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魂断睢水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竹邑以北十余里,一处道路旁的开阔地带。

  数十匹战马被拴在树上,周围地面上躺了近千个身着赤甲的楚军士卒,他们一个个喘着气,脸色还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项渠抚摸着手中的佩剑,口中喃喃自语。

  是的,他败了。

  自从一个多月前,项渠屯兵睢水,与秦将赵佗对峙以来,双方你来我往,交锋数次。

  或是装病诱骗,或是睢水骂战,又或是他破釜沉舟,赵佗悬羊击鼓……

  两人相争,智计百出,各施奇谋。

  虽然项渠基本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也没有多大损失。

  相反他还逼退了赵佗,并且形成了以东楚奇兵突袭彭城,他集中优势兵力追击秦军的局面。

  一切似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项渠能在路上击败赵佗所部秦军,并一举收复彭城,便能打通连接鲁地和齐国的运粮通道,为陷入缺粮之危的陈郢战场缓上一口气,延迟楚国走向灭亡的时间。

  然而项渠没想到赵佗竟然如此厉害,秦军不仅没有退到彭城,反而在途中寻隘路设置壁垒阻挡。

  一连七道营垒,让楚军精疲力竭。

  赵佗又在正式决战开始的时候,先以火牛冲阵,击破楚军先锋,将两万多楚军尽数堵在隘路中,紧接着便是巨砲轰击,彻底砸碎了楚军的士气和胆气,导致楚人全军大崩溃。

  紧接着,便是早有准备的秦军精锐尾随追击,一路追亡逐北,杀戮无数。

  项渠麾下整整两万多人,一败而不可收拾,在溃逃中四处奔散,被秦军一路掩杀,死难者不知道有多少。

  因为秦军追杀甚急,他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收拢残兵。

  只要在一个地方待上一阵,便有秦军骑兵追上来,一旦被骑兵缠住,要不了多久秦军的大队人马就会抵达。

  故而项渠和景同只能带着千余短兵,不停南下后撤,只能以干粮果腹,一路奔驰下来,众人早已是精疲力竭。

  景同走过来,低声安慰道:

  项渠没有回应,他抬起那张疲惫的脸,双眼通红的盯着景同。

  」

  项渠喃喃自语,他越说,脸上的那股衰气就越重。

  景同被项渠之语触动,亦不由点头赞同。

  此番楚军战败,让他又想起去年所经历的事情。

  时隔一年,旧事重演。

  同样是通往彭城的道路,同样是追击那个叫赵佗的秦将,同样是楚军占据着兵力的优势,同样是由他景同

  来担任副将,然后同样遭遇一场大败。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主将不一样了。

  景同心中暗道,对于此番战败,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没有和项渠一样那么丧气灰心。

  项渠自是不知道景同心中所想,他喟然长叹:

  就在项渠感叹间,远处有放哨的楚卒叫起来,说是有近百名秦军骑兵追了上来。

  躺在地上休憩的众楚卒一听,顿时一个个吓得跳了起来,正要起身往竹邑方向逃去。

  此去竹邑只有十余里,只要跑的够快,他们要不了多久就能安全了。

  景同吓了一跳,连忙请项渠上马,大家一起跑。

  项渠却冷笑一声,他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

  项渠双眼赤红,他性格本就急躁,一路奔逃,深感耻辱。

  特别是离睢水竹邑越近,他心中的那种羞耻感就越深。

  昔日从竹邑率兵三万北上,立志擒杀赵佗以解楚危,而如今却带着残兵败将回来,这样的结局让素来高傲的他如何能够接受。

  项渠大吼,翻身上马。他不仅不逃,反而手持兵刃,转向秦军骑兵所来的方向。

  景同大惊失色。

  与此同时,千人之中,数十道激昂的声音响起。

  这数十人中有大半是项渠短兵,自是忠心耿耿。

  剩下的也都是热血壮士,一个个立刻起身,骑士翻身上马,步卒提起矛戟兵刃,紧随在项渠身后。

  近百黑甲骑士自北驰来,欲要像之前无数次一样,恐吓这些溃卒继续奔逃,他们就可以追在后方进行杀戮。

  但这一次,这些楚军溃卒没有逃跑,反倒有楚将纵马相迎。

  项渠瞋目大吼,厉声而叱。

  其威势竟将当头的秦军骑兵吓得神色惊骇,连忙勒马停步,不敢上前。

  项渠趁机纵马奔驰,杀入秦军骑兵中,手中兵刃挥舞,当即将一骑戳翻下马,其身后数十楚骑也呼喊着奔来。

  一番厮杀,近百名秦军骑兵被斩杀十数人,余者连忙退去。

  眼见秦人退走,项渠也不追赶,反而大笑出声。

  周围浴血厮杀的楚卒们也跟着笑起来:

  项渠这才勒马回转,对在地上呆愣的景同笑道:

  景同这才反应过来,忙拱手道:

  项渠澹澹一笑,眼中却满是落寞。

  百人敌。

  战场之上,面对兵家之术,区区匹夫之勇,又有何用?

  击退作为前锋的秦军骑兵后,项渠也不耽误,率领剩下的兵卒踏上南下的道路。

  十余里距离,半日路程。

  这支楚军的前方,终于看到了一座位于睢水边的城邑。

  竹邑。

  只是前方的那座城池,

  并非想象中的打开城门,有楚将守在门外相迎。

  反而隔了老远,都能听到里面有阵阵喊杀声传来。

  景同大骇,千余楚军亦是神色震恐。

  不过当他们抵达竹邑城下时,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城中确实有人厮杀,但并非绕路而来夺取城池的秦军,而是竹邑城中的楚人在听闻楚军前线大败后,竟联合在了一起,袭击镇守此城的楚军士卒。

  而且,还真的让他们偷袭成功,占领了此城。

  当项渠和景同带领一干残卒抵达城下时,城中的战斗落下帷幕。

  城头上,那一句句满怀怨恨的楚言楚语传来。

  景同勃然大怒,马上就要率兵夺城。

  在他看来,城中不过是一群小民造反,他们虽是残军,却还有兵甲在手,足以打下城池。

  项渠却是微微一叹。

  景同咬牙点头。

  项渠说的没错,秦军先锋骑兵虽然被击退,但后面追击的秦军主力却不远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赶上了。

  他只能恨恨的看了竹邑城一眼,跟着项渠带兵继续沿着睢水行走。

  到了日落黄昏,天光西斜的时候。

  他们终于抵达了符离塞对面,原本是那支五千秦军所驻扎的营寨。

  这里果真还有一千楚人等待,甚至还造好了渡河的船只。

  睢水对岸,便是符离塞。

  景同忙请项渠上船。

  但项渠却站在原地不动,双脚如同生根了一般。

  景同声音发颤,他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项渠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景同懂了。

  他大惊道:

  项渠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充满了惨意。

  景同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话来。

  楚国还有救吗?

  项渠战败,楚国再无从鲁地和齐国运粮的机会,如今陈郢战场的粮食恐怕只剩一个月左右了。

  一个月后,楚军断粮。

  哪怕天下间最厉害的名将也没有用处。

  没有粮食吃,怎么打仗?

  项燕又如何打得过人数比他还多的秦军啊!

  以景同的见识,自然是看出此番楚国怕是要亡了。

  项渠不再理他,而是自己低语着。

  项渠声音越来越低。

  话到此处,项渠更是慨然长叹道:

  项渠侧首,看向彭城方向。

  这一次他与赵佗相持两月,却始终没有见过这位年轻将军的模样。

  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两年前,那个在秦宫大殿里所见到的少年郎官。

  那一次握手较量。

  竟直到此时,才决出了胜负。

  项渠的目光又转向东方,下相方向。

  那里,尚有希望。

  项渠拔出佩剑,口中呢喃着楚歌国殇的最后两句。

  一声长叹。

  项渠横剑自刎。

  殷红的血洒在睢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