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水以东,彭城以南。
秦军新建的营帐,众将再度齐聚,商议彭城之事。
军帐正中,屈明坐在地上。
他一只腿盘着,另一只腿则无法蜷缩起来,只能歪歪扭扭的向前伸展,露出扭曲翻转的脚,显得颇为丑陋。
赵佗神色惊讶。
在黑臀前来禀报屈明欲要献策后,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
屈明双手不自觉的在大腿上摩擦着。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听到这话,赵广沉声道:
赵佗没有开口,双目盯着屈明,注意着他的表情。
一旁的辛梧亦神色冷漠。
屈明干笑一声,说道:
黑臀眨了眨眼。
赵佗倒是听得微微点头,胆小和心狠手辣其实并不冲突。
对外胆小如鼠。
对内残暴如虎。
这两种特质完美结合的君主,可不要太多。
屈明说的和赵佗之前听到的关于楚国情报差不多,昌平君去年也是借着这个理由才能顺理成章的前往淮阳活动。
如果秦国不伐楚,说不定楚国内部还会因为这个问题大生祸乱。
但恰好秦军来了,楚国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矛盾上,面临亡国之危,反倒让楚人暂且抛下仇恨龃龉,万众一心,大破秦军。
想到此处,屈明接下来想说什么,赵佗也估计的差不多了。
果然,就见屈明接着说道:
….
说着,屈明望向坐在主位上的辛梧。
辛梧面色澹然,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对屈明的话表示认可。
屈明见此笑道:
涉间突然开口道:
屈明被这话一问,脸上闪过一抹狼狈之色,但他早有准备,忙道:
赵佗向涉间递了个眼神,涉间明白,出声道:
屈明忙道:
….
说到这里,屈明露出苦笑。
屈明话音落下,帐中一片安静。
众将大眼瞪小眼,一时间拿捏不定。
屈明的话很有道理,从他做此事的动机,到如何行动都分析的鞭辟入里,让人很难不相信他。而且听他说来,此事确实有成功的可能。
彭城挡住北归大路,如果守城的屈宋率军阻击,秦军绝对很难过去,若选择攻城,更是难上加难。
但如果屈明劝说成功,那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过了彭城,踏上前往丰沛的大道。
此事有风险,但利益也确实很大,让人心动。
赵佗转身,向辛梧询问。
哪料到辛梧呵呵一笑,推脱道:
赵佗应了一声,又看向帐中诸将,问道:
黑臀先叫道:
张贺也附和道:
赵佗又转头看向其他人。
白荣道:
赵广看了屈明一眼,说道:
涉间见到赵佗对他眨眼,心知肚明,便道:
听到这话,屈明脸上不由闪过一抹喜色。
他被这支秦军俘虏已经有了不少时间,知道这支五千多人的秦军,虽然明面上爵位和职务最高的是辛梧,但主事者其实是那个十六岁的少年军候,而这军候的两大心腹,一为黑臀,第二便是涉间。
如今赵佗的两个心腹都赞成此事,那结果还用问吗?
果然,赵佗见众将大部分赞成,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向地上的屈明走去,和颜悦色道:
屈明感激涕零道:
以咒明心。
可见其心之诚。
果然,听到屈明赌咒发誓,赵佗脸上越发感动,说道:
….
【鉴于大环境如此,
屈明亦低首相谢。
他低下的脸上,嘴角咧出一抹笑。
……
一辆马车奔驰在通往彭城的大道。
屈明舒服的靠在车舆上,除了前面驾马的车夫外,身侧并没有监视他的秦人,这让屈明心中很放松。
自从被秦军俘虏以来,他再没有感受过这种自由的生活。
屈明转头,看向后方已经看不清的秦军队伍,面容冷漠。
秦军大帐,屈明献上相助秦军之策,听上去颇有道理,其实他那一番话中,有真有假。
真者。
负刍最恨背叛者,一旦他屈明被楚军抓到,下场绝对会很惨。
车裂、腰斩不是他随便瞎说的。
假者。
就是那彭城守将屈宋,根本就不是什么负刍的反对者!
彭城之地何等重要,乃是楚国控扼鲁地,钳制卫、宋的枢纽城市。
虽然因为秦国伐楚,调动了一部分兵力前往西边支援,但剩下的三千楚军,负刍也绝不可能交给一个反对自己的将领掌握。
屈宋和他屈明一样,都是负刍的心腹,哪怕屈宋没有收到左司马的传信,也绝不可能让这一支秦军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钻过去,更别说是被屈明说的投降了。
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他屈明的策略,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他之所以如此做,自然是另有目的。
就在屈明心中一路将计划过一遍的时候,马车已经奔驰至彭城之外。
这时候,城门还没有关上,依旧有来往彭城的庶民进进出出,守城的士卒见到这马车,立刻上前盘问。
屈明澹澹开口。
一听对方出身屈氏,虽然心中疑惑屈明那扭曲的腿脚,但盘问的楚卒不敢怠慢,连忙让人进城回禀。
很快,一队骑兵就从城中奔驰出来,一路冲撞毫不顾忌,路上的楚人平民全都吓得往两边跑。
骑兵队伍最前面是一匹枣色好马,上面坐了一个披甲的虬髯大
将,正是此处守将屈宋。
屈明亲热的叫了一声,他们可是好友。
屈宋勒马停下,看了眼屈明那扭曲的腿脚。
他冷笑道:
起飞的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