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战果辉煌,两口子打算再接再厉,今天继续带着大黄捉蝎子。
吃完饭,王满银正准备出发,却听深沟对面传来王连顺的声音。
等对方到近前,他疑惑地问:
王连顺说着话,从兜里掏出钱和肉票。
自从知道王满银在食品站有关系后,王连顺每次买肉都派他去。
王满银又问了句。
换做往日,他自然愿意去公社跑腿。啥活儿不干,来回一趟半天工分轻松到手。不过自己现在半天能挣一块多,看不上那点工分了。
估产,也是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词,简单来讲就是评估粮食产量。
每到庄稼快成熟的时候,公社便让各村上报,原则上。为了防止村里少报,公社还会派出工作人员去农田里进行估产。
这年头没有啥科学仪器进行准确测量,评估全凭工作人员一张嘴。
站在村里人的角度,自然希望对粮食产量少估算。也因此,每当工作人员进村时,村里都会好吃好喝的伺候招待,只希望他们能够手下留情。
这是关乎村里口粮的大事儿,王满银自然没有办法推辞,更没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唱反调。
他接过钱后,给兰花交代一句,又掉头回家拾掇蝎子。
不同种群的蝎子相遇时,很喜欢打架,如果死掉就不值钱了。王满银家没有专门的饲养器皿,收上来的蝎子全部放在大缸里。虽然他往里边喷了几次酒,应该多少能消除些气味,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趁这个机会送到供销社比较好。
卖完蝎子,买了猪肉,王满银没敢耽搁,立刻返回罐子村。
等他提着肉赶到饲养室大院时,就见王寿长已经带人将绵羊宰杀完毕,这会儿用大锅炖上,咕咕冒着热气。肉香引得村里不少碎娃们站在院外,探头探脑观望着。
把猪肉交到王寿长手中,王满银就打算掉头离开。
王寿长好心提醒一句。
王满银摇头拒绝。
几口羊肉,他真不稀罕。
还是自家的饭菜吃着香……等下可以去河边转悠一圈,顺便捉几条鱼打打牙祭。
结果他刚到土坝边,迎面见几个知青走来。
王满银伸手打了声招呼问:
解释一句,刘向阳又发出邀请,
王满银开口回答道。
刘向阳有些惊讶道。
他原本以为,评估小麦产量要通过大量计算,才能得出具体数据的。
倒是汪立成听完,眼睛一亮:
看对方无
比激动,像打了鸡血一样,王满银很疑惑的反问。
黄土高原缺水缺肥,小麦产量一直不高,麦粒像麻雀舌头一样。收成好的年成,一亩地能有五六十斤。超过一百斤,老百姓称为,可能几十年一遇。
如果遇到大旱,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在现有条件下,小麦要想超产,几乎不可能的。
王满银听完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看着汪立成。按照道理来说,对方插队半年多,对农村的情况也应该有所了解。
很难想象,这么荒唐弱智的话语,竟然能从一个正常人口里说出来。
汪立成见他一声不吭盯着自己,心里有些发毛了。
王满银感觉自己话还说轻了,就算是头猪,都想不出这样漏洞百出的馊主意。
听完他的分析后,汪立成脸色也变得通红:
王满银认真叮嘱。
这年头,口粮可是老百姓的命。
少分一斤他们都会吵吵半天,甚至动手打架都正常。
当然,赵干事除外。如果罐子村上报的粮食产量高,只能说他的工作完成比较好。
一天功夫,社员们的心都悬着。尽管王满银家并不缺粮食,也被这种气氛感染。
看着王满囤等人把评估人员送走,立刻有人急切地询问评估情况。
听到这话,很多人松了口气。
王满囤又挥了挥手道:
今年罐子村事情比较多,单单因为新菌肥样板,两个小队就杀了四五头羊。下半年还要交羊任务,还是早些买回来放心。
王满银点了点头。
得,原本想趁着割麦前有空闲,多捉些蝎子卖。
结果自己反倒成了大忙人。
去大草原一趟,一来一回最少三天。不过这件事情最初还是自己的提议,也只能带人去一趟了。
***
手扶拖拉机突突的响,一路狂奔,后边带起滚滚尘烟。
抵达米家镇后,绕道继续向北。
等到中午时,王满银、王延强和刘向阳三人已经奔出百余里地。这次去草原买羊也算个大任务,怕中途有什么意外,王满囤特意让王延强跟上。
座下工具箱里还放着几柄刀具,专门给他们防身用的。
沿途没啥风景可看,一路都是高低不平的台塬山坡,和罐子村周围几乎一模一样。
倒是空气愈发干燥,灰尘大了不少。
冷不丁的,王延强突然喊道。
刘向阳急忙摘档,降低油门。
王延强开口道。
刘向阳急忙问道。
王满银强忍着笑意,开口解释到。
刘向阳着急说着。
时间倒无所谓,关键赶着几十只羊在草原上夜宿,很容易遇到狼群啥的。现在他们手头又没枪,那将会非常危险的。
王延强又提出建议到。
闻言,王满银无语道:
他知道对方所说的吴山黄河大桥,因为战备需要,今年刚刚开始修建。虽然不知道具体完工时间,但是参照后世工程进度,最少需要大半年。
刘向阳直拍大腿,有些气馁的开口当初提出买羊建议时,自己根本没考虑到路途的问题。
扭头,却见王满银跟没事人一样,显得非常淡定。
刘向阳心中一喜,急切问道:
王满银笑着回答道,
闻言,刘向阳彻底兴奋起来,
王延强也松了口气,忙出声追问道:
王满银简单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