  这家伙也知道自己没有突地稽那样的威望和实力,得不到皇帝直接赐国姓,于是打起了武怀玉的主意,趁着怀玉高兴,这老头也拉出自己喜欢的小儿子,要他拜怀玉为义父。

  浮榆的小儿子虎头虎脑,是他第二十三子,浮榆很能生,生了二十三个儿子,还有一堆女儿,早夭病逝和战死沙场了几个,现在还有十八个儿子,这小二十三跟李谨行年纪差不多,

  “阿泰拜见义父。”

  “哈哈哈,好,本都督便收你为义子。”

  “请都督为他赐名。”

  “给你取思恭二字,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希望你能够牢记。”

  浮榆拍了儿子那刚剪去发辫不久,新长出的头发如毛桃的脑袋,“你以后就叫武思恭了,还不赶紧谢过武相公。”

  “孩儿武思恭谢义父赐名。”这小子倒也反应快。

  武怀玉本来只说给他取个名字,却没让他改姓的。

  没等他开口,浮榆也跟着拜谢,还算称以后他也姓武了。

  “武浮榆谢过都督赐姓。”

  武怀玉看着这一老一少两颗毛蛋似的脑袋,倒是不由的笑了,罢了,既然这爷俩非要攀附,倒也无所谓。

  老头立马又道,以后他们扶余乌素固部,都改姓武。

  好家伙,一下子多了几千家靺鞨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