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没去近海那座暗礁了,之前梅雨过后,也只去了一趟,还真有点想念。
主要是想下水,太久没下水了,海底的景观确实挺吸引人的,这潜水也会潜上瘾。
而且今天他大哥二哥的那条船也跟他一起去。
傍晚时,他特意找机会跟他大哥二哥说了一下,他没说自己有简单的潜水装备,只说有办法可以让他们下水摸鲍鱼,但是得看他们自己能不能适应。
前段时间,他真的忘记了自己有没有着重提了鲍鱼两个字,不过问题不大,再问一遍就好了。
两人考虑了一下,想着鲍鱼那么值钱,就打算跟去试一下看看,实在不行的话还能在周围拖网。
但是吧,还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冒险精神。
等拖了一网天亮后,叶耀东就给他们佩戴上潜水装备,并教他们在水下怎么用,让他们先在水下几米适应一下,万一不适应的话再浮上来也没关系。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风太大了,浪也比较大一点,在他大哥下水熟悉的时候,一个涌淀把他直接打到了暗礁上,磕来碰去了好几下,痛的他呲牙咧嘴,稳住身体后就直接浮了上来。
叶父皱着眉头赶紧将他拉上来,
叶耀鹏将后背转过来,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暗礁勾都脱丝了好几条,叶父将他衣服撩起,也看到了好几条红色的血痕,还有几块青紫了,都是被暗礁刮蹭到了。
只这一下就直接让叶老大打了退堂鼓了,他只想平平安安的挣钱。
叶耀华还没下水,听他大哥这么说,他也打退堂鼓了,可别钱没挣到,命先没了。
他看了叶耀东跟他爹一眼,也犹豫的道:
既然这样,叶耀东也不勉强,人各有志,他们喜欢稳妥一点,那还是别冒险了。
叶父也不说啥了,反正拖网也能挣钱,自个看着办吧!
叶父想想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句,
等他们船一开走,小小跟阿正就等不及爬过来,兴冲冲的要下水,等了老半天了,早就迫不及待了。
叶耀东跟他们两人轮流下水,他捞的归自己,他们捞的要分1/3给他。
两潜之间一般间隔1小时左右,叶耀东也控制着时间,让他们多休息,在船上的时间就让他们多喝热水帮助排氮,体内余氮太多了,很容易得减压病。
一人下了三次水后,他就喊他们收工了,
阿正看着筐里满满当当的收获,有些意犹未尽,
小小赞同的说:
叶耀东在心里算了一下然后说道:
两人瞪大眼睛,发出希翼的光芒,
叶耀东理所当然的说道,差点没给他们胖揍一顿。
【鉴于大环境如此,
叶耀东见他们走了,也去开船,叶父却好奇的问他,
叶父狠狠瞪了他一眼,也不跟他争。
保持今天这种拖网加潜水模式,他们连续捕捞了三天,才在第四天下午碰上了打雷闪电。
其实海里早就有征兆,海里的鱼儿特别的活跃,他们夜里出海时拖了一网,都赶上了平常拖的两网货,等天亮后还起风。
他们一行人也不敢下水了,起风了意味着有大浪,海里更危险,他们匆匆的就直接回去。
一路上也都是往回赶的船只。
等到傍晚的时候,风刮的更大了,还电闪雷鸣。
明明是下午三四点,看着却感觉已经七八点了。
叶耀东站在家门口看着滚滚的海浪,附近也有不少人也撑着伞,除了他们村的村民,还有那一群打捞队跟博物馆那些人。
这几天回来,在码头都听说他们捞了不少的东西上来,很多人都看到了,说是用筐抬下来,每天都抬很多筐下来。
听说有很多木箱子,还有瓷器,还有各种青铜器都有,村里面都传遍了,都说给他们捡了一个大便宜了,都在讨论着,让他们多拿点钱修庙。
其实,村民们对那些东西一点都没有价值观念,也没多感兴趣,大家注意力一直都在什么时候能批钱下来修妈祖庙。
看到他们捞的越多,他们就越想知
道,好怕他们捞完就跑了,尤其是村里的老人,都拜了一辈子的妈祖。
等雨下了一天一夜放晴后,村里的老人就自发的组织去村委会问了,实在是这一回雷雨天气,妈祖庙漏的不行,瓦片都被风掀飞了一半。
以往每一回刮风下雨过后,都得好好修修补补,这一回大家都惦记着上头批钱,想着要一劳永逸。
村委会也拿村里的老人们没辙,主要是村委会也不知道上头能批多少钱啊,干部们就把他们都带去知青点,让他们直接去问博物馆的人。
正好因为雷雨天气刚过,全村人都闲在那里,大家听到消息后就全部都往知青点赶,叶耀东也去看热闹了。
除了去海边捡便宜,全村人民都很少这么整整齐齐聚集在一起过。
大家伙儿就是一群没素质,没文化的乡下渔民,谁跟他们讲理?讲归属?
那些人听的额头直冒汗,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