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舟,渔船,将网面往外拉直。
陈远和周升穿着潜水设备,时不时就要下潜,检查网底。
拉直围网就用了三个多小时。
快要四点钟了。
林新海开着渔船来到围网里面,等着陈远他们浮出水面,赶紧伸手拉了一把:
周升道:
陈远道:
林新海道。
接下来收紧括纲不是开玩笑的,整个作业环节里面最考验潜水员体力,以及团队间的配合。同时,这也是最危险的作业环节。
陈远和周升抽了根香烟,林新海回到渔船上面。
这时候昨天离开的罗老四渔船也回来了。
林新海联系了罗老四。
罗老四笑着道:
林新海笑着说:
罗老四嘿嘿的笑了笑,道:
罗老四深吸一口气:
林新海可以看到渔网里面鱼群的密度。
罗老四笑着说。昨晚的一网收获很不错了,他渔船的鱼舱就是一般的冰鲜舱,六七吨火箭尤要么在海上卖了,要么就赶紧回去卖掉。不然放的时间长了,回去后那些尤鱼就不值钱了。
1700米的围网,一网围上百吨鱼,真不算多。
丽霞号有三个鱼舱,分别是20立方,25立方,30立方。
新海号有一个鱼舱,35立方。
老式渔船改出来的超低温冷冻舱,超低温制冷设备太大了,以至于冷冻舱空间就小一些。
从探鱼器画面来看,这一网要是起好了,两艘渔船肯定装不下。
……
陈远和周升已经下潜到了海底。
围网里面到处都是鱼,成群的各类鲷鱼,还有黄鳍金枪鱼,鲣鱼,沙尖等等。底层有石斑鱼,石头鱼,卧沙鱼类,珊瑚鱼类。
陈远和周升来到海底乱石区域,整理围网。将围网往中间拖拽……
乱石区域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大岩石,如果硬收围网,围网挂住岩石的情况下,根本就收不回来。
除了岩石还有一片珊瑚礁区域,这些都需要人力。
整个收网的过程很慢很慢,配合渔船上的括纲机,陈远他们下潜一次,才能收回几百米括纲。
一次下潜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再加上回来给气瓶打气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小时。
天已经黑了。
陈远他们带上了水下探照灯,准备再次下潜,林新海用对讲机联系他们,没联系上,就开着冲锋舟过来:
陈远说着指了指浮筒:
林新海
皱着眉,他担心陈远和周升的身体。
这里近两百米深度,两人来来回回已经潜很多次了。
周升也道。
这个围底潜水的活,真不是一般的辛苦。特别是他们还只有两个人……
要不是身体变异过,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这个活就他们两个人,真吃不消。
周升说。
陈远看向李学斌:
林新海叮嘱道:
陈远笑着比划了个OK的手势,看向周升。周升也笑着比划了个OK的手势。
两人检查了设备,再次下水,向海底潜去。
有鱼撞到周升了,周升拉扯了一下陈远,兴奋的,咕咕冒了几个气泡。
灯光可以看到聚集的鱼群,特别多。
到了海底,两人来到围网边缘继续整理渔网,不断将围网底部的包围圈缩小。
围网有五分之四覆盖岩石珊瑚礁区域。
水清则无鱼,平坦的海底藏鱼也不多。
陈远他们整理着围网,倒是看到了很多石斑鱼,石头鱼。
最大的一条石斑鱼估计有七八十斤。
陈远给周升比划了手势,让他好好收网圈,别去弄那些底层鱼了。
只要网圈收好了,这一片海域的鱼,都将被一网打尽。
气瓶里面的气又不多了,陈远拉着周升上浮,回到钓鱼艇上换气瓶,带上摄像头再次下潜……
就这么反反复复,一直到凌晨三点过,围网底部终于全部收缩到平坦的砂砾区域。
随着时间,林新海变得焦躁。
陈远他们潜水的时间太长了,真担心他们会出现什么意外。
等着陈远他们再次浮出水面,上了钓鱼艇,林新海第一时间联系了陈远:
陈远拿起对讲机,道。
周升感觉到疲惫,上船躺在折叠椅上喘着粗气。
陈远看向他:
周升笑了笑,说:
陈远说道。
陈远回去拿了香烟出来,丢给周升一根。
两人点燃烟,抽着。
今晚的浪涌很大,在海底都能感觉到海水的流动。
林新海那边正在收缩括纲,在感觉到阻力后连忙停了机器,放出一些线,拿出对讲机喊道:
陈远他们再次下水。
罗老四一直陪着林新海,道:
林新海耸耸肩:
林新海看着手机,陈远他们越潜越深,过好一会儿才到海底。
看着下潜的画面,不说林新海紧张了,罗老四也同样紧张。
现在网圈越来越小,里面的鱼也就越密集。
沉底围网,用了集鱼器和诱饵的,围
网里面什么鱼都有。
之前他们好像还看到有鲨鱼,好在提醒不大。除了鲨鱼,里面还有更危险的旗鱼。
两人顺利潜入海底,沿着围网找了大半圈,中鱼看到挂底的地方,沉船。
沉船冒出来的桅杆,渔网挂在了上面。
罗老四深吸一口气。
林新海警惕的看了他一眼,说:
罗老四小声说:
罗老四讪讪笑了笑,摇摇头:
自己打捞古沉船,罗老四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就做过,现在还监狱里面蹲着没有出来。
不过吧,要说心动,那也是真心动。
一艘古代官船,如果保存完好,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