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8 莫须有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东厂开始彻查弥勒教了!

  赵云龙向黄锦细细介绍了一番自己的谋划,随即便带着上千人马出发了,甚至陆非烟都坐着陆家的马车跟着一起去了。

  他跟黄锦说的是,带着手下所有人着便装顺着弥勒教徒往宣府镇逃窜的路线一路追踪过去,暗中查探,秘密逮住一些弥勒教徒严刑拷打,慢慢将弥勒教查个底朝天。

  接下来,好像还真让他逮着不少弥勒教徒。

  几乎每天都有身着便装的东厂番子骑着马赶着黑布包裹的囚车从宣府镇方向赶回京城,径直往外东厂衙门跑,来来往往的,好不热闹。

  一开始,郭勋着实吓了一大跳。

  如果真让赵云龙把弥勒教查个底朝天,他就完了!

  不过,收到弥勒教从宣府镇传来的消息之后,他却差点把大牙都笑掉了。

  原来,赵云龙压根就没敢带人进入宣府镇。

  这家伙就带着人躲在昌平州和怀来卫之间的深山里窝着,然后时不时窜出来抓几个路人,弥勒教的人这家伙一个都没逮着!

  很明显,这家伙是准备杀良冒功,伪造证供,以莫须有的弥勒教徒来忽悠嘉靖!

  这招正德朝的时候东厂经常玩。

  问题,嘉靖可不是正德!

  郭勋是着实没想到,赵云龙还敢这么玩。

  小子诶,你找死是吧?

  行,你慢慢玩,等你玩差不多了,我一封奏折上去,揭穿你的把戏!

  赵云龙真在玩什么莫须有吗?

  北直隶大名府南面,有处地方名曰滑县。

  此处全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

  而且这里横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宜,特别适合种粮食。

  自古,这里就是有名的粮仓。

  大明永乐朝以来,这里更是几经开发,良田都达到了将近两百万亩,每年出产的粮食更是超过了三百万石。

  可惜,这些良田基本都不属于老百姓了。

  大明历经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朝堂贪腐日益严重,土地兼并更是愈演愈烈。

  皇室宗亲、公侯勋贵、朝堂官员,甚至外戚、太监等等,那都是变着法的兼并土地,滑县这个香饽饽早被瓜分完了。

  这天上午,艳阳当空,大名府城通往滑县的大道上,上百骑劲装汉子正护着数量马车一路往南疾驰。

  那卷起的灰尘怕不有里许,那隆隆的马蹄声更是传出去老远。

  但凡在路上走的平民百姓,下意识都躲到了路边。

  滑县这地方经常莫名其妙就会出现这样的大队伍,大家都习惯了。

  或许,这又是哪个达官显贵派亲信来收租钱了。

  人家收的租钱可不是一点点,几千上万两都是小数,几万两都有可能。

  这么多的钱,自然需要很多人马护送,所以滑县这地方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大队人马。

  不过,这次过来的大队人马却不是来收租钱的。

  打头的马车内,赵云龙看了看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又看了看怀里隐隐带着兴奋之色的小仙女,忍不住劝道:“非非,要不你就留这边的农庄里吧,太原镇和大同镇那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陆非烟坚定的摇头道:“不行,这次我一定要陪你一起去。”

  唉,这事办得。

  赵云龙无奈,只能暗自叹息一声,不敢再劝了。

  没办法,这次他还是得利用陆家人的关系,小仙女若是不高兴了,那就不好办了。

  弥勒教在山西三镇势力之大那简直骇人听闻,他若是以朝堂官员的身份过去,那真是九死一生。

  因为在山西三镇就没有弥勒教不敢杀的人!

  文臣武将他们都敢杀,官再大他们都敢杀。

  巡抚官够大吧?

  正三品的布政使和正二品的都指挥使那都得听人家的。

  而且,一般不到大战的时候朝廷就不会派遣总督,巡抚已经算是地方上最大的文官了。

  这么大的文官,人家弥勒教照杀不误!

  总兵官够大吧?

  正二品的实权武将,一般都管着一个边镇数万甚至上十万人马。

  这么大的武将,人家弥勒教照杀不误!

  他这个从四品的骑都尉在人家眼里就是个屁!

  至于东厂的身份,那更不能暴露。

  如果让弥勒教知道他这个东厂提刑千户跑人家地盘上去查人家,人家不弄死他才怪!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让王勇先带着大队人马在顺天府和宣府镇交界的山地里玩玩莫须有的把戏,吸引弥勒教和郭勋的注意力。

  而他,则扮成运粮的盐商亲戚,从南面进入太原镇,假装去领略边镇风光。

  因为大明实行开中法,运送粮食到边关的盐商多得很,也常见的很,根本就不会引起弥勒教的怀疑。

  这开中法简单来说就是盐商自己想办法把粮食运送到边关,从边关守将那里换取盐引,然后用盐引到朝廷的盐场换取食盐,再运到指定的地方售卖。

  原本,一开始的时候开中法的确解决了边关几十万将士的粮食问题。

  因为大明官方的食盐产量是十纲,每纲二十万引,每引三百斤。

  而盐商想要换取盐引,每引大概要用五石粮食去换。

  这么算下来,每年盐商差不多能往边关送一千万石粮,几十万边关将士再怎么都够吃了。

  问题,开中法实行一百多年之后,盐引份额差不多都被皇亲国戚、公侯勋贵、朝堂官员等等瓜分完了!

  也就是说,盐商想要换取盐引光运粮食去边关还不行,没有所谓的“窝本”,也就是盐引份额分配证明,盐商把粮食送到边关也白送,根本换不到盐引。

  陆松和陆柏兄弟手里就有两千盐引的“窝本”,所以,他们家手底下有一个大盐商,每年都要往边关送好多趟粮。

  赵云龙就是来找陆家手底下的大盐商帮忙的,他自然不敢惹得小仙女不高兴。

  马车队伍一路狂奔了将近一个时辰,前面终于出现一个不小的岔道,而岔道的尽头正是一个硕大的农庄。

  这时候农庄前晒粮食的大坪上都已经聚集了上百辆平板马车了,不知道多少青壮正在往粮车上扛粮食,也不知道多少佃农的家人在一旁帮忙,那场面着实热闹非凡。

  上百车马刚停到大坪边沿,一个壮硕的老汉便迎上来惊奇道:“老杨,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给非非赶车吗?”

  杨洪闻言,连忙抬手道:“老赵,别瞎咋呼,快上来,领我们去范老爷家。”

  呃,怎么回事?

  赵志好奇的看了看马车,一把拉着杨洪的手蹦上车辕,随即忍不住问道:“老杨,怎么了?”

  人多眼杂,不能跟你细说。

  杨洪满脸慎重的摇了摇头,随即便赶着马车带着队伍往农庄里赶去。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农庄后面一个硕大的院子里。

  农庄管事范闲早被这硕大的队伍给引出屋了,他也有些莫名其妙的迎上来,惊奇道:“老杨,你怎么来了?”

  杨洪看了看四周,这才从车辕上蹦下来,拱手道:“见过范老爷。”

  范闲就是陆松原配范式的弟弟,多多少少有点身份。

  不过,他对陆家的老亲随倒是客气的很,从不摆架子。

  他一见杨洪这架势,不由摇头苦笑道:“老杨,你跟我客气啥,你专门跑过来埋汰我的是吧?”

  这时候陆非烟已然拉着赵云龙的手掀开车帘子蹦下来,脆生生的道:“表舅,好久不见啊。”

  范闲见状不由目瞪口呆。

  这小丫头怎么来了?

  呃,她竟然还拉着个俊俏书生的手!

  这小丫头不是一向清冷的很吗?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满脸怪异道:“非非,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陆非烟竟然一本正经的介绍道:“这是老赵叔的远房侄子赵明。”

  我有这远房侄子吗?

  赵志也愣住了。

  这得多远的亲戚啊?

  远到他都不认识了!

  赵云龙见状,无奈的拱手道:“表舅,我是云龙啊,我舅舅朱宸你还记得吧?”

  朱宸?

  你也叫我表舅!

  范闲回想了好一阵,这才恍然道:“哦,你是朱大人的外甥云龙!

  你这长得也太高了,比朱大人都高!

  我老眼昏花,刚还真没认出来。

  你是和非非一起来玩的?”

  赵云龙也不隐瞒,直接就拱手道:“表舅,我是来请你老人家帮忙的。”

  帮忙?

  你都叫我表舅了,这忙肯定得帮了。

  范闲看了看陆非烟和赵云龙拉一起的手,连连点头道:“没问题,有什么事要帮忙你只管说。”

  赵云龙紧接着便解释道:“这次运粮的队伍你就不要派人保护了,我和非非带着人去。

  还有,请表舅不要跟任何人说我的身份,也不要说非非来了。

  你就说我们是陆家派来保护粮队的就行了。”

  这是帮什么忙?

  你帮我保护粮队去边关,还说请我帮忙!

  范闲闻言,都有点懵了。

  他想了想,随即忍不住好奇道:“你们这是去边关干什么,能说吗?”

  赵云龙小心的看了看左右,这才凑上去低声道:“奉皇上之命,彻查弥勒教。”

  啊!

  范闲和赵志闻言,皆是大惊失色。

  赵志忍不住摇头叹息道:“唉,云龙,你怎么接了这么个要命的差事啊!”

  赵云龙闻言,却是饶有兴致的道:“老赵叔,你对弥勒教很熟?”

  赵志还是摇头叹息道:“我每年都要带队跑十来趟边关,对弥勒教自然比较熟。

  太原镇和大同镇就是弥勒教的天下啊,你去查他们那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啊!“

  这个我当然知道。

  赵云龙微微笑道:“所以,我才想了这么个法子,偷偷的过去查啊。

  你只说我是你远房侄子,出息了,考了个秀才功名,想出来玩玩,就行了。”

  赵志还是有些担忧道:“你真要去?”

  你以为我很想去啊!

  赵云龙不由摊手道:“皇上的旨意,你说我不去能行吗?”

  赵志又看了看陆非烟,随即小心的问道:“非非不去行吗?”

  陆非烟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不行。”

  唉,我的小姑奶奶,那可是要命的地方,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呢?

  赵志只能无奈的看向范闲。

  范闲也拿这小姑奶奶没辙啊,他只能无奈的看向杨洪。

  杨洪是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二老爷说了,非非要跟着云龙去,那就让她去,保护好她就行了。”

  这能保护好她吗?

  那可是边关,而且还是弥勒教的天下。

  更可怕的是,你们还是去查弥勒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