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瓷器领域,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第二天,开窑验瓷。

  秦飞烧制出的汝窑五件成了三件,成功率极高!

  他只要烧制出一件,就符合考核的标准。

  毕竟,素色瓷极难烧制成功,只有一种釉,出问题的概率太大。

  但显然秦飞的手艺极好。

  当瓷器取出来的时候,众人皆是面露惊叹之色。

  虽然这不是在雨天才能烧制出来的天青色。

  但依然是沉稳、内敛的深青色。

  就像是宋朝的文化一样。

  简单、低调,却雍容华贵、返璞归真。

  “好漂亮的汝窑瓷。”

  “这质感真好!”

  “堪比大师手艺了。”

  “我觉得比那几位大师花费几个月烧出来的还要好。”

  汝瓷协会的工作人员小声的议论着。

  一切都显得如此不可思议。

  考评团的成员开始仔细检查秦飞的瓷器。

  瓷器的底部都有秦飞的落款,这些落款将会永久和瓷器绑定在一起,是瓷器荣誉的象征。

  失败的是莲花盏和螭耳尊,螭耳尊的拉坯和雕刻手艺没问题,但是螭耳非常复杂,所以其上的釉色有些开裂。

  很多人看到如此的裂纹,都是一阵心疼。

  这尊螭耳尊,本来能成为一个绝世的艺术品。

  但现实就是这样,越是复杂的汝窑瓷,烧制难度越高。

  小小的裂纹打破了汝窑“浑然天成,融为一体”的格调。

  螭耳尊注定只能成为失败品。

  成功的是一件花口尊,和两件笔洗。

  低调内敛的深蓝色让人看一眼目光就移不开了。

  这三件瓷器,艺术价值非常高。

  “呼,是正统汝窑手法,外表的质感、釉下的裂纹,都是顶级手艺才有的特征。”

  “这年轻人太不可思议了。”

  张文之再度感慨。

  汝瓷协会的会长万青也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

  一直以来,汝窑的发展让人有些揪心。

  虽说瓷器行业有一句话叫做汝窑为魁,但是在青花、斗彩、粉彩、釉里红这些瓷器的面前,汝窑的市场并不广阔。

  这个领域太需要优秀的后辈。

  可是,这么多年来,万青却没见过能把汝窑烧制好的年轻人。

  所幸,秦飞出现了。

  三件成功的瓷器,一件需要留在协会作为凭证,剩下两件秦飞可以自行安排。

  毕竟,陶泥和釉都是协会提供,而且考核需要实物凭证,这么一来倒也无可厚非。

  接着,考核组的成员进行了最后一次讨论。

  讨论并没有持续多久,众人就一致同意秦飞成为【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窑工艺)国家级传承人】。

  他这个名头,也正式落下了。

  秦飞知道自己通过后,心里有些轻松,也有些高兴。

  评审结束后,万青又邀请秦飞去了一趟办公室。

  真正的大师在艺术上总是惺惺相惜。

  出乎秦飞预料的是,万青把她珍藏的一件【宋汝窑粉青双鱼洗】送给了他。

  双鱼洗是笔洗的一种,虽说是笔洗,但是内部却有两条鱼相互游动的浮雕,像是太极图一样。

  这样的瓷坯在手艺上要求极高!

  在瓷坯内的底部用手工雕刻出两条小鱼,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也足以可见万青的手艺有多么精湛!

  这件双鱼洗底部还有万青的落款,拿到市面上卖,少说五十万起步。

  而且,如果万青不能再做瓷器的消息公布出去,她的作品价格将会再翻两倍不止。

  这样的瓷坯,万青却送给了秦飞。

  “万会长,这礼物太贵重了。”秦飞回应道。

  “我可不是白送,你不是还有两件汝窑可以自己处置吗,你把一件笔洗送给我,我们就算扯平。”万青笑着说道。

  闻言,秦飞答应道:“好。”

  秦飞接过万青的双鱼洗。

  这件汝窑非常的漂亮,艺术价值很高。

  汝州之行结束,秦飞获得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

  同时,他也受邀参加广咚省“茶道”文化活动。

  他需要烧制一幅茶具。

  华夏的茶道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一整套汝窑茶具,包括一个茶壶、一个茶仓,四到五个茶杯。

  汝窑茶具的价格,在紫砂壶之上,属于是华夏特有的奢侈品。

  一套极品紫砂壶需要数十万。

  一整套手工汝窑的话,甚至可以破百万。

  只不过,一整套茶具需要在一个窑炉中烧制,色彩、纹路才能一致,烧制难度极高,一般大师级手艺也未必能烧制出一整套来。

  难度还是有的。

  秦飞回到瑶里古镇。

  这里依然宁静祥和。

  游客的数量不多不少。

  村子里的几个茶农背着一个竹筐行走在茶田。

  还有些农户牵着一头黄牛正在慢悠悠的回家。

  有几户做手工瓷器的手艺人,正在开窑烧制瓷器。

  一切都像是画里的场景。

  秦飞回到院子,爷爷正在和小狗玩耍。

  小狗看到秦飞回来,屁颠屁颠的跑到秦飞的脚边,小尾巴左右来回的摇晃着。

  秦飞往前走,小家伙不断地用脑袋磨蹭秦飞的裤腿。

  舔狗舔狗,大抵说的就是这种。

  “回来了。”爷爷打招呼道。

  “嗯,回来了。”秦飞回应道。

  “汝州那边咋说?”爷爷一边收拾着有些杂乱的院子,一边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通过了,考了个汝窑非遗传承人的身份。”

  “那边的汝瓷协会会长很看好我,还推荐我去广咚那边呢。”

  秦飞笑着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爷爷笑了起来。

  “炉子那边给你收拾出来了,我让装修队先装的炉子。”

  “在里面做瓷器完全没问题。”

  “不过,白天外面有点吵,容易分心。”

  听到爷爷的话,秦飞笑道:“不打紧,我做瓷器的时候,挺专注,不会被打扰的。”

  这个时候,秦飞又瞥见爷爷经常用的茶壶。

  茶壶很破旧了,是路边摊几十块钱买来的。

  穷人家里不讲究那些茶具,最多讲究茶叶的好坏。

  “爷爷,我正好打算做一套茶具,给你也做一套。”

  “一个月后去广咚,到时候给你带回来点好茶叶。”

  “那边的茶很不错。”

  秦飞把行礼和买回来的肉、菜放好,回到院子里,逗着小狗。

  “行,带点好的。”听到有好茶,爷爷也不客气。

  接着,秦飞进入到工作间,准备陶泥。

  第二天,他又去了市里的石料工厂,自己配置一批石料,做了一大批的玛瑙釉。

  古法汝窑的烧制又要开始。

  接下来,还要等一场雨。

  庆幸现在是多雨的时节,在茶道文化活动开始之前,秦飞倒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