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张耳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眼见张耳神态自若,面对秦军环伺,却毫不畏惧,还能挺胸抬头与自己对视。

  赵佗点头。

  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都不可小觑,更别说是这种能在乱世中成就功业的王侯。

  但赵佗在此,自然不会再让原本的历史重演。

  张耳,没有再做王侯的机会了。

  赵佗道:

  张耳面容一滞,你一个敌国将领,竟然指责我不守城殉国?

  他冷笑道:

  赵佗目中露出一抹笑意,说道:

  张耳身子一颤,所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对面这秦将口舌太过毒辣,嘴里说的话竟直接戳在自己的伤口上。

  他恨声道:

  赵佗见张耳梗着脖子,一双眼睛怒视自己,心里也没了戏弄之意。

  张耳愣了下,转而大笑道:

  说着,他目光扫视着熟悉的宅邸屋舍。

  今日之后,此处就归秦人所有了。

  想到这里,张耳不由心生感叹。

  二十年来,秦军东出,横扫天下,无人能敌。

  魏国屡战屡败,只能卑身事秦,终至如今亡国之祸。

  但在那二十年前,在张耳年轻的时候。

  天下之间,并不是没有人能对抗虎狼之秦。

  临死之际,张耳双眼迷离,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贵族公子的形象。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那是张耳曾经亲眼目睹的盛况,是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让他心驰神往的光辉岁月。

  昔日魏国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手下壮士朱亥锤杀大将晋鄙。信陵君取得兵权后,率魏军北上邯郸,逼得秦国撤军,将长平之战以来,秦人恐吓天下的嚣张气焰打压了下去。

  之后信陵君更是联络楚、赵、韩、燕四国,组成五国联军合纵攻秦。大败秦军于大河以南,打的秦将蒙骜仓皇西逃,退守函谷关,数年之内不敢东出进兵。

  那是何等的雄壮威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张耳在那时候,便是信陵君麾下数千宾客中的一员。

  他从信陵君的身上,学会了什么是侠,学会了什么是义。

  张耳亲眼看着魏国在信陵君的领导下,光辉强大。

  也亲眼看着在魏王的猜忌下,信陵君为求自保,纵情于声色歌舞,最终虚弱而死。

  信陵君死,魏国日渐衰落,终于走到了今日亡国之时。

  张耳摇头轻叹。

  此时此刻,他的心已经彻底平静。

  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逃到大野泽的妻儿,相信陈馀会为他好好照顾。

  刎颈之交,誓同生死。

  张耳很放心。

  他抬头,看着榻上的少年秦将,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赵佗点头。

  张耳叹道:

  他看人一向很准。

  除了刘季。

  张耳不再多说,他昂首向屋外走去。

  赵佗对一旁的西乞孤点点头。

  西乞孤会意,跟了上去。

  片刻后,西乞孤走进屋子,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

  张耳。

  赵佗看着满是血污的首级,有些感叹。

  他在得到涉间擒获张耳的消息后,没有向杨熊禀报,而是将张耳带到这里,确认一番后,就将其杀死。

  赵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出现什么变故。

  比如杨熊突然怜悯张耳,或是张耳哀求活命之类,使得张耳最终能逃过一劫,历史继续按原本的方向走下去。

  好在,张耳死了,被赵佗顺利的干掉。

  他再次改变了历史,而且相比于之前注定会被杀的燕丹,张耳的死更让赵佗震动。

  这是一个秦末乱世的诸侯王,也是一个能活到汉朝建立的王侯。

  他的死,证明了赵佗有能力可以将那些乱世王侯,一个个提前除掉。

  张耳、陈馀、赵歇、魏豹……

  甚至是项羽、刘邦。

  想到这里,赵佗面色又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想起了涉间的禀报,那个为了自己活命,将张耳从战车上推下来的大胡子游侠。

  ……

  通往魏国东部的山间小道上。

  刘季刚从一处林子里钻出来,心有余季的看了看后方,见确实没人追上来,他才松了口气。

  他拍了拍胸口,安抚了忐忑的内心。

  转而又想到被他推下战车的张耳。

  哪怕刘季是个为了活命不择手段的人,此刻也不由脸色发红,心里生出一丝愧疚。

  他任侠丰沛之间,持三尺剑,远赴数百里,来到外黄随张耳游,自然也是个心气高傲的热血男儿。

  如果有其他活命的选择,刘季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但当时实在没有办法,不推下张耳,大家早晚被秦军骑兵追上,一起去死。

  乃公的命,贵着呢!

  刘季心中暗道,准备用另一种方式报答张耳的恩情。

  但如今,刘季还面临着一个问题。

  要回乡吗?

  他年已三十,却在家游手好闲,不事生产,整日跟着一群兄弟鬼混游荡。不仅被乡中邻人各种瞧不起,就连家中老父也常常训斥呵骂。

  他曾带着一群小弟去嫂子家混饭吃,遭受了故意刮锅赶人的待遇。

  所以刘季憋了一口气,离开丰邑,甚至是离开沛县的老大哥王陵,专门来魏国投靠名士张耳,就是想要在此处寻求发达的机遇。

  但如今,刘季出门不过几个月,在张耳门下更是不到一月,便遇到这种事情。

  这让他如何回乡,如何去面对自己临走前吹下的一堆大话。

  刘季苦思出路时,突然心中一动。

  他想起张耳曾说过,在魏国东部边境的单父县,有一个名为吕公的大富豪,与他颇有交情。

  其子吕泽还是个好侠义之风的男子。

  刘季心中暗喜,再无迷茫,向着前方小径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