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
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向。
人类这种生物彼此之间是很难产生共情的,通常情况下,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进行交流时把自己思考出的结果当做真正的答案。
可陈宴一一扫过下方的回帖,却并没有看到很离谱的回答,和前世完全不同的网络环境让他对自身所存在的世界再一次产生了错觉。
帖子的二楼:
被顶到最高的帖子二楼的点赞数量,甚至超过了一楼主贴的点赞数量。
二楼的回帖也大多是赞同一楼主贴的观点,虽然也有质疑,但声音较小。
在二楼的回帖中,鲜少有人抖机灵、开玩笑或是毫无道理的反驳。
陈宴所看到的,大多是非常理性的讨论。
二楼:
二楼的楼中楼1:
对二楼的楼中楼1的回复1:
对二楼……回复2:
对二楼……回复2的回复1:
……
二楼中的回复大概有五百多页,陈宴大致扫视过去,发现大家大都在和平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也有略显激烈的争论,但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
他对这五百多页中的大部分IP地址追根溯源,发现这五百多页里面IP的使用者大都可以归纳成“知识分子”——这些人里面,文化水平最低也是学生。
陈宴在若有所思中看向三楼。
在看细看之前,他首先追溯了三流中大多数IP地址,并发现,三楼帖子和回复者大都是旧城区、下城区和工业区的IP。
那代表亚楠市的大多数人。
整个三楼的点赞量虽然不多,但回复量多得出奇——足足比二楼多出一小半的回帖。
三楼:《无论如何,威廉·亚当斯集团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拿廉价的货物诓骗了我们,得到了我们的选票,他们的代理人被我们抬进议院,可即便在他死前的那一天,也并未兑现当初的承诺——…
他承诺出台提高最低工资的议案,却仅仅是提高了本集团的工资,而把大多数人拒绝在了集团门外,他从我们中选拔工作最久、经验最丰富、最能干活的人进入集团,剩下的人只能干瞪眼——那些最能干活的人曾经是流水线的线长、车间的主任、工匠中的大师傅、各个行业的熟手——他们是我们的带领者。
他们在进入集团之后,就被从我们中间分化出去,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当进入集团之后,他们不再为提高大家的工资而努力。
他承诺保持大家能负担起的物价,起初大家都尝到了甜头,可忽然有一天,一部分物价忽然涨上去了,大家又要过每天早上吃糊糊的日子,我们四处打听,才知道是因为他已经占领了这一部分市场,所有人都要买他的货,低价策略已经没有意义。
他承诺要在下城区建立集团医院,让大多数人有病可医,起初他真的做到了,大家能够花很少的钱去看病,直到他的保险制度出来之后,药物价格飞涨,大家不得不买他的保险,不然就看不起病。
可在那个时候,下城区的其他小医馆已经因为集团医院的排挤而破产了,即便没有破产,也被集团医院收编——下城区没有私人诊所了。
甚至连药商的渠道都被他收购。
他承诺……
大家也都看到了,他承诺过的东西,兑现的几乎没有,即便兑现,也会很快变成另外的东西。
可我们能怎么样呢?上一次罢工的队伍首领已经被逮捕了,听说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开亚楠市公立监狱。
他们是在做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罢工的结果。
我们如果继续发动罢工,也要面临同样的下场。
可我们还有家人,还想过正常的生活,再次发动罢工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承受不起——你们看,模拟器已经给出数据了,下一次真正的罢工一旦开始,动乱就要持续整整五十年的时间!
谁能付得起这样的代价呢?》
三楼的楼中楼1:
对三楼的楼中楼1的回复1:
对三楼……的回复2:
对三楼……的回复3:
……
三楼的楼中楼2:
对三楼的楼中楼2的回复: