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这就结束了吗?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在急诊,心肌梗死是优先级最高级的一类疾病,必须要立即进行处理。

  有的病人口里喊着胸闷,很有可能下一秒便会遇到危险。

  赵原的诊断能力是得到公认的。

  既然他说是心肌梗死,那就不会错。

  站在赵原旁边的孙良暗自感慨,赵原已经赢得急诊外科所有人的尊重。

  尽管年轻,但他用实力说话。

  一次有一次的惊艳表现,赢得了别人的信赖。

  在急诊外科的战场,一个人是否有权威,不是靠道听途说的专家名号,而是要靠一场又一场的实战为自己正名。

  赵原的体格检查跟别人不太一样,添加了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元素。

  他会看病人的呼吸频率,看病人的指甲口唇,更重要的是病人的肌肉状况。

  赵原也十分会用听诊器,通过病人体内的杂音,辨别可能出现的情况。

  大部分医生都会体格检查,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的却是屈指可数。

  这有点类似于解决数学题。

  一道难题需要用到的计算技巧可能都是最基础的,但巧妙的思路才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邓云伦命令道。

  一名住院医汇报,

  邓云伦叹气朝家属走了过去。

  家属本身就很痛苦,听说丈夫重症病危,整个人情绪彻底失控,直接崩溃哭泣起来,邓云伦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提醒她赶紧签字。

  家属好不容易才签字。

  急性心梗分为很多类型,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溶栓。

  病人的血管有堵塞,造成心脏缺氧,通过介入的手段将药物推送进去,将阻塞的地方打通,然后再安装一个支架,以免再次堵塞。

  等病人躺下后,孙良将心电监护仪推了过来。

  孙良看着数据,表情沉下去,

  赵原心中有数,没看心电监护,

  孙良又研究一番波段,搞不清楚赵原为何会有如此判断。

  不过,此刻孙良对赵原的判断没有任何的质疑。

  赵原朝巡回护士看了一眼,

  赵原虽然声音不大,但每个命令都很有力量,让人没法质疑。

  邓云伦在旁边看得暗自佩服。

  自己成为治疗三组组长之后,很多人都在背地里说自己的水平还不如下面的实习生。

  一开始邓云伦心里挺不舒服,但时间久了,他也就坦然相待了。

  赵原的水平有目共睹,就是急诊外科的几个副主任,也不敢说比赵原强多少。

  尤其是赵原在心脏外科的实力,得到胸心外科的高度认可,已经可以独立主刀主动脉夹层手术。

  因此心肌梗死的急救,交给赵原来处理,没有任何问题。

  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意识突然清醒了。

  孙良在旁边笑着说,

  病人朝赵原看了一眼,

  孙良哑然失笑,打趣赵原,

  赵原跟病人耐心说道,

  孙良沉

  默几秒,拍了一下额头,掏出手机,点开一个页面,放在病人的眼前。

  病人的心情果然好很多。

  孙良见病人这么说,差点没笑出声。

  赵原一如既往地平和,

  病人连忙承诺,

  赵原道:

  病人说,

  赵原和病人的对话,让手术室的气氛没那么紧张。

  孙良知道赵原一般在手术时很少会说话。

  但今天这个病人情况特殊。

  他心情比较紧张。

  肥胖的病人对外科医生不太友好。

  以开腹手术为例,瘦子用一两分钟就进入腹腔了。

  而胖子可能要十几分钟,医生才能切开皮肤、厚厚的皮下脂肪、肌肉以及一层厚厚的腹膜外脂肪,才能进入腹腔。

  另外,胖病人对负责拉钩的住院医不怎么友好。

  瘦子的肚皮薄,更容易拉开,而胖子的肚皮太厚,负责拉钩的住院医会非常辛苦,需要使出很大的力气。一台五个小时手术,可以让住院医拉到崩溃。

  而且胖子不仅是肚皮胖,腹腔里面也有大量的内脏脂肪,大网膜、肠系膜都是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占据了腹腔里面大量的空间,导致手术操作的空间变小。

  对介入手术而言,同样存在困难。

  很多护士在给肥胖病人挂水时找不到血管,因为脂肪太厚,看不到血管。

  另外导管置入后,由于皮厚肉粗,在超声下可能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没法提供充分的术野。

  麻醉医生将病人麻翻。

  手术室瞬间安静!

  孙良正考虑,自己若是主刀,该怎么处理。

  赵原已经完成穿刺,建立通道,将导管鞘送入其中,导丝顺着鞘管进入患者体内。

  孙良看了一眼造影,与想象中一样,难以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赵原吩咐器械护士。

  白露穿着铅服,将导管放在赵原的手上。

  孙良抬头看了一眼屏幕,一段黑乎乎的东西,开始往外走。

  等反应过来时,白色纱布上出现1c小的栓塞物。

  孙良返回手术室的时候。

  赵原已经完成支架植入。

  孙医生心里莫名震颤。

  这就结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