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熙皇帝对这次外察极为重视,许是觉得能否成仙在此一举,时常叮嘱孙福快点派人下去,所以孙福自然对此事要更加上心。
孙福把自己十多个干儿子都派到了各州府一级的城市中坐镇,几十个干孙子也都派往富裕一些的县城,主导纳捐授官的事情。
这几十号人各自都带着宫里的圣旨与吏部的空白告身,各级别的官帽子需要上缴多少银子,也都私下里给小太监们发了明细。
只要纳捐者不曾有过作奸犯科的过往,拿出足够的银子,重熙重帝就给他们官帽子戴。
临行前,孙福把大大小小的干儿子、干孙子叫到了身前,重点强调了此行的重要性,银子才是重熙皇帝最缺的东西,也是派他们出去的主要目的。
至于纳捐者的品行如何,相信有钱的主儿品行也不会太坏,只要银子给得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算了。
最后孙福声嘶力竭地再次强调,收上来的银子不可以多贪,一切要以皇爷为主,他们跟着喝喝汤就好,只要这回谁差事办得好,回来定有封赏。
众太监齐声称是,再三保证绝对不会忘记老祖宗这份孝敬,必定忠心为皇帝办差。
孙喜坐在马车里,用手再次摸了摸孙福亲手交给他的名单,丝毫没有觉得怀中的名单有多么的珍贵,反而觉得是块烫手的山芋。
他此次本不想跟着一起出来,因为他年纪太小,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操作,难道要把明细摊开挂到大街上,就像卖烧饼那样一张张卖?
有心去问问另一辆车上的吏部齐姓官员,可是自从接上那个家伙,人家就没正眼看过他。
齐大人脸上那种鄙夷的神色,孙喜实在太过熟悉,在他去年流浪时已经看过无数次。
但孙喜知道,这种眼色只是针对他这个小太监,如果这齐大人见了孙福老祖宗,绝对不敢如此。
听别的年长太监说,外面许些大官都想认孙福做干爹,有些人还因为认不上而泪流满面呢。
齐大人这类文官看不上小太监,孙喜自然也看不上文官,不是因为刚才的眼神,而是在他全家快饿死时,没见一个朝廷官员对他们伸出过援手。
这一点孙喜在进宫时,听另一个专门在宫里引路的于姓小太监说过,朝廷那次下发过赈灾钱粮,只不过到底发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孙喜经历的那场大灾中,米价还是那样贵,人命还是那样贱。
看着孙喜哭红的双眼,小于太监还安慰他,穷人啊就得认命,一切皆有定数。
这辈子就这样活着吧,能进宫活命已经一种幸运,等死前收好宝贝一起埋进坟里,来世投生个好人家。
在宫中生活了一年,孙喜也不是一点心机都没有,否则早就被人扔到哪口枯井中了。
他挑起了车帘向外面张望,马上有一个穿着百户模样的人骑马靠了上来。
此人是影龙卫的马百户,有四十岁上下,人长得孔武有力,一身百户的军官服饰穿在他身上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估计他在影龙卫中也是不太得宠,但也不是被边缘化的人物,能出京替皇帝公干,在各自的系统中都是不太差的角色,只不过在上面的心中排位不是很靠前罢了。
孙喜猜这马百户想必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人,便出声请马百户上车来同坐。
马百户没因为孙喜的年纪比他儿子还小,便轻视这个小太监,人家可是天子亲臣,整天在皇帝眼前晃,能不得罪就别得罪。
马百户可没有文官那种自命清高的毛病,只是出于礼数稍一推辞,便痛快地翻身下马,钻进了车厢。
大家都在同一个孙福老板手下混日子,亲近一下也没什么。
孙喜冲马百户一拱手,用正处变声期的公鸭嗓笑着道:“小的入宫时间不长,对外面的事情也不了解,这次前去姚安县办差,凡事还请马百户多提点照应。”
马百户知道孙喜是孙福大老板的干孙子,可不敢拿人家的客气当成福气,
虽不至于对个孩子般的小太监低声下气,也冲孙喜抱了下拳,笑呵呵道:“小公公可别跟我客气,严格来说大家都在一个锅里讨生活。有什么事拿不准,尽管问我便是,也别马百户叫着,这屁大点的官在京里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要看得起我,就叫声马老哥好了。”
孙喜经历过人间大悲,又在饿狗中抢食求活,自然心思机敏,马上接口说道,
“真敢那样敢呼您,别折了小的寿。我年纪太小,可不高攀敢叫您老哥,看您年岁和我家长辈一般大,就叫您马叔吧。”
马百户笑着点点头,心想,这孙喜果然是宫里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年纪不大说话办事却妥帖。
孙喜再次拱手问道:“马叔,这次事宫里让小的出来办差,虽说是好事,可也是大事。到了姚安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您可不能看我的笑话。”
马百户身为武人倒也快人快语,没有太多弯弯绕,爽朗地笑道:“小公公是怕到了姚安两一摸黑,办不好这趟皇差吧。”
孙喜点点头,满怀希望地望向马百户。
“按我说咱们不用太担心,你可能还不知道,地方上也有咱们的人。皇爷御极三十多年,不可能凡事都只听文官那张嘴来说。到时咱们只要和地方上接上头,让他们提供个当地有钱人的名单,你到时在这些名单中择优选取便是。”
虽然马百户说得容易,可孙喜有些不确定地问道:“马叔,难道那些有钱人傻的不成,肯掏银子买这些杂官?我看这单子上可没有正堂官啊,都是些地方卫所武官或是税官,河道官。”
马百户咧嘴一笑,说道:“事情不是这样看的,在我们眼里那些官可能是地方上的杂官,可是那些有钱人未必这么认为。”
他叹了口气,说道:“就说我吧,本来我爹那辈还是千户,可是到了我只能承袭个百户。我都四十多岁了,要是没有新的功劳传给后代,将来我儿子只能当个小旗或是兵丁。”
想起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马百户一阵气恼,他是使了银子给上官才争取到这趟差事,否则也轮不到他。
就是想着把这次差事办漂亮,希望宫里论功行赏时,能给他记上一笔,将来好给儿子谋个好出身。
看孙喜还是没有听懂,马百户倒也不怕麻烦,继续说道:“这些大户如果家里出不了进士老爷,他们也就是个普通大户罢了。哪怕银子再多一辈子还是普通百姓,当不上人上人。可如今能用银子换官帽子,让他们能光宗耀祖不说,还能从此有了官面依仗,他们能不疯了一样的捐银子嘛。”
孙喜这回听懂了,就是当大户们有了钱,定会进一步谋求权势,更好地踩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孙喜陷入了沉默,他恍惚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可究竟哪里不好却说不出来。
马百户见孙喜还没自己儿子大就入宫当了小太监,心中有些同情。
但也不再多解释,只是说道:“你也别想太多,这些事不是我们这种人该看明白的。这世道谁活得都不容易,上面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办好便是了。”
听到马百户隐有规劝的话语,长期的求生本能让孙喜心生警醒,知道自己不应该在这件事上有任何个人情绪。
他马上藏起了心思,露出了天真的笑脸,“马叔别误会,我只是担心办不好这趟差,误了皇爷和老祖的吩咐,到了地方上,还请马叔多多帮忙。咱们一起把这差事办漂亮。”
马百户笑着点点头,一口应承下来,便告辞离去重新回到外面的马匹上。
孙喜在马百户走后,立刻从怀中掏出了单子,一个个数着上面写的官位,直到看到最后那一万两银子的总价。
临行前,孙福曾厉声交待,这张纸是要命的东西,须他们每人贴身藏好,决不可以流落到外面去。
若是谁不小心弄丢了,人也不用想回宫,让影龙卫的人把他们人头提回来就行了。
这一年多来,孙喜在宫中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有人专门教他这么大的小太监读书识字,而孙喜则是这批小太监中历次抽查考试成绩的姣姣者。
所以单子上面的字他全部都认得,这也是宫里会派他出来的重要前提。
轻轻地呼出一气,他觉得这件事还真是麻烦,这可不是一万两银子的事,光看这数就让他头晕眼花。
何况在纸面一万两银子的基础上至少要加价三千两,也就是一万三千两。
不把孙福老祖宗那三千两弄出来,估计他回宫后,虽不至于被弄死,但也再无出头之日。
孙喜沉下心来,用手指着在心里一个个评估着纸上所写的官帽子,云铺渡卫所指挥,正六品,辖兵足八百,值银二千两。
云铺河河道巡检官,正七品,专司河面过往船巡检纠查违禁,标银一千两。
...
...
户房书吏,专管境内人口土地帐册,标银二百两。
屠户税吏,专管姚安县境内屠户税收,标银一百五十两。
刑房书吏,标银一百两。
捕班班头,标银一百两。
孙喜一直从官员数到衙门吏员这一层面,看来皇爷真是太缺银子,连捕头这种吏员都要卖掉了。
至于这个姚安捕头是好人坏人,孙喜根本不关心,在他的心中天下乌鸦早已一般黑,他还有家时和这些小吏们打交道,远比和官老爷们要多。
若说孙喜最恨的人,并不是朝廷上那些官员,而是这些时常上门狐假虎威欺辱爹娘的小吏们。
他过去十四年一次也没见过家乡的官老爷,所以对他们根本没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