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猪肝色(春节加更)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不过,朱元璋的心情,和他儿子却明显有点不同。

  虽然说,如果有和氏璧啊什么的,有人能献给他的话,他肯定会很高兴,也肯定是当国宝来对待的。

  但是,眼前这一幕,他看着张一凡这个乡下小子指着文官的鼻子骂,还骂得那么狠,都气发抖了,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的心中,却感到有些爽!

  这些文官一直气他,隐晦地攻击他,虽然他有生杀大权,但是要把文官气成这样,还真不大可能!最多是让文官吓得发抖,而不是气得发抖。

  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张一凡也更好奇了。看着他竟然一点都不怯场,谈吐犀利,这明显不符合乡下小子的印象!

  这个小子,不简单啊!

  这么想着,他也要听听,到底这个乡下小子在接下来能说出什么话,推翻大家普遍认为和氏璧是国宝的说法?

  此时的朱元璋,置身于世外,笑看底下争斗,心情难得不错!

  而此时,其他文官武将都已经回过神来了。武将这边还好,文官那边,却是一个个都气炸了。

  不过城府比较深的那些人,是阴沉着脸不说话,而那些城府浅一些的,或者说想趁这個机会表现自己的文官,却是一个个跳了出来,围攻张一凡。

  “毛头小子,信口雌黄,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和氏璧乃是公认的国宝,竟然被你贬得一无是处,就你那什么水泥好?简直是狂妄至极!”

  “不知礼节,不知礼数,该杀!”

  “对,该杀,五马分尸!”

  “活剐了他都是便宜他了,就不应该生下来!”

  “……”

  面对一众文官的围攻,张一凡反而心中窃喜。因为他分析过,在这洪武朝,绝对不能去和文官武将打成一片。如果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那以后自己展露才华,声势更大的话,反而可能会被朱元璋忌惮。

  就张一凡自己分析,李善长为什么不得善终,就和他与文官武将的关系都不错有关。

  到了李善长的这个地位,不得不让朱元璋忌惮,就算李善长自己没有反意,可他得很多文官武将拥护,那万一黄袍加身呢?

  这种猜忌,在朱标死后,会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根据这些分析,张一凡原本就打算他的亮相,从舌战群儒开始,如今见到这些文官都围攻他,也附和他的预期。

  这不,就见他丝毫不惧,更是感觉不到寒冷,只是用手指着这群文官,大声说道:“好,那我问你们,和氏璧是能吃还是能喝,又或者是能用?有多大用?对皇帝,对国家有多大的功劳?来来来,你们来说说!”

  “……”听到张一凡的反问,刚才乱糟糟地围攻,突然之间,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国宝能是这样定义的么?

  之所以是国宝,那就应该是稀有!

  然而,张一凡的这些问话,在这大众广庭之下,也不能直接就答复。因为从合理性上来说,一无是处的东西,就算再稀罕,好像也不能算是宝贝吧?

  大殿内的这个安静,特别是和之前围攻张一凡时候的吵闹对比,更是有点醒目,有点打文官的脸。

  每多一点时间的安静,就多打一点时间的脸!

  尴尬不尴尬?

  其他人可能还好,那些围攻张一凡的文官,绝对尴尬!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心中又爽。

  干得好,就要有人能治下这些文官。平日里,好像就他们有学问,这下好了,被打脸了吧?

  不过,也终归是有一些聪明人的,看着张一凡在出风头,自然是不满的。

  这不,宰相胡惟庸站了出来,冷声喝道:“和氏璧之所以是国宝,乃是谁拥有和氏璧,便是天命所归!此等意义,谅你也不懂!”

  和氏璧所刻之传国玉玺,朱元璋并没有得到。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献上这个的话,他绝对会大喜,并且重赏,以国宝待之。原因无他,因为他拥有和氏璧所刻之传国玉玺,就说明他是天命所归,为他的皇权背书!

  这种事情,他绝对是要给予肯定的。

  那些文官听到胡惟庸的这个话,顿时回过神来,纷纷附和,似乎是要扳回一局,挽回刚才丢失的面子。

  就连朱元璋听了,也是暗自点头。

  不得不说,胡惟庸能当宰相,确实是有水平的。这也是朱元璋虽然不满他和李家结成姻亲,却也还是要用他。

  然而,张一凡这边,却是冷笑一声,立刻就反驳道:“既然如此,那我问你,历代拥有和氏璧的皇帝有多少?他们都是天命所归么?”

  顿了顿,他不等胡惟庸回答,就又冷声喝道:“天命,乃是人心,不是一块石头,这点道理都不懂,你也好意思当大明朝的官?只会误国误民!”

  他这话一说出口,就犹如一支离弦之箭,直接射中胡惟庸的心口,以至于他的脸色,一下涨成了猪肝色。

  一直以来,他都是顺风顺水,特别是当了大明朝的宰相,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尽了所有人的追捧,正当风头时。

  本想着这个乡下小子在大殿内这么嚣张,就顺口一句,治一下他,也能让他这个百官之首更能深入人心。

  结果没想到,这个众人皆知的理由,天命所归的场面话交代出去,却被这个乡下小子猛然抽了一个嘴巴,还无法还口了。

  这个事情,如果真要辩论的话,面对李善长这样的对手,胡惟庸就不会这么轻易就说话了。结果没想到,就一乡下小子,才思这么敏捷,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和氏璧所刻之传国玉玺丢失之前,已经有很多亡国之君都拥有过的。只要平心静气来讨论这个事情,对于儒家来说,也并非不能得到天命乃人心的结论。

  因此,在这大殿之内,胡惟庸一时之间无法反驳,其他官员也没法反驳。大殿之内,又重新安静了下来。

  这一次,朱元璋听得精神一振。如果说,张一凡之前气到杨文裕,还只是让他眼前一亮的话,这一次看到他驳倒胡惟庸,认识到天命乃人心之理,就让他对张一凡重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