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烧成!完美的天青色!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窑火燃烧了一夜。

  秦飞就坐在工作间,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填一次柴火。

  雨仍然在下着,空气的湿度很大,会有少许湿气顺着窑炉的缝隙进入到窑炉中,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水蒸气。

  天青色的釉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发生着变化。

  翌日,清晨。

  雨下了一夜,这一刻终于停了下来。

  整座小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窑炉下,柴火渐渐熄灭,秦飞没有再添柴。

  此时此刻,窑炉内的瓷器已经完成了它的蜕变,只等开门见证的一刻。

  有的会化作永恒不朽的艺术品,有的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秦飞等了三个小时,窑炉已经完全的冷却。

  爷爷也来到工作间,有些紧张的看着窑炉。

  秦飞戴上隔热手套,拧开了窑炉的铁门。

  顷刻之间,一股亘古沧桑的炙热气息扑面而来。

  这气息中混合着一些烧釉和泥土的清香,让人只觉得身心为之一振。

  秦飞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激动,有些忐忑。

  爷爷紧张兮兮的张望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秦飞取出第一件瓷器,莲花盏。

  莲花盏分为托盘和莲花两个部分,秦飞把手伸进窑炉里,小心翼翼的取出来第一个托盘。

  秦飞朝着托盘看了过去。

  一旁的爷爷目不转睛的盯着托盘,眼神中浮现出一抹惊异的色彩。

  这件瓷器的颜色实在是太漂亮了。

  看到瓷器的第一眼,他感觉这并不是一件瓷器,而是一件玉器。

  似玉、非玉、而胜玉。

  这也是顶级汝窑瓷最大的特点。

  托盘的颜色是一种高雅的青色。

  这种青色并不鲜亮,反而显得十分素净。

  “是完美的天青色,颜色没问题。”

  秦飞笑了起来。

  这种天青色,就是最正统的汝窑天青!

  也是多少年来,无数手艺人一直渴望还原的釉色。

  但太难了。

  即便是有汝窑大师已经制作出颜色很相近的汝窑瓷,但质感、裂纹、透光度等等,和南宋汝窑的古董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秦飞开始查看这个托盘的细节。

  釉面蕴润、色泽独特,其上可以看到细小的蝉翼纹。

  是最典型的汝窑瓷的特点。

  瓷器魁首汝窑,靠的就是釉来取胜。

  无论是釉的原材料,还是釉的施釉方法,再到最后烧出来呈现出的效果。

  汝窑的釉面,绝无仅有,其他瓷器根本无法模仿。

  秦飞的心在悬着。

  他生怕瓷器突然出现一点瑕疵,破坏了这种温润的美感。

  失传了九百多年的南宋汝窑。

  历朝历代皇帝都渴望恢复的瓷器种类。

  现在,在秦飞的手中重现了。

  这件托盘很完美。

  秦飞松了一口气。

  他本就是宋朝汝窑的传承工匠。

  光是这一点,就让他的手艺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接着,秦飞是所有的瓷器都取了出来。

  三套莲花盏,成了两套,另外一套莲花盏的莲花和托盘均有瑕疵。

  烧制极品瓷器太难了,釉在烈火中的变化完全不可控,稍有一点意外,就会导致釉色开裂,成为残次品。

  另外两件牡丹笔洗成了一件。

  把所有瓷器都看完,秦飞长出一口气。

  这时他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浑身是汗。

  “成了,如果把一套莲花盏算作两件,那就是八件成了五件。”

  “这个成功率已经非常可观。”

  “我做出来的釉只够做这么多,能成五件,已经算是走大运了。”

  秦飞内心感慨道。

  而后,秦飞又拿起一套莲花盏,看了看后面自己的拓印。

  这些瓷器的后面,都有一个拓印。

  这是专属于他的拓印。

  拓印方方正正,内有四个宋体繁体字:秦飞之印

  从现在开始,他的所有作品,都将覆盖上这个拓印。

  “成了几件?”爷爷紧张的问道。

  “成了两套莲花盏,一件牡丹笔洗。”这个时候秦飞已经放松了很多,笑着回应道。

  “要是都能成功就好了。”爷爷又道。

  “爷爷,这可是正品汝窑。您知道历朝历代记录烧制汝窑瓷的时候,都会加上什么样的描述吗?”秦飞解释道。

  “什么?”

  “四个字:不计成本。”

  秦飞想起上个月自己看过的瓷器发展史书,笑道。

  对历朝历代的汝窑瓷手艺师来说,只要能烧出最极品的汝窑,投入再大都是值得,只要烧汝窑,就已经做好了不计成本的打算。

  爷爷是瓷器手艺人,他喜欢制作瓷器,但也只是用这门手艺谋生。

  他并不清楚顶级瓷器艺术是什么样的。

  只是觉得秦飞烧出的这些瓷器,是他见过最漂亮,最大气的瓷器。

  “这些残次的要这么处理?我拿到小镇卖给游客吧。”爷爷看着釉色开裂的残次瓷器,有些心疼的说道。

  “爷爷,这些瓷器不能卖,也不能留,只能摔了。”秦飞稍有犹豫,但还是如实说道。

  “摔了?”

  “后面有我的落款,对我来说,这几件瓷器是不能留下来的。”秦飞又是说道。

  闻言,爷爷点点头,只是道:“可惜了,这么好的瓷器。”

  二人的眼界不同。

  爷爷制作瓷器是为了谋生,好的瓷器能多卖些钱,差一点的瓷器能少卖一些钱,怎么都比摔碎了要好。

  而秦飞要做名声,要做口碑,要站到瓷器领域的最顶端。

  自古以来,凡是成名的瓷器艺术家,亦或是大品牌瓷器工厂,只要是烧出残次品,就会把残次品摔成碎片。

  锦德镇的瓷器闻名世界,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叫做:

  “锦德镇的名声都是摔出来的。”

  因为每次出窑的精美瓷器中,会有大量的瓷器是失败品、残次品,这些残次品,都避免不了被摔毁的命运。

  再比如航州市的南宋官窑博物馆,每个月会开窑烧制一次,一次烧制数百件,完美烧出来的可能就几件。

  剩下的全部都要摔碎。

  烙上了专属的拓印,瓷器就不单单是器具,而是有了额外的“附加价值”。

  秦飞拿起失败的莲花盏。

  这尊莲花盏非常的漂亮,釉色温润,颜色天青,古朴典雅。

  但其上有一道开裂的地方,像是一道巨大的伤疤,让它的美瞬间变得不完整。

  “呼,对于以后的人来说,这样的作品其实更有收藏价值。”

  “但是,真正的手艺人不会让失败的作品留下来。”

  秦飞蹲下来,把瓷器放在一个桶里,然后用砖头亲手把这件瓷器砸成碎片。

  接着,那件失败的牡丹笔洗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正是因为它们被淘汰,那些成功的瓷器,价值才会更高。

  再之后,秦飞用手机给其中一件莲花盏拍了照,录了视频,发到了瓷器艺术交流大赛的参赛邮箱。

  这件【宋汝窑莲花盏】,就是他的参赛作品。

  接着,他一阵困意袭来,便洗漱一番,回到房间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